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长征是扎进泥土里的史诗 不是幻想中的"神剧"

2019年08月23日06:46 | 来源:中国青年报
小字号
原标题:长征是扎进泥土里的史诗不是幻想中的“神剧”

  那天傍晚,我和同事站在泸定桥头,看着大渡河的激流商议稿件写作的方向。突然他推了推眼镜说,我现在终于理解红军是怎么飞夺泸定桥的了。

  他随后解释道,过去在语文书上看到的故事,让人有种错觉,飞夺泸定桥仿佛就是22位勇士爬铁索,也不知怎么,就敌过了对岸的猛烈炮火,取得了胜利。在他看来,这不符合常识。

  我也因此陷入思考。过去听革命故事时,我被英勇无畏、敢于牺牲的精神感动过。但是我没有好奇过,这些看起来不可能实现的军事成就是如何达成的。

  比如在泸定桥的铁索上,在安顺场的渡船上,凭什么能冒着枪林弹雨成功强渡。直到我随采访团到了那里,从讲解、资料里,我才知道,这些是部队里极富经验的精兵强将,有身后部队的火力支援,有神炮手对敌人进行远程武力威慑,有全体指战员滔天的冲锋号声和呐喊声,这才让险境中的奇迹成为可能。

  而我这位同事感慨道:战斗力是一支部队的根本,否则单单渲染顽强的精神,又怎么能让读者相信,红军可以在数倍于己的真刀真枪下力克险关。

  这让我们都想到了前些年“抗战神剧”里令人哭笑不得的桥段。也引发我思考,一支军队的品格到底应该是怎样的。无畏、牺牲、英勇等,当然是这支队伍在长征中体现出来的。那么在此之外呢,他们在军事行动中展现的能力、纪律,就像那些精神的藤蔓缠绕包裹着的坚实支架,是这支军队之所以能胜利的实力保证。

  再走长征路时,我们要领会的不仅是曾经听得很多的感人故事,更是要把脚扎进泥土里,走他们走过的路,见他们历过的险。我还记得在石门坎,一条只容一人走过的狭窄山路,穿过被两道山坎包出的V字形,红军就在那跟国民党军队对垒。如今我们不敢轻易上去,可那是84年前红军实际战斗过的地方。如非现场亲眼所见,我更不能想象当年长征战斗的艰险之万一。而石门坎,只是红军所经历的一场再寻常不过的战斗而已。

  在写就报道时,我们也尽可能从史料、现场里挖掘细节,符合常识,趋近真实,让读者更能理解当年战斗如何进行,长征中那些奇迹般的胜利何以成为可能。

  而在战斗之外,红军思想路线的纠偏纠错也在同时进行。这是另一种“战斗”。而它所需的,同样是“实事求是”的精神。正如我们在采写时希望追求的那样,不合情理的民间传说不录入,听到暂难理解的细节去及时追问来由,这大约也是对“实事求是”的一种继承吧。

  这些感触来得笨拙,但是扎实。于我而言,也只有如此,才能把长征的不易和它所显现的共产党人的“初心”从高高在上的楼阁里请下,请到大地上,请到日常来,感悟才得以更加真诚、可靠、深刻。(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胡宁)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