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網絡低俗語言調查報告發布 “網罵”是種病,得治

長  余
2015年06月09日08:20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日前,人民網輿情監測室發布了《網絡低俗語言調查報告》,報告列出了2014年25個“網罵”用詞使用情況排名。“網罵”現象,再次引起輿論關注。

  說起“網罵”,不少人都有這樣一種感覺:我們在網絡上討論問題時所遭遇的不文明用語,比在現實中所遭遇的要多得多。更讓人詫異的是,不少平日裡的謙謙君子,一到了網上,像變了一個人似的,動輒惡語相向,一言不合便“問候”別人家人,讓人瞠目結舌。

  現實中的文明人,何以到了網上就“出口成臟”?網上曾流傳這樣一句名言:“在互聯網上,沒有人知道你是一條狗。”由於網絡發言具有匿名性、自由隨意、傳播廣的特點,使得“網罵”不好追究,再加上法律尚未明確界定“網罵”的定義和制裁辦法,網罵者常常有恃無恐。

  有人說,有網絡就會有“網罵”,這不足為奇。對於“網罵”,不必大驚小怪。更有人從社會群體性症候的角度分析,認為現代快節奏、高負荷的生活讓人容易煩躁,產生歇斯底裡情緒,“網罵”實際上是一種情緒的宣泄,罵完了,網罵者就從負面情緒中解脫了。“網罵”,如此說倒有了情緒疏導的作用。

  其實,且不說網絡空間是公共場所,人人都有維護網絡空間清朗潔淨的責任。即便是對於個人身心健康來說,“網罵”也不是發泄牢騷與不滿的“情緒疏導劑”,而是一種病,得治。不負責任地破口大罵,雖圖得嘴上的一時爽快,卻易滋生沖動、偏執的惡習,演變成不分青紅皂白的網絡“噴子”。

  不久前,在慶安事件引發的輿論場中,網民柴某因捏造事實、造謠中傷新華社記者在報道中“收好處費”而被警方抓獲。據柴某自述,其因生活中的一些煩心事,常常利用自媒體發泄對社會的不滿和牢騷。曾四處留言謾罵,后來越罵心理越扭曲,竟然發展到不惜捏造事實來發泄牢騷的地步,終至越過法律底線。可謂由“網罵”而逐步演變成涉嫌刑事犯罪。

  中國有句古話叫“君子慎獨”,意思是越是道德修養高的人,在獨自做難以被人覺察的事情時,越是小心謹慎。如今網絡眾聲喧嘩,年輕人容易情緒激動。因而,越是在網絡表達缺乏監管的真空地帶,越應該注意自己的“言值”,時時告誡自己,不要得了“網罵”病。

  《 人民日報 》( 2015年06月09日 18 版)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