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上海創新公共文化服務:百姓點單、供需對接、社會參與

把最好的送百姓(行進中國·改革故事)

本報記者 鄭海鷗
2015年08月18日08:01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以前是上面配什麼,老百姓就隻能看什麼﹔現在是老百姓喜歡什麼,我們就點什麼。”上海市徐匯區天平社區文化活動中心黃寧頗有成就感地說。

  “十二五”期間,上海完成了203家標准化社區文化活動中心的建設,並由宣傳系統分屬不同主管單位的“六個東方”機構承擔市級公共文化資源的配送任務。然而,上海市委宣傳部和文廣局委托第三方機構調研發現,公共文化配送日益暴露出一些問題,比如配送質量原地踏步、資源主體單一、配送資源與社區需求不相匹配等。那麼,如何實現公共文化資源配送的供需對接?又該如何保証文化資源的高質量?

  搭建公共文化配送平台,讓百姓“點單選菜”

  2013年,有關部門將數千份《文化配送項目征詢表》發往“六個東方”、203個社區文化活動中心、文藝院團和文化行業協會等,並結合數十次座談會和現場走訪問需於民。2014年,上海市群藝館被確立為公共文化服務內容配送工作的組織主體,並由其搭建起上海東方公共文化配送服務平台。

  “服務平台改變了原來信息分散、多頭聯絡的狀況,成為面向基層開展配送服務的統一窗口和工作平台。”市群藝館培訓部配送平台負責人奚佳璐說,服務平台會統一發布配送“菜單”,供所有社區“點單選菜”。

  而作為配送體系的升級版,原本自上而下由“六個東方”進行的單一配送,變為市、區、街鎮三級公共文化資源配送網絡。上海市文廣局副局長王小明介紹說,“市級做出優品精品,為區縣做示范﹔區縣根據地域特點和群眾喜好,注重針對性﹔街鎮則為居民參與公共文化服務提供基本保障。”

  據統計,截至今年6月,市級公共文化資源配送服務共配送演出763場、講座687場、社區文藝指導員7063人次、農村數字電影24453場。區級配送機構配送演出1131場、培訓輔導4549人次、數字電影31273場、講座121場、展覽展示98場、書報音像41267(冊/件)、公益票88727張。

  “我們的三級配送體系是為了讓群眾滿意,一級有一級的責任和分工,上級更要為下級做示范,形成全市文化資源大配送、大循環的格局。”上海市文廣局局長胡勁軍表示。

  杜絕政府單方包辦,激發社會力量參與

  與此同時,吸引社會主體的參與成為重要課題。為此,上海市文廣局、市群藝館聯手向各國有、民營文藝院團等發出“征集令”,舉辦配送資源採購洽談會、完善和落實採購申報指南,一舉打破體制壁壘,激發了藝術院團、文化協會及各類文化機構的參與熱情。王小明介紹說,市級配送主體從“六個東方”發展到了當前的107家,各文藝院團、行業協會、文化機構和社會團體正逐漸成長為資源供給的主力軍。

  佳好藝術團成立於13年前。從2007年開始,就堅持走入基層宣講法治。團長趙建新說,之前沒有配送平台,隻能通過閔行區司法局每年演出3次,其它時候則是“打一槍、放一炮,演完上場就沒了下場”。今年則通過在交易會上“舉手”、社區點單,藝術團已經策劃了100場左右的文藝巡演。

  文化配送資金的撥付方式,也由以前的“撥款制”變為“購買制”。所有配送產品在招標和評審后,在配送平台上由基層點單﹔配送平台根據社區的實際點單配送量購買內容及服務。採購經費的70%於採購完成並實施配送后支付,剩余30%於年底經第三方績效評估合格后支付。

  上海群藝館館長蕭燁瓔說,“購買制”不僅使文化服務配送方能夠公平競爭、督促其確保服務質量,也使選購方可進行比較,有了更大自主性。“社會力量比政府單方包辦更專業、服務更貼心,其參與大大提高了資源配送的質量。政府通過購買服務、制定規則、給出保障,做好裁判員,激發社會產生了更多的新鮮血液。多元主體成為公共文化服務發展的源頭活水。”胡勁軍說。

  全方位評價反饋,培育優秀配送種子

  完善的制度建設是配送體系可持續發展的基礎。王小明說,文廣局先后牽頭制定了公共文化資源申報指南、評審要求、服務標准、配送專項資金使用管理辦法等一系列制度。

  “而制度定下的硬杠杠,更需要嚴格的監管予以保障。”蕭燁瓔說,現在群藝館基本建立了對配送實施主體、資源供應主體、社區承接主體的全方位評價反饋機制。“我們會組織不定期的暗訪巡查,看社區文化活動中心點單是不是廣泛征求了群眾的意見﹔更會對配送主體進行監督,比如,去年有一家民營院團配送的節目與競標時提供的材料不一致,在人員、舞美上偷工減料,我們就把它列入了黑名單,取消它的配送資格。另外,配送方和社區還要進行互相評價,以互相監督。”

  “對於優秀項目的表彰,我們也進行了創新:要求配送主體提交的不是程式化的總結匯報材料,而是案例式的‘教案’——項目背景為何、主要做法是怎樣的、取得了哪些成效,讓大家互相學習借鑒﹔再請市民、媒體和專家等進行評審﹔最終匯編成了《2014年上海市公共文化建設101個創新項目名錄》。”胡勁軍表示,表彰的目的在於培育種子,激發各配送主體形成“比學趕幫超”的氛圍,最終讓老百姓收獲公共文化服務的最大效益。

  《 人民日報 》( 2015年08月18日 06 版)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