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北京青年报:女编剧的"虚假共情"

张静雯
2019年08月17日07:53 | 来源:北京青年报
小字号
原标题:女编剧的“虚假共情”

因为青年编剧张晓晗的一条牢骚微博,我火速观看了奉俊昊导演的新片《寄生虫》。观影这件事上我患有奇特的拖延症,但这次我憋不住了,因为实在好奇,为啥有人看了这部电影后,会在微博上生出“大雨天不叫外卖”的觉悟?

张晓晗那篇特立独行的《寄生虫》观后感,写于台风“利奇马”折磨上海的那个周末,“不点外卖”铺垫了女编剧的同情心,但现实还是给了她“沉重一击”:马桶堵了,老公远在天边指望不上,自己动手失败,物业失联。于是她开始感慨人生,好歹也是兢兢业业地活着,靠自己的努力过上了所谓“TOP5的生活”,成为“人类精英”,却被堵了的马桶伤害到怀疑人间不值得。最后,她终于濒临崩溃,拿起电话对物业放“狠话”,不管雨多大,十分钟之后必须来通马桶,否则就“揍楼管”“找律师告死你们”。

戏多,果然是干编剧的。比如其中一句“全身伤口都在疼”,我反应了好一会儿,才确认所指不是生理意义上的伤。一件小事能描摹得煞有介事,情绪满满表达混乱,像极了国产无脑偶像剧。

这样望之优越感爆棚的吐槽姿势,毫不意外地被骂成了筛子,还捎带点着了个意外的“雷”,张晓晗的作品被扒出了抄袭嫌疑。貌似网文圈人士也最怕出其不意地“走红”,抄袭疑云总尾随而至,见怪不怪。

说起来,张晓晗不大可能真是什么“狠角色”,她事后辩解,那些激起公愤的话是自嘲,怎么你们就读不出来呢?虽然我确实读不出来,但还是愿意相信她,谁还没个崩溃得口不择言的时候呢?那么问题来了,小女生式的蛮横矫情,怎么就激起了那么多愤怒?

我觉得秀优越感倒是其次,更恼人的是话语间暴露出的“虚假共情”。开头还体恤外卖小哥呢,结尾就勒令物业十分钟上门了。那些扎人的字眼,“地铁的味道”“蟑螂”“住小两千万的房子也不过如此”,说是自嘲倒不牵强,可看起来是刻意放低身段,实则充满了阶层鄙视。

脱口秀演员张博洋讲过个段子,大意是说,工程师上班996,下班进了ICU,惨吧?但你咋不想想ICU的医生呢?好不容易忙完准备吃口饭,病人来了,算了点个外卖继续干吧。医生苦,大晚上给医生送外卖的小哥就不苦吗?外卖小哥不容易,可是你想想,大半夜的,谁在维护外卖APP呢?不是那些996的程序员吗?

这个段子的巧妙之处,在于把看似不相干的群体,融进了同一套令人无奈的秩序,让相互体谅有了基础。虽说讽刺意味很足,路数邪乎,但此间有真实的同理心。试图自我讽刺的张晓晗,想表达的也许也是“生活不易”,只是在她困于自己的小世界里,那点“不易”无限膨胀,窗外的天气、他人的冷暖都被无情割裂出去,听来让人无比刺耳。

“虚假共情”不仅存在于辣眼睛的话语泡沫里,它确实会给公共生活造成诸多困惑。前几天,“小凤雅家属诉陈岚名誉侵权案”在上海闵行区法院开庭。一年前,陈岚等公益人士指责眼癌女童小凤雅的家人,认为其诈捐、重男轻女、消极治疗。小女孩在大人的撕扯中离世,而家人要为非议造成的创伤讨个说法。小凤雅的家人当时的选择远非无可指摘,但并不是冷漠凉薄之人,那些武断塑造“恶毒父母”形象的公益人士,似乎并不具有真正的同理心。他们的善意,悬浮在非黑即白的善恶二元对立之上,囿于阶层鄙视之中,对一个千疮百孔的家庭产生了不负责任的想象。

案件尚未宣判,侵权是否成立取决于法官的判断,我更在意的,是这个事件带来的撕裂。孩子的爷爷跟记者抱怨,陈岚是大城市的“精英”,拥有巨大的能量,随便说点啥杀伤力就惊人。这种论断未必准确,可其中的隔阂却看得真真。本该相互信任的双方,却在拉扯中加深了彼此的不理解,群体间割裂对立,对谁都不会有好处。

《寄生虫》里穷人家的妈妈对富人的冷峻评价,实力诠释了阶层间撕裂与隔阂:他们不是有钱却善良,而是有钱所以善良。张晓晗的丈夫替妻子出气,嘲笑网友“没钱买房”,质疑批评皆是出于嫉妒。如果财富、地位、阶层成为窥视一切的视角,善良最终是会被架空的。

奉俊昊是用寓言的手法讲故事的,《寄生虫》里穷人大叔宋康昊被富家男人嫌弃“地铁站气味”的动作激怒,愤而杀人,除此之外几乎全无动机。不讲道理的安排,可能是想揭露社会秩序之脆弱,富人和穷人之间的和睦那么浅表,那么不堪一击。

女编剧的讽刺之处在于,折腾完物业之后,她又“六亲不认”地点了外卖,对普通劳动者的同理心迅速被击穿。人与人之间的温存难道只是幻想,堵了的马桶就能戳破?这么说来,马桶“罪当其冲”,一只正经的马桶,怎么能在台风天随便掉链子呢?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