云栖科技评论第106期--传媒--人民网
人民网首页
106

卷首语

人民网公众号

阿里云公众号

再一次,巨头因为云计算握手言和?
   2013年,甲骨文超过IBM,成为继微软后全球第二大软件公司。

   2015年,甲骨文发布全线云计算产品,宣布全力投入云计算。

  2019年,在云计算业务微弱增长的背景下,甲骨文与微软宣布建立云互操作合作伙伴关系。

   具体来说,客户能够跨 Microsoft Azure 和 Oracle Cloud 迁移和运行任务关键型企业工作负载。企业现在可以将 Azure 服务(如 Analytics 和 AI)无缝连接到Oracle Cloud,可以在 Azure 中运行工作负载的一部分,并在Oracle Cloud中运行相同工作负载的另一部分。

  不仅如此,根据双方在官方网站发布的公开声明:该合作伙伴关系可提供高度优化、最佳的云端体验。总而言之,Azure 和 Oracle 云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可以运行整个业务所需的所有云服务和应用程序:两家公司甚至决定,要打通账号体系,让双方共同的企业客户以单一用户名登录到任何一家公司的服务,并从两家公司中的任何一家获得技术支持,“未来可以用同一个帐号登录微软Azure和Oracle Cloud。”

   对于这次微软和甲骨文的合作,社交媒体上有人戏称:即使是城头变幻大王旗,也没有变得这么快、这么彻底的。

   虽然现在仅凭云计算领域的合作,就断定全球第一和第二大软件厂商握手言和还为时过早,但就像微软和索尼的合作一样,云计算让两家处在竞争态势的公司,建立起了前所未有的合作关系。

   这一合作,不仅仅是产品的互操作性合作(比如在微软虚拟化平台上运行甲骨文软件),而是云计算业务、云平台、客户体系和工作负载上的全面合作,这意味着,甲骨文已经接受两个不得不面对的现实:第一,Oracle Cloud无法独立吸引足够多的客户,无法成为全球领先的云服务;第二,微软Azure对大型企业客户已经具有极强的吸引力,越来越多的客户希望在云上运行他们的大型软件,比如Orace的产品。

   云计算市场正在朝着“赢家通吃,X朵云争霸”的局面演进,最终的幸存者(或者说是市场上的主要玩家)可能只有3~5家。云计算以一种颠覆式姿态出现,以完全取代目前数以万亿美元规模的传统 IT 市场为目的,这也正是众多企业甘冒巨额亏损风险,不惜投入重金也要进入这个市场的原因。

   今年1月,市场研究机构IDC公布2018年上半年全球公有云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厂商市场份额数据,亚马逊AWS、微软Azure、阿里云稳占前三,谷歌和IBM已经被远远的甩在了身后。

                                 阿里云研究中心 崔昊

  编辑制作:人民网研究院  内容提供:阿里云研究中心
  本刊仅用于行业交流,非商业用途。编辑或专家观点独立,不代表本刊立场。部分所选用内容,未能与作者取得联系,请联系本刊:yjy@people.cn

1、首只“AI”ETF跑输标普500


首只“AI”ETF跑输标普500

  【新闻摘要】 2017年10月18日,全球首只号称使用人工智能选股的ETF(AIEQ)在纽交所上市。如今,AIEQ运作超过一年半,收益大幅跑输标普500。AIEQ背后大脑Equobot的两位联合创始人——Chida Khatua和Art Amador近期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AIEQ需要从过往的数据中学习,但2018年市况复杂,这让AIEQ有些措手不及。数据显示,从2017年10月18日成立至今(截至2019年6月7日),AIEQ累计上涨3.03%,同期标普500指数涨幅12.27%。AIEQ涨幅还不到标普500的四分之一。(阅读报道)
  【小云评论】 “我们每天都会使用自然语言处理和深度学习模块学习130多万条新闻信息。经过学习,我们得出应该买哪些股票以及什么时候买的结论。我们根据事件的变化持续改进模型。”Chida Khatua在接受采访时表示,“AI炒股”的关键是持续的高速迭代,也正如他所说,经受了重创之后,2019年AIEQ迅速矫正,奋起直追,并在近几个月已经跑赢了标普500,而这样迅速、准确的调整能力显然是人类所不具备的。人工智能或许不会成为一个“炒股高手”,但它在风险管控、异常行为监测等领域,将发挥重要作用。

