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一個人與一個電影節的緣分 老影迷一屆都沒錯過上影節

記者 曹玲娟
2015年06月19日08:13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6月13日至21日,第十八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如約而至。一個電影節,對於一名普通影迷而言究竟意味著什麼,又能為一座城市帶來哪些改變?一位完整經歷了18屆電影節的老影迷梅海星,講述了他眼中的電影節、中國電影,以及深藏心底的光影情結。——編者

  22年的執著

  “從中年看到了老年”,八大本票根資料夾,摞起來有半米高

  6月13日,第十八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如約而至。

  電影散場,穿梭如潮的觀眾中,有一位兩鬢斑白的老人。很難相信,這位叫梅海星的老人,居然每屆都來上海電影節看片,從第一年開始,屆屆不落。

  將時鐘撥回到1993年10月的一天。

  42歲的梅海星騎著自行車,離開外灘海關大樓下班回家。拐到乍浦路橋,附近是曾經的勝利電影院,梅海星與妻子談戀愛時常來這看電影。不過,這天的電影院,有些不同尋常,一抬頭是個廣告牌,“第一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看起來新奇又新鮮。這位平日裡按部就班的上海男人,沖動地掏出10塊錢,買票走進影院。

  “就是那一次,我看了迄今為止唯一一部朝鮮電影《捫心自問》。”老梅記得,那時候每個月工資就一兩百塊錢,10元錢的電影票,“可不便宜的”。這張票根,被老梅珍藏至今,靜靜地躺在一個名為“我與電影節”的資料夾裡。

  老梅不知道的是,中國第一個電影節閉幕后,當時的上海電影局局長、導演吳貽弓曾站在燈光漸暗的舞台上,熱淚盈眶。盡管比歐洲遲滯了半個多世紀,但中國電影人畢竟邁出了第一步——打開了中國銀幕對外開放的空間。

  22年過去了,生活一直在變,老梅這個習慣沒變——每年必去電影節看片。“我與電影節”資料夾也越來越厚——八大本資料夾,摞起來有半米高。已經退休的梅海星,真正將電影節“從中年看到了老年”。

  而上海電影節,也從最開始的兩年一屆到如今的一年一度,從最初的10月舉辦到如今每年6月如期而至。如同中國經濟讓世界驚訝的發展速度,上海國際電影節已迅速成為亞洲最具規模、成長最快、最具活力的電影節。從最開始一張紙的排片表,到今天超過1200場展映場次,來自108個國家和地區的2096部影片報名金爵獎,刷新歷史紀錄。上海國際電影節,是老梅們的節日。

  “我就是個愛看電影的觀眾,支持我們上海電影節的影迷。”老梅說,沒有電影節,他不可能在電影院裡看到各國不同風格的電影。

  簡單的心願

  通過電影節推動產業升級,重現“老上海電影的榮光”

  老梅是典型的老上海人,在蘇州河邊,看著趙丹、白楊的戲長大,滔滔不絕於老上海電影的榮光,“上海可是中國電影的發祥地,非常輝煌的。”

  也無怪乎他的驕傲。1895年,電影在法國誕生,次年,就漂洋過海到了上海,到徐園看“西洋影戲”,成了當時才子佳人最時髦的消遣。1925年前后,中國有175家電影公司,141家在上海。1949年前,中國電影幾乎所有的重要作品、優秀的電影藝術家、出色的電影企業家都在滬上。新中國成立后,電影的“半壁江山”依舊在上海。

  對於老梅來說,心中最愛的電影院,當然是“談朋友時老去的勝利”。他也記不清,這家影院是何時消失的,他隻記得,它曾更名為勝利藝術電影院,一度是上海唯一一家藝術電影院。

  電影院不僅關乎老梅對電影的記憶,也是一座城市關於電影的烙印。最讓老梅揪心的時候,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家旁邊上的電影院、劇場都消失不見了。因此,電影節剛辦的時候,全上海隻有十來家電影院排片。”那時,市場化浪潮席卷而來,中國電影正處在持續滑坡低迷的階段,“冰點”時,全國僅年產30余部影片。

  世紀之交后,中國電影慢慢復興,老梅感慨,中國電影真是迎來了黃金年代,“今年電影節有45家影院參與排片,我聽說,要經過激烈競爭才能入選。”

  現在,上海正在依托電影節這一平台,努力從資金支持、金融稅收、土地規劃、人才培育等多方面對電影產業鏈上各個環節予以扶持,集聚產業發展要素,推動上海影視產業的轉型和升級。去年電影節期間,上海大學與溫哥華電影學院聯合成立上海溫哥華電影學院,自主培養高端影視后期制作人才﹔今年電影節期間,上海科技大學又攜手南加大電影學院成立編劇培訓班,為中國影視輸送編劇人才,王麗萍、劉和平、李洋、高滿堂等4位編劇工作室也宣布將落戶上海。

  “在上海舉辦電影節,希望能讓電影發展得更好。”老梅的心願很簡單。

  未來的期待

  電影節應當保持初心,老老實實地關注電影,“我希望看到更多好電影”

  雖然電影產業紅火至極,但老梅並不關心哪些電影掙大錢,哪些明星有話題。對他來說,隻要能看到更多好片子,就夠了。老梅覺得,對於中國電影,自己唯一能貢獻的,就是用腳投票。翻閱著多年來為電影節制作的資料夾,一頁頁,都是自己走過的痕跡。“2007年,我在電影節上看了泰國電影《還俗》,伊朗電影《熊》還有《雪》,都非常不錯。”

  什麼是好電影?老梅說,讓自己念念不忘的,才是“必有回響”的好片。現在,很多電影不是離生活太遠,就是商業化味道太濃。“電影越來越多了,我愛看的生活化的電影,好像越來越難找了。”談到這裡,他難掩失落。

  明星、盛宴,以及各種新聞話題,近年來成了不少電影節新聞的主打項目。每次看到這些新聞,老梅隻能搖搖頭,“我不是追星族,我還是老套地覺得,電影節應當保持初心,老老實實地關注電影。”就像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管理局局長張宏森在今年電影節上說的那樣,“電影節的本質是思想的交流、智慧的碰撞、才華的激發和人才的涌現。而這一切都要落到電影作品上來。”

  事實上,這些年來,上海國際電影節的焦點始終如一,便是電影。本屆金爵獎評委會主席、俄羅斯導演安德烈·薩金塞夫感慨,“在今天這樣一個時代,物質都是暫時的,容易消逝的。但無論過去還是現在,也無論人們是否已經意識到了,隻有藝術對我們而言,才是不變的,永恆的和特別重要的。”

  “低頭拉車,抬頭看天。在中國電影關鍵發展時期的十字路口,中國電影人除了埋頭拍片,還要抬頭看看世界,站一站、停一停、想一想。”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毛時安說。

  以前,下了班騎著車去看電影,如今,退了休坐著地鐵去“追”電影。“電影就是我的一扇窗,我希望看到更多的好電影,看到更多外面的世界。”老梅說。

  這是老梅與電影節的情緣,這也是老梅的電影夢。

  《 人民日報 》( 2015年06月19日 12 版)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