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微評:收視造假毒瘤,該切掉了
收視造假的利益歪藤上爬滿了密密麻麻的“寄生虫”。不盡快拔藤除瘤,就會繼續造成逆淘汰,這是對觀眾不負責,而文藝繁榮也必是虛妄之談。“一經查實違法違規問題,必將嚴肅處理”,瓦解收視造假潛規則,眾望所歸得人心,再造生態是根本。
·光明日報:根治收視率造假須建立多元評價體系
治理整頓收視率造假,意味著巨大的利益調整,以及既有利益格局的解構和洗牌。這不但需要堅定的決心,還需要監管部門強有力的介入。然而,雖然治理整頓的阻力不小、代價不菲,但這一病灶一旦被切除,對於全行業的收益同樣是巨大的。當收視率這個電視市場的核心“指揮棒”被校正,諸多腐敗亂象、行業亂象,以及資源錯配的現狀都有望迎刃而解,整個電視行業都有望重回健康發展的軌道。【詳細】
·法制日報:治理收視率造假須瓦解利益鏈
新聞中提到的導演郭靖宇就遭遇了這一情況,有關人士不僅以“不購買收視率不予播出”相要挾,更是“熱情”地指出了購買路徑,怎麼購買,找誰購買,電視台都給片方做好了設定。這就暴露出一條黑色產業鏈,電視台強行在購劇合同中將收視率與購片價格挂鉤,引導甚至要挾制作機構向幕后大神購買收視率,幕后大神又與電視台保持著不尋常的密切關系,如此一來,電視劇制片方繳納了天價保護費,收視率上去了,但是這種虛假行為嚴重加重了電視劇生產成本,不僅損害了電視劇行業的健康發展,而且污染了整個文化生態。【詳細】
·南方日報:讓收視率造假沒有空間
說到底,收視率是為投放廣告提供依據,而並非電視節目優劣的評價標准。現在進入網絡時代,人們的評價體系更加多元,不僅要參考收視率,而且習慣性去網上搜搜關鍵詞,看它的全網討論指數、社交平台熱搜次數、豆瓣貓眼評分等指標如何。在這種情況下,一個劇收視率再高,在網上沒有絲毫熱度,隻會令人生疑。另一方面,隨著視頻網站的崛起,電視台也不再是唯一播出平台。如不久前引起全民討論的《延禧攻略》,就選擇了網絡平台播出。【詳細】
·人民網評:不能讓所謂的收視率愚弄觀眾
最無辜的無疑是電視機前的觀眾。收視率越高,說明該劇也越受老百姓的歡迎,這本是毋庸置疑的道理。可現在,擺在觀眾眼前的一切數字,都有可能只是某“大神”手中的玩物,這讓廣大觀眾如何抉擇?“大神”究竟是何方神聖,被愚弄的觀眾、被要挾的導演都有權得到明確的答案。【詳細】
·央視網評論:整治收視率造假風,須出重拳
電視劇行業收視率造假,存續良久,貽害甚巨。如今蓋子已揭開,向潛規則挑戰的行動得到廣大業內人士的強烈聲援,足以說明電視劇收視率造假早已犯了眾怒,這個毒瘤到了必須立即切除的地步。正義者從不會缺席,與潛規則決裂就是呵護健康生態,共同營造風清氣正的收視率環境。【詳細】
·北京青年報:斬斷操縱收視率的"黑手"
導演郭靖宇公開向收視率造假宣戰,得到眾多業內人士的聲援,也讓輿論再次聚焦收視率造假現象。收視率造假在影視界是一個“陳年痼疾”,近年來雖經多次治理,但收效並不明顯,有時甚至愈發猖獗。近幾年,隨著國內影視劇制作水平提升以及雄厚資本的支持,涌現了一批風靡海內外的“爆款”電視劇,但與此同時,收視造假使得影視行業發展生態惡化,給電視劇持續健康發展蒙上了陰影。【詳細】
·北京商報:收視率造假為何明知故犯
收視率造假的原因早已人盡皆知,但形成了嚴重利益捆綁之后,解決起來卻並不容易。收視率造假仿佛是行業內的“囚徒困境”。對任何一家電視台來說,如果別的電視台都不造假,造假的一方反倒是佔了便宜﹔而別的電視台都造假,那不造假的一方就吃虧了,所以最佳策略是選擇造假。對於優秀的電視劇集同樣如此,良心巨制如果不去造假可能連上星的機會都沒有,而粗制濫造之作卻可能因為造假撿了大便宜。【詳細】
·知名編劇 汪海林
力挺郭靖宇導演和所有不屈服於黑惡勢力的人,支持初心和底線,呼吁政府正視買賣收視率的犯罪行為,拿出切實措施嚴厲打擊!
·光線傳媒總裁 王長田
2015年初,因為不願意參與收視率造假,光線憤而退出電視節目市場,當時多檔節目在央視等播出,停播所有節目之痛苦記憶猶新。
·導演 陸川
曾經親耳聽到某導演朋友在電話裡無奈地要求制片將每集40萬元購買收視率的費用,打到北方某市電視台購片主任指定的公司。他跟我說如果不按照電視台指定公司買收視率,將收不到電視台尾款。
·編劇 李亞玲
兩年過去了,除了買收視的錢爆漲了一倍,從每集50萬漲到了100萬,什麼都沒改變。
導演郭靖宇9月15日通過微博發布文章,實名舉報自己導演的電視劇《娘道》遭遇收視率造假黑幕,呼吁影視行業團結起來清除行業毒瘤。次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就發布聲明稱,已就收視率問題展開調查。
收視率造假可謂老生常談,對於這一貽害甚巨的陳年痼疾,此番再次引發輿論關注,期望以開展調查為契機,多方協力、多管齊下,盡快拔藤除瘤,剎住造假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