2、德国大力扶持发展人工智能


德国大力扶持发展人工智能

  【新闻摘要】 经过半年的筹划后,德国政府近日公布了今年在人工智能研究领域的资金投入计划。今年德国将出资5亿欧元用于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与应用。据德国经济部介绍,这笔资金将主要用于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成果转化、社会对话、评估以及数据应用等。这是德国落实其人工智能产业战略的第一项具体措施。去年11月份,德国联邦政府公布了“德国人工智能发展战略”,以推动德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研发、技术应用及产业政策。德国经济部长阿特迈尔曾表示,人工智能是经济领域的关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将为价值链体系提供一个全新的基础。(阅读报道)
  【小云评论】 德国政府制定“人工智能发展战略”,释放了一个重要信号,即德国和欧洲要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要将德国发展成为全球人工智能技术领先国家。值得注意的是,德国明确提出,必须重视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研究向应用领域转化,核心是让广大中小企业真正用上人工智能技术,用好人工智能技术。针对中小企业普及人工智能固然与德国本身的经济构成有关,但更说明德国已经意识到,只有中小企业用上了人工智能,才是真正将其能力渗透到了社会经济当中。

3、国外巨头在量子软件领域跑马圈地


国外巨头在量子软件领域跑马圈地

  【新闻摘要】 近日,微软联合谷歌推出在线付费课程,教授初学者编写简单的量子算法和代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郭国平表示,微软试图在全球范围内抢占和收割用户,建立量子操作系统和量子软件标准,“(此次推出在线付费课程)是微软自两年前推出量子开发套件后,在量子计算领域的持续发力。”此外,北京理工大学软件学院副教授闫怀志表示:“量子计算产业还在萌芽状态,离形成稳定、完善、成熟的生态系统甚远。越如此,越要提早谋划、抢占先机,与量子硬件等基础设施一起,形成以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为主导的量子计算生态体系。”(阅读报道)
  【小云评论】 量子计算机高性能的发挥需要依靠量子软件,如果量子软件出现短板,必然会制约我国量子计算的总体发展,即使具备了先进的量子计算硬件技术,也仍然会因为量子软件的缺失而受制于人。事实上,在美国等国家,随着量子计算进入工程化阶段,业界和学界已经开始加大在量子软件方面的投入,微软联合谷歌推出在线付费课程即是其中比较规模化的尝试。我国需要加大量子软件、量子编程等方面的投入,重视人才培养和技术演进,才能避免再次重现30年前微软和英特尔的“Wintel联盟”对我国核心处理器和操作系统“双桎梏”的窘境。

4、微软与甲骨文在云计算领域合作


微软与甲骨文在云计算领域合作

  【新闻摘要】 微软和甲骨文近日表示,双方达成一项协议,通过在两家公司的数据中心之间建立高速连接,让双方的云计算服务协同工作。据国外媒体披露,这两家公司以大型企业用户为目标,并联合起来对抗云计算领军企业亚马逊的亚马逊云服务(AWS)。双方的数据中心之间的高速连接将从美国东部开始,然后再扩展到其他地区。此外,双方还将共同努力,让双方共同的企业客户以单个用户名登录到任何一家公司的服务,并从任何一家公司获得技术支持。(阅读报道)
  【小云评论】 甲骨文的云计算业务并不成功,2019年3月发布的2019财年三季度财报显示,云服务和授权支持业务营收为66.6亿美元,与2018年同期的65.9亿美元相比仅增长1%,甲骨文云许可和内部部署许可销售额更是下滑4%至12.5亿美元。通过与微软的合作,甲骨文可以为其云计算客户提供Azure特色的服务,比如Analytics 和 AI,而微软则可以获得甲骨文云上的大量大中型企业客户,但更重要的是,两家公司可以共同抗击主要的竞争对手AWS。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甲骨文云与微软云的连通,云计算市场上的传统IT企业的云和中等规模的云服务商正在减少,并逐渐向“几朵大云”靠拢。

