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臉支付"替馬雲"刷臉" 刷臉技術成"下一個風口"

![]() |
|
![]() |
隨著人臉識別技術的提高,刷臉支付的時代即將來臨。 |
“靠臉”吃飯的時代來了。不久前,阿裡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在德國玩的一場“刷臉秀”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在這次活動中,馬雲向德國總理默克爾與我國國務院副總理馬凱,演示了螞蟻金服的“Smile to Pay”掃臉技術,利用“刷臉支付”從淘寶網上購買了1948年漢諾威紀念郵票。這麼炫酷的舉動也讓許多網友們不淡定了,更大呼:“馬雲這個不靠臉吃飯的男人,終於干了一件‘刷臉’的事。 ”
據了解,馬雲展示的“掃臉”支付技術是由螞蟻金服和北京曠視科技旗下的face++平台合作研發,在購物后的支付認証階段通過“掃臉”取代傳統密碼。
早在2013年的愚人節,支付寶官方微博對外發布了一個名為“空付”的宣傳片,短片中消費者對著鏡頭擺個鬼臉,系統也可以“支付成功”。幾天后,面對這個當時引發一片熱潮的短片,支付寶官方表示,這只是他們在愚人節和用戶開的一個小小“玩笑”。
兩年后,“愚人節玩笑”不再只是任性的玩笑,漂洋過海的“刷臉”技術也站上國際舞台開起了“國際玩笑”。然而,面對如此“任性”的支付寶,任性的小伙伴也有這樣的質疑,“刷臉識別准確麼?”
出乎大多數人意料的是,計算機人臉識別的准確率竟然已經高於人眼。香港中文大學教授湯曉鷗此前在計算機視覺國際頂級會議CVPR2014上曾發表論文,稱計算機算法識別人臉的准確率已經達到99.15%,而肉眼識別的准確率大約在97.52%。
而作為世界領先的人臉識別平台,Face++Financial人臉識別技術在LFW國際公開測試集中更是達到世界最高的99.5%准確率。同時,運用“交互式指令+連續性判定+3D判定”的技術,其人臉識別防偽攻擊的能力也已經達到世界領先水平。此次作為“刷臉”后端技術支持的北京曠視科技公司市場與品牌部總經理謝憶楠表示,他們現在的技術可以做到十萬分之一的誤識率,也就是說這對雙胞胎可能刷10萬次臉才會認錯一次。
“刷臉”更刷“經濟”。就在“刷臉帝”馬雲刷臉支付后的第二天,A股人臉識別概念股強勢突圍,漢王科技、歐比特、科大訊飛大漲並刷新近期高位。據悉,目前face++平台已經在和一些銀行、金融機構進行合作。
“刷臉”支付正在掀起一股熱潮。我國有13億人口,這決定了人臉識別市場有著巨大的潛力。從2010年開始,國內人臉識別產品市場快速增長,從6.7億元增長到了2014年的14.9億元。
現在,除了阿裡,去年4月百度發布百度錢包時提出了“刷臉付”功能。隨后,除了互聯網大佬,銀行等金融機構也在悄悄布局“刷臉”技術。而近期,騰訊馬化騰也搶食“刷臉”支付,4月13日,騰訊財付通宣布與公安部所屬的全國公民身份証號碼查詢服務中心達成戰略合作。
刷臉技術儼然已成為“下一個風口”,當大佬都在搶著布局,我們最關心的是,它何時“才到碗裡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熱門排行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