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互聯網+”夢想照進南康 政府多管齊下助力電商

記者 申孟哲 尹曉宇
2015年05月26日08:32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中國中部國際物流商貿城

  南康區電子商務產業園

  南康家具線下體驗館

  家具電商企業工作圖

  康巢網

  南康城區

  第一屆家博會開幕式

  小微金融服務中心

  今年兩會上,“互聯網+”的概念廣受外界矚目。而在地處江西贛南內陸的南康,正用這樣的思維,引導當地千億級別的家具產業集群轉型升級。

  30年前,南康的木匠們從外地返鄉創業,從小作坊做起,將一個資源匱乏的地方,打造成現在有7000多家企業的“實木家具之城”﹔30年后,乘著互聯網的大潮,南康的企業、年輕人又站在潮頭,力求把這一傳統優勢產業做大做強,真正“買全球”、“賣全球”。

  孵化園裡創業忙

  一個下雨的早上,本報記者一行來到了南康區光明電子商務孵化園。外面的大樓正在建設,絲毫沒有影響到裡面園區的工作節奏。

  我們來到四樓,隨便走進一家公司。60平方米的空間,內飾非常簡約。大開間,五六張時尚的辦公桌上擺著綠色盆栽,七八個年輕人正對著電腦忙碌。他們中間有的正在用阿裡旺旺,有的在調圖,有的則在一旁鍵入信息,制成表格。

  他們的公司14個人,為了不錯過客戶的訂單和咨詢,分成兩班倒。他們主營的業務是做歐式和韓式家具,自己設計,再在南康范圍內選擇供應商進行生產。

  和時下創業大潮應景的是,這家規模不大的公司,從老板到員工,全部是“90后”。 “別看我年紀不大,這個店可是已經做了4年了。”公司總經理謝家倫說。

  “90后”的創業者的確不可小覷。這家微型電商企業,在2014年,淘寶天貓上的銷售額達到了1400萬元。“像這種年銷售額過1000萬元的家具店鋪,在淘寶應該能排到前100位。” 謝家倫說。

  “90后”力量生猛,“80后”也不甘人后。在另外一家店,李文正拎著面包和牛奶走進辦公室。“昨天剛出差回來,早上又出去談事情,沒顧上吃早餐。”他笑著對記者說。

  這個年輕人今年30歲出頭。他自己開的這家公司,業務聚焦於“家具電商”。和謝家倫借力淘寶不同,他選擇自己開發平台。

  “這是一個垂直電商領域。我們開發了一套O2O系統,在這個系統內,我們有板式、實木和軟家具,差不多有200多個款式,消費者看好之后,我們可以迅速提供貨源、銷售和物流。由於這種方式沒有庫存壓力,屬於訂單式經濟,因此價格也更低,跟大賣場比起來,我們很有競爭優勢。”李文邊給我們演示邊說。

  李文的信心來自於經驗。在創辦這家公司之前,他在杭州等地有過長達十年的淘寶銷售經驗。用他的話說,一年幾百萬的銷售額可以“很輕鬆達到”。

  他告訴記者,當他決定回鄉創業之時,他曾在紙上給自己列過競爭優劣勢的比較清單。經過思量,他還是決定選擇家具電商。“畢竟南康有這麼好的家具基礎。幾千家企業,我們可以很從容地選擇供應商,並且從中挑出質量好、有保証的那些。”李文說。

  的確,家具電商,屬於購買頻次較低、成交數額較大的交易方式。因此,在很多消費者的購買習慣中,還是願意先看看實物。對此,李文也很有信心:“我們可以保証貨源,如果不滿意可以全額退款。”

  像這樣的場景,在南康光明電子商務創業孵化園中比比皆是。作為北大畢業生,光明孵化園管理有限公司的總裁楊品華,就是看中了這樣的機會,才決定回家創業的。

  “一個企業、幾戶人家做電商賣產品很容易,但是要讓一個地區整體在電商發力,則需要一大批人才。因此,我們決定做這個孵化園,入駐的小微企業可以在這裡得到專業的培訓和實際操作的經驗,同時在園區內配備完善的產業鏈條,比如拍攝、財務、物流等,把完善的從業環境培育起來,南康的家具電商化才有更大的希望。”楊品華說。

  從孵化園的立項到實際運營,再一次體現出“南康速度”。他們利用既有的場地進行改裝,短短幾個月,就有100多家企業入駐。帶領記者在其中參觀的楊品華,時不時地指著一家的門牌說:“這家企業,去年的銷售額也突破了千萬。”

  目前,由南康區委區政府支持,南康光明電子商務創業孵化園主辦的“全國千名大學生電商創業招募計劃”已經展開,為到南康的創業者提供政策、資金、辦公、貨源和生活配套設施等一系列電商創業資源。

  背靠大樹的“互聯網+”

  今年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互聯網+”的概念一提出,便引發了社會的廣泛關注。所謂“互聯網+”,指的是用互聯網的思維和手段改造傳統行業,使之更有效率,帶動產業轉型升級。