5、Salesforce收购数据分析及可视化平台Tableau


Salesforce收购数据分析及可视化平台Tableau

  【新闻摘要】 据国外媒体报道,CRM 巨头Salesforce 宣布与数据分析平台 Tableau 达成收购协议,两家董事会已经批准了这笔交易,该收购以全股票交易方式来进行,并且是Salesforce历史上最大的一笔收购案。该交易预计将在第三季度完成,交易完成后,Tableau将独立运营,由首席执行官Adam Selipsky及其当前高管团队领导。Salesforce首席执行官Marc Benioff在一份声明中表示:“Tableau帮助人们查看和理解数据,Salesforce帮助人们吸引并了解客户。”(阅读报道)
  【小云评论】 收购完成后Salesforce和Tableau会共同为企业客户带来哪些新的价值仍然有待观察,但可以比较确定的猜测是,利用Tableau,Salesforce可能会在不同的产品中集成数据分析功能,让AI下沉到客户关系管理、营销和销售等业务的各个环节。在此之前,谷歌也宣布了以 26 亿美元收购大数据分析公司 Looker,两大巨头对数据分析公司的青睐绝非巧合,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成熟,数据分析和数据可视化正变得与企业业务关系更加紧密,甚至本身成为一种新型态的业务,其价值自然会更大。可以说,数据价值的体现,正朝着阿里巴巴的“一切业务数据化,一切数据业务化”的方向发展。

6、阿里巴巴每天受到3亿次攻击


阿里巴巴每天受到3亿次攻击

  【新闻摘要】 近日在联合国数字合作高级别小组会谈中,马云表示阿里每天受到3亿次黑客攻击,但不要过度担忧网络安全,这是需要经历的,要去面对和学习。他还补充道,可能现在我们没有应对网络安全的对策,但是未来肯定有,并且那些专业的互联网公司(最终)会拥有这样的技术。如果我们重视这个问题,具有忧患意识,那就一定会解决问题。相反,如果我们过度担心,那我们的明天就要毁了。(阅读报道)
  【小云评论】 重视而不是过度担忧,实践而不是畏首畏尾,是对待企业安全问题的关键,特别是在数字经济时代,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数据安全、网络安全等问题必然会出现一个“小高潮”,但如果过度担忧这些安全问题,而不去实践数据智能、不去尝试上云,那么最终企业面临的将是必然的淘汰。同时需要指出的是,大量的安全问题并不来自于技术,而是来自于人,以组织和管理为基础,以数据为介质,以人工智能为手段,反而能够屏蔽和减少人为错误,避免许多安全问题发生。

7、英特尔收购网络芯片公司Barefoot


英特尔收购网络芯片公司Barefoot

  【新闻摘要】 英特尔公司于6月11日宣布收购网络芯片创业公司Barefoot Networks Inc,从而在加强Barefoot网络芯片技术的同时更好地与博通公司竞争。据Barefoot网站显示,在英特尔实施这笔收购交易之前,Barefoot已经获得了谷歌母公司Alphabet、阿里巴巴集团、腾讯控股公司、高盛集团以及一些风投公司的投资。Barefoot的技术之所以能够从其他以太网芯片技术中脱颖而出,就是源于它的技术灵活性。(阅读报道)
  【小云评论】正如文章中所说,尽管英特尔已经是美国最大电脑芯片制造商,但它目前并不生产通过以太网管理通信的芯片。这一芯片技术被广泛用于连接庞大的电脑和服务器网络。眼下,这一网络芯片领域由博通主导。但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企业和政府不仅对数据分析的计算性能有着迫切的需求,更迫切的希望加速数据中心内交换数据的速度,这是Barefoot所提供的网络芯片的巨大机会。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无论是在计算机、图形、信号处理等其他技术领域,还是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领域,可编程性和高性能都可以在Barefoot的产品中得到完美的体现。

