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12月31日電 由首都女記協、北京市婦聯、人民網共同主辦的的“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我的價值取向”首都女新聞工作者演講比賽昨日在人民網演播廳舉行,中央電視台主播李梓萌獲得特等獎,中國記協書記處書記潘崗為其頒獎。
以下是演講全文:
大家好,我是李梓萌,來自央視。2013年12月23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當時是我在《新聞聯播》當中口播了這條消息。在播完這條消息之后我的最大的感觸就是,作為央視的一員,我和我的同事們不僅僅在央視的屏幕上不斷地呈現著傳播著這些報道,而更重要的是我們在日常的工作當中,也用我們自己的央視精神,來實實在在地踐行著我曾經在節目中說過無數次的這24個字。
2011年3月份新疆塔縣皮裡村寄宿制小學。我想當我說出這幾個字的時候,大家的腦海裡都會呈現出那些隻能盛住半個腳的懸崖路,那些赤腳踏過的冰冷的湍急的河水,以及那些行走在死亡邊緣的孩子們。我的同事何迎和他的團隊用九天的時間徒步200多公裡,接觸了42名學生,並且真實地呈現了那裡的狀態。這條新聞在播出之后,在全國引起了巨大的震動,就在來之前的幾天,我特意和何迎打了電話,我說現在那裡的狀況怎麼樣呢?何迎告訴我說,當然是大大改觀,孩子們再也不用行走在那些讓人提心吊膽的上學路上,施教老師去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援助一直源源不斷。我聽了之后的確很受感觸,一條新聞改變了這些孩子們的命運。而正是這些點點滴滴的改變,就匯聚成了我們國家的變化和進步。
作為央視記者,我們自然要把國家責任作為我們的職業擔當。2013年8月,敘利亞戰爭一觸即發,我的一名很年輕的同事王薇薇在那裡做戰地報道,在我和她直播當中做視頻連線的時候,我特意囑咐她說,前方很危險,你一定要好好保護自己,就在一個月之前,有一名記者庫姆斯的戰場上被狙擊手打死了。但事后她告訴我,其實就在連線之后的不久,她剛剛和死神擦肩而過。在路上他們遇到狙擊手開了兩槍,槍聲就在她頭頂爆響,當時震得她耳膜生疼,一位同行的敘利亞女記者帶著哭腔說,這些狙擊手就是專門對付我們的,因為他們不想讓我們報道這裡的真相。
王薇薇告訴我說,這位女記者的哭腔,她一輩子都會記得。因為一個月之前被打死的那名記者正是這位敘利亞女記者的同事。當時王薇薇隻能用肢體語言告訴她說,“趴下,不要動,別出聲,保持震驚”。而這段經歷也是被我們同行的攝像記錄下來,新聞在播出之后引起大家廣泛的探討。一個如此年輕的女孩子,站在世界面前發出了來自中國的和平宣言。在硝煙戰火當中用國際視野來詮釋著我們央視記者的專業水准,還有高度。
2012年冬天,我的另外一位同事西藏站的站長陳勤和鄉村醫生洛鬆一起共同巡診,他們一共走了五天,差一點他就沒回來。后來在開會的會場上,我碰見了他,我忍不住問他就說,和你們同行的藏族小伙都已經累趴下了,你怎麼堅持下來的。他說當我身體累到極限的時候,我的腦子裡突然出現了一幅畫面,紅軍在過雪山的時候,那個時候累到極限如果躺下的話就永遠站不起來了。就這樣在一次又一次超越自身極限的挑戰當中,他憑借著我一定要完成這次報道的堅強的信念,最終拉著馬尾巴爬上了海拔5200米的雪山。
聽到這兒,你是不是很敬佩他呢。這次報道完成之后,同樣引起了巨大的反響,之后洛鬆獲得全國民族先進個人的稱號,而因為這則報道,鄉村醫生的待遇在西藏得到了提高。后來陳勤在給洛鬆一段微信中,含淚寫下了以下這段話,他說“一路走來,我終漸地收獲成果,我們都在努力地走著自己所選擇的路,不要放棄,不要猶豫,不要遲疑”。陳勤就是這樣,用著他的柔情、細膩以及堅韌在感染著他的採訪者以及電視機前的觀眾,而我們的記者就是用這種人文情懷在面對我們的公眾,還有我們的職業。
是的,國家責任、全球視野,以及人文情懷,這就是央視精神,也是我和我們同事的共同的職業價值取向。今天站在這裡,我想說,選擇它,我們無怨無悔。不管前路崎嶇,還是需要穿越槍林彈雨,還是需要翻山越嶺,我們都會堅定地在這條路上走下去。謝謝。
![]() |
呼叫熱線 4008-100-300 服務郵箱 kf@people.cn
人民日報社概況 | 關於人民網 | 考生服務 | 招聘英才 | 廣告服務 | 合作加盟 | 供稿服務 | 網站聲明 | 網站律師 | 呼叫中心 | ENGLISH
京ICP証000006號 | 京公網安備110000000008號 |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証(0104065) | 中國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自律公約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14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