  以家具產業為例,按照傳統的線下銷售渠道,家具從廠家出庫,經過層層經銷商、代理商,價格可達出廠價的2.5倍。而用互聯網商務的手段流通,則可以減少中間環節,廠家掌握定價權。同時,消費者對產品質量的高要求,則反過來倒逼廠商不斷提高質量、降低價格,最終實現多方共贏。

  南康人敏銳地看到了這一點。從2010年起,南康就開始有企業“觸電”,其后,一些實力強勁的傳統家具企業也紛紛在淘寶開店,通過強大的線下渠道,實現生產、採購、物流等方面的線上線下一體化。正如李文所言,南康家具的電商化是“理所應當”的,畢竟背靠著如此優良的產業基礎。

  7000多家家具企業、30多萬從業人員、700多億元的總產值,這樣的產業基礎,也確實給南康的家具電商提供了“大樹”。

  南康商務局負責人告訴我們,在2014年南康的30億元電商交易額中,有28億來自本地家具產品﹔作為全國第一的實木家具產品供應地,2014年廣東順德等地的家具電商企業,在南康採購產品則達60億元以上。

  做電商,不僅要有強大的產業基礎,還要有良好的物流。地處贛南內陸的南康,則早早地為此鋪下了基礎。目前,南康已有256家物流企業,線路630多條,能到達全國大部分縣級城市,能解決包括家具在內的電商產品的物流運輸、上門配送、安裝等問題。

  到現在,南康全區已有1200多家電商企業、200多家廣告攝影公司、十多家電子商務培訓機構,帶動1萬多名從業人員,並形成了光明家具城、泓泰北方大廈、城市一號等電子商務企業聚集區域,辦公面積超過10萬平方米。就連專門為電商做配套的延伸行業企業,南康也有兩三百家。同時,南康還建立了屬於自己的網絡銷售平台“康巢網”,開發了O2O電商營銷模式,推進跨境電子商務平台。

  2014年,在這些電商企業當中,年銷售額在千萬元以上的家具電商已經達到22家,破億元的達到3家﹔去年的“雙十一”,南康的交易額超過8500萬元,在全省名列前茅。

  這些數字到今年依然延續著良好的上升態勢。2015年一季度,南康的電子商務交易額突破10億元大關,同比增長30%。根據南康電子商務協會會長劉暉的估計,今年全年,南康的電子商務交易額將有望突破50億元。

  憑借這樣的優異表現,2014年8月,南康家具市場被省商務廳授予“省級電子商務示范基地”稱號﹔今年,南康又順利通過了“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基地”評審答辯,有望成為全省第一個國家級電子商務示范基地。

  政府多管齊下助力電商

  為了引導傳統家具產業的轉型升級,南康正不斷營造更好的電商環境。

  比如,九大平台中的“進境木材監管區”,不僅為80%木材依賴進口的南康家具產業降低了成本,更為南康的跨境電商打開了窗口。依托這一全國唯一的內陸進境木材口岸,南康具備了國際貨運集散地的條件,為跨境電子商務發展奠定了報關、報檢及國際物流的基礎﹔同時,南康正在運作江西省首家國際郵件與快件處理中心,提升快遞倉儲物流配送能力,為跨境物流打通“最后一公裡”。

  同時,落戶南康鳳崗鎮的綜合保稅區,則為南康跨境電子商務服務平台的打造添了一把力量。通過這一跨境電商服務平台,開展跨境業務的家具企業可以享受到信息資訊、跨境交易、跨境支付、報關報檢、倉儲物流、跨境快遞配送、退稅、匯兌、信用評價、法律和知識產權咨詢等全流程、一站式的綜合服務,降低企業經營成本,提高貿易效率。

  而南康政府打造的國際電子商務中心、中國中部物流商貿城、金融中心、進境木材檢驗檢疫監管區等平台,則將支撐南康迎來物流產業轉型升級、資金結算便利化和原材料成本降低的局面,為家具電商快速崛起提供助力。

  正是看到了南康的這些優勢,南非自由創意公司、加納BESTBLUE公司等一批境外客商和企業,打算依托監管區,開展跨境電商業務。

  搞電商,最需要的還是人才。求賢若渴的南康,正在這方面孜孜以求。

  比如,他們積極推進與知名電商企業平台的合作,如阿裡巴巴、慧聰網、淘寶、1號店等,開展南康家具產業帶項目建設,建立電商培訓學院,並在阿裡巴巴開設了“南康家具品牌館”﹔南康光明電商孵化園,則計劃招募1000名優秀大學生來創業,採用“政府引導、基金支持、導師指點、自我投資、自我管理”的形式,按照“創業培訓—提供貨源—資助開店—扶持壯大”的模式,培養電子商務領域的應用型人才。據了解,南康區財政每年安排電子商務發展專項扶持資金1000萬元,用於扶持電商和人才引進。

  時代的號角已經吹響。吃苦耐勞的南康客家人,正像30年前他們“洗腳上岸”一樣,用敏銳的洞察力和“實干興贛”的魄力,朝向下一個30年的發展機遇。

  本版攝影 楊曉明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