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媒體人的微信公號實踐——不是一個人在戰斗

本報記者 劉峣
2015年08月06日08:25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從博客、微博到微信,載體的變化並沒有讓媒體人停下追風的腳步。隨著微信公眾平台正步入“提質增效”的穩定期,媒體人的微信公號也從初期的“試水”進入優勝劣汰的“深水期”。面對賬號打理過程中的瓶頸,許多媒體人正尋找突圍之策,為“媒體人的自媒體”繼續戰斗。

  既是“自留地”,也是“公田”

  為何微信成為不少媒體人的“新聞實驗室”?對新平台的好奇與探索自然是一方面,更重要的在於它為媒體人提供了一塊暢所欲言的“自留地”,通過鮮活的經歷,講述新聞背后的故事,或是通過區別於傳統媒體的個性化文字對新聞事件評頭論足。公眾賬號的“公眾性”,也助長了言論的傳播和反饋。

  盡管微信公號為媒體人搭建了一個看似“私人化”的平台,並逐漸積累起口碑和影響力,但事實上,因為媒體人這一群體本身屬性,媒體人公號天生就涂著明顯的“公共色彩”。這意味著,在傳統媒體中借助“媒體品牌”獲得話語權的媒體人,在新媒體平台依舊有類似於“加V”的特權。

  因此,雖說“本人言論與所供職單位無關”,但穿著媒體“隊服”的媒體人,在微信公眾平台上,不可能完全自說自話。如何利用微信公號中的話語權,更有效地傳播有價值的信息,從而影響和引導輿論,吸引更多的訂閱用戶,值得媒體人思考。

  靠“內容+個性+關系”取勝

  什麼樣的媒體人公號能“獨領風騷”?有學者研究發現,做得好的賬號往往採取了個性化包裝,從內容、風格、價值觀等方面獨辟蹊徑,從而吸引忠實受眾並得到業內外的推薦。

  優質與深度是如今微信公眾平台最缺乏的。當心靈雞湯、健康養生、微商信息充斥的時候,有格調、有見解的內容往往能脫穎而出,依靠正能量“刷爆”朋友圈。而這正是傳統媒體人所擅長的。如今,優質的內容也不僅限於新聞,生活、文化、讀書等“輕閱讀”同樣受到關注。

  這一相對自由和開放的新媒體平台,也給了媒體人激揚文字、揮斥方遒的機會。不少媒體人賬號正是通過差異化的內容和個性化的表達方式站穩腳跟,打上了鮮明的標簽。尤其是娛樂、體育等“軟”新聞領域,更容易締造出話題性和高熱度的公共賬號。

  除了內容外,與用戶關系的維護同樣是媒體人公號的取勝之道。通過與用戶的直接交流或呼應用戶的需求,建立用戶對內容的黏性。在此基礎上,通過朋友圈內的分享與擴散,利用關系驅動內容傳播,大大增強了文章的生命力。

  集團作戰破解困境

  立風的微信公號有大半年沒有更新了。在紙媒從事體育報道的他,一年前開通了自己的微信公眾賬號,刊發一些原創的體育評論。從一天一篇,到幾天一篇,再到幾個星期一篇,日常繁忙的工作越來越讓他力不從心。

  像立風這樣遭遇公號“無疾而終”的媒體人絕非個例。如今,幾乎每個用戶打開微信的訂閱內容,底層都會有幾個或更多個“僵而不死”的公號。事實上,這是媒體人在微信平台上普遍遭遇的困境。從選題到寫作,從內容更新到關系維護,往往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這對於單兵作戰的媒體人來說有些力不從心。因此,有的媒體人不做生產者,而是對優質內容進行搬運和整合。但隨著公共賬號的爆發式增長,內容的同質化愈加明顯,同時對於非原創文章的管理也更加嚴格,此種模式同樣難以為繼。

  此外,媒體人公號也面臨商業化的困境。當熱情逐漸消退之時,是否有盈利的激勵?如今,微信也在探索類似於“打賞”的“贊賞”模式,給予作者回報。在免費當道的今天,這樣的“賞金”有多大的力量,還有待觀察。

  善於發現問題的媒體人正在探索解決問題的方式。如效仿百度百家、騰訊大家等模式,聚合一批各有所長的媒體人,匯編到一個公號當中﹔或是組建自己的運營團隊,把公號做成一個媒體產品,這樣的集團戰斗模式,或許會成為未來的發展方向。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