8、亚马逊发布新送货无人机


亚马逊发布新送货无人机

  【新闻摘要】 近日,在拉斯维加斯的Re:MARS 大会上,亚马逊发布了新版送货无人机Prime Air,并且宣布将在未来几个月推出无人机送货的服务。新版无人机能够飞行24公里,承载5磅(约2.26公斤)重的货物,用户可以在30分钟之内收到自己的货物。亚马逊的全球消费者业务CEO Jeff Wilke称,只有这项服务足够安全,用户们才会没有顾虑地接受它。而亚马逊的无人机“就和商用飞机一样稳定”。它能够在3维空间移动,并且声音极小,用户甚至不会感觉到它的到来。(阅读报道)
  【小云评论】 据称,亚马逊的新版无人机用上了热像仪、深度照相机和探测传感器等先进的硬件设备,同时会利用机器学习的算法和机载电脑自动识别障碍物并绕过它们,可以说,这是一架被科技武装到牙齿的无人机。但2013年亚马逊宣布无人机送货计划以来,物流和法规问题才是最大的阻碍,事实上,直到最近才有一家名为Wing的无人机公司获得了美国第一个官方航空许可证。我们相信,无人机送货必然会改变当前的航空物流业,也能重塑物流体系,但无人机送货的路还很漫长,而且漫长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技术。

9、美国海关机构遭数据入侵


美国海关机构遭数据入侵

  【新闻摘要】 据美国科技媒体TechCrunch报道,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CBP)证实该机构遭到数据入侵,导致出入美国的旅客照片和车辆照片出现泄漏。CBP一位发言人在一份邮件中表示,这些照片先是被转移到了某个分包公司的网络上,之后通过一次“恶意网络攻击”被盗走。CBP在一份声明中表示:“CBP了解到,该分包公司违反了CBP的政策,在没有获得CBP的授权,也没有告知CBP的情况下,将CBP收集的机动车车牌图像和旅客图像转移到了分包公司自己的网络上。初步调查信息显示,这个分包公司违反了合同中的强制安全规定和隐私条款。”(阅读报道)
  【小云评论】 虽然有媒体认为,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将分包公司推向前台是在“甩锅”,但从目前的调查情况来看,确实是此家分包公司违反政策,在没有得到授权的情况下就把为CBP收集的车牌照片和旅客照片,传到了公司自家的网络上,而这些数据和分包公司的网络并没有受到高级别安全体系的保护,从而导致数据的泄露。从这件事情上能够看出,即使是最高级别的安全体系,在人为的违规操作面前,仍然是不堪一击的。因此,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强化甚至创造安全体系规则并对人为违规进行监测和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0、微软悄然删除世界上最大的公开人脸识别数据库


微软悄然删除世界上最大的公开人脸识别数据库

  【新闻摘要】 近日,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微软目前已经悄然删除其最大的公开人脸识别数据库MS Celeb。MS Celeb数据库自2016年建立,拥有超过1000万张图像,将近10万人的面部信息。微软描述其为世界上最大的公开面部识别数据集,并被广泛被用于全球科技公司和军事研究机构的面部识别系统素材库。据了解,数据库中的面孔来自公众人物,但许多人并没有授权微软使用自己的面部照片。相反,微软是通过“知识共享”许可来抓取图像和视频的。(阅读报道)
  【小云评论】 根据“知识共享”(Creative Commons)许可,研究者可以将照片用于学术研究,但照片中的人物并不一定授权许可,而是拥有版权所有者授权。与此同时,根据人工智能论文中的引文资料统计,在微软删除该资料库前,已经有多个商业组织在使用MS Celeb数据库,IBM、松下电气、辉达、日立、商汤科技、旷视科技均有使用。这就意味着,许多个人照片未经授权就被商业公司予以利用,即便是用于学术用途,这也造成了不小的争议。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相关的数据隐私争议会变得越来越多,人工智能治理的话题需要加以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