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快筆小新”上崗看傳統媒體產業升級
[摘要]2015年11月8日新華社機器人記者“快筆小新”上崗,引發業界廣泛關注。面對新的媒介環境,傳統媒體在加速技術創新的同時,更要不斷提高新聞產品質量,促進媒體產業升級。
[關鍵詞]“快筆小新” 產業升級 產品創新
智能化時代的到來,比我們大多數人想象的更快。機器人正在越來越多的領域解放人的體力和腦力,新聞寫作也不例外。2015年11月8日中國記者節,微信朋友圈裡一條《“快筆小新”上崗了!84歲新華社啟用“機器人記者”》的消息在媒體人中引起了極大的關注,有驚喜亦有恐慌,有分歧亦最終達成共識——“機器人記者”上崗,雖然只是新聞產業發展中的一小步,但終將推動新聞產業升級邁進一大步。
機器人也能當記者
“嗨!我叫‘快筆小新’,能來傳說中的‘國社’當記者,好新鮮啊!同事們看我也很新鮮,不僅因為我是機器人,長相有點怪,還因為我能干很多他們干不了的事。”
1931年11月7日,新華社從江西瑞金發出了中華蘇維埃成立的消息,同時宣告它自己的成立。2015年11月7日,新華社迎來了一位新“員工”——“快筆小新”,它以一條“萌萌噠”快訊宣布自己正式入職。
“快筆小新”長啥樣?是跟它的名字和文筆一樣“萌”嗎?其實,“快筆小新”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機器“人”,而是一個計算機程序,不過它應用人工智能、機器學習、數據挖掘等技術,能生成類似於人類寫作的稿件。除了“賣萌”,“快筆小新”有什麼真本領呢?新華社的同行是這樣評價這位特殊“員工”的——
新華社總編室業務管理中心主任胡金芳介紹,目前“快筆小新”供職於新華社體育部、經濟信息部和中國証券報,可以寫體育賽事中英文稿件和財經信息稿件。
“前段時間,‘快筆小新’在中國足球超級聯賽報道的寫稿測試中表現出色,能夠生成中、英文數據消息,包括每輪比賽的成績公報和積分排名。速度快效果好,得到編輯、發稿人的認可。”新華社體育部發稿中心主任周杰說。
在中証網內容總監李蔚看來,過去幾個月的測試中,從一句話的報盤到一段話的公司財報,再到根據“行情觸發”寫出“站上/跌破某某整數點位”的快訊,“快筆小新”越來越聰明,寫市場行情的稿子越來越上手了。
周杰和李蔚都表示,以前需要安排幾個記者值班採寫晚間中超賽事稿件和公司公告,現在隻需“快筆小新”來寫,編輯發稿人審發即可。
“記者寫一條這樣的消息至少10分鐘,有些數字沒有表格的話還容易看錯行。‘快筆小新’分分鐘可以生成很多條,還不容易出錯。這就把記者從基礎、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來,有更多的時間採寫原創、深度的稿件。”周杰說。
新華社經濟信息部發稿中心副主任溫希強表示,財經信息稿件是機器人寫稿的一大用武之地。“機器人在我們部門可以採寫多種類型的資訊稿件。比如,播報外匯中間價及漲跌幅度的快訊和簡訊,寫創業板財報等。”溫希強說。
“快筆小新”雖然牛,但它卻不是第一位“機器人記者”。2010年,一款名為Narrative