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行進中國·精彩故事

遵義農村 從裡到外透著美

富在農家 學在農家 樂在農家 美在農家 

本報記者  萬秀斌  汪志球  郝迎燦  黃  嫻
2015年01月13日07:46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七二村的名聲很大,不過,10年前后性質不同。貴州遵義市桐梓縣出城向北21公裡即到七二村,得此村名是因為穿村而過的一條川黔公路在此拐了大小72個彎,另外,村旁還有一條川黔鐵路。山陡土瘦,春種一片坡,秋收一小籮,農民過得窮苦。

  土裡刨來的填不飽肚子,村民不堪窮苦,動起歪腦筋。一時間,“飛虎隊”“劫道班”把川黔公路、鐵路鬧得雞犬不寧。僅1996年的一次嚴打,就抓捕270多名盜搶車輛的村民,全村400多戶人家大半有犯罪記錄,周邊村寨也治安差、矛盾多。七二村所在的大河鎮自1992年建鎮后的12年時間,鎮黨委負責人一年一換,沒人願意干。

  “都是窮給逼的,為了肚子,丟了面子。”回憶這段不光彩的歷史,曾經的“飛虎隊”成員趙福義唏噓感慨。走歪路發“路”財,不僅沒讓“趙福義們”富起來,日子反而越過越窮。

  怎樣幫“七二村們”找回面子、填飽肚子,改變農村命運?遵義開始啃硬骨頭。

  2001年,這個中國革命的歷史轉折地,開展了一場以“四在農家”為抓手的新農村創建活動,即富在農家增收入、學在農家長知識、樂在農家爽精神、美在農家展新貌,一干10多年,黔北農村變化翻天覆地,美麗鄉村不輸城市人家。

  “四在農家”活動把“富”作為基礎。2005年,令狐榮鵬走馬上任大河鎮黨委書記,憑借七二村交通便利、氣候涼爽兩大優勢,發展鄉村旅游。政府投資、農民投工修通組路、連戶路,補貼村民改建風格獨特的黔北旅館。改造后的七二村大變樣,樹木蔥蔥、美宅成群、風景如畫,全村大小39家農家旅館,避暑時節年年爆棚,年收入超500萬元。

  令狐榮鵬說,市裡引導農民調整產業結構,發展特色經濟,建農業示范產業園,涌現出一批像茶葉、蔬菜等市場前景廣、增加收入快的訂單農業、觀光農業。市轄湄潭縣、鳳岡縣幾乎家家種茶,茶葉賣到了全世界,不僅富了口袋還美了風景,“到湄潭當農民去”的廣告語如今打到了省會貴陽。截至目前,遵義市實現習水、正安、務川三個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和全市85個貧困鄉鎮“減貧摘帽”,共減少貧困人口89.5萬人。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01年的1744元提高到目前的8379元。

  很多外來游客由衷感嘆遵義農村從裡到外的美。“美麗鄉村是我家,農村不比城市差。”貴州省委常委、遵義市委書記王曉光說,“現在在遵義,很多城裡人羨慕農村人,一到周末節假日,大家都往鄉下跑。”

  今天,遵義“四在農家”活動已在貴州全省推廣,2014年省裡出台《“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基礎設施建設六項行動計劃》,投入1500多億元解決農村路、水、房、電、訊、寨等6個問題,爭取5到8年建成生活宜居、環境優美、設施完善的美麗鄉村。


  《 人民日報 》( 2015年01月13日 01 版)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