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人民日報:中國電影能實現“星際穿越”嗎

李  拯
2015年02月03日08:17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科幻電影只是一個橋梁,對文明與人性的深沉反思,才是它想要抵達的彼岸

  科幻電影,就像通體發光的天外來客,在銀幕上一揮衣袖,便洒向人間珠玉無數。從《變形金剛4》到《超體》,從《X戰警》到《星際穿越》,火箭與機器人齊飛,魔法共能量場一色,瑰麗的想象散發出奇光異彩,令人悠然神往。

  與此同時,一種若隱若現的遺憾也在心底升起。為何少了國產科幻片的影子?“寫科幻小說寫得好,一個人就可以成功,但科幻電影一個人是成功不了的”,科幻作家劉慈欣的話耐人尋味。

  毋庸諱言,優秀科幻電影的彼有我無,首先折射的是差距。國產電影或許並不差錢,也不缺特技,但科幻電影涉及編劇、概念設計和美術設計等各個方面,“缺乏的是成熟的工業化體系和協調這個體系的高水平創意人才”。然而,如果從文化比較的視野來看,科幻電影搖曳的火光,照見的正是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傳承和電影傳統。

  科幻電影產生的背景,是科技的大發展、工業的大繁榮,顯然,引領前兩次工業革命的歐美國家擁有更多優勢。有人說,繪畫、文學、戲劇、建筑等藝術門類與中國古典文化相攜而行,唯有工業社會的藝術形式——電影,可能離中國傳統文化最遠。從這個角度看,科幻電影的差距,其實是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傳承在電影上的反映。是差距,更是“多元”。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1982年,《中國電影回顧展》現身意大利都靈和法國巴黎,中國電影作為一個陌生的審美對象,“人們對它的一切都充滿了好奇心”。如今,電影的視聽效果從2D走向3D,文化的交流交鋒交融也呈現立體態勢。奪得多個奧斯卡獎的《黑客帝國》請了香港的武打設計,美國導演也拍出了獨具中國韻味的《功夫熊貓》。而伴隨著《三體》投入拍攝,中國電影也大步向科幻領域勇敢邁進。就像一句名言說的那樣,“在太空時代,最重要的空間是存在於耳朵與耳朵之間”,交流互鑒、取長補短,這不正是多元文化時代應該持有的態度嗎?

  通過對未來世界的想象,來反思當下文明,這無疑是從更大意義上認識科幻電影,與科技有關,又與科技無關。《星際穿越》中,隻有愛與重力,能夠穿越時空﹔《超體》沉重地叩問,生命的意義在於延續,而存在就是時間﹔《雪國列車》用封閉空間作為隱喻,討論秩序與自由的關系。可以說,科幻只是一個橋梁,對文明與人性的深沉反思,才是它要抵達的彼岸。

  中國科幻電影也由此可以找到拔地而起的優勢。“中國正在走向一個全新的地位,在世界上逐漸走向前沿。”而國外的電影人更是直言不諱:“中國既然擁有原創的故事和觀點,應該抓住機會,做你自己!”一個文明型國家的崛起,扮靚了人類的文明星空,這是中國科幻電影“做你自己”的最優渥土壤。事實上,講好中國文明重構的故事,將是中國電影的最大機遇所在。

  電影《星際穿越》的預告片中有詩如此:“一直以來/我們通過戰勝不可能來定義自我……/我們得算上這些時刻/這些時刻我們敢於瞄准更高的目標/來打破屏障/以觸碰星辰”。中國的科幻電影及其背后的中國文化,終會在自己的道路上,打破屏障,觸碰星辰。

  《 人民日報 》( 2015年02月03日 05 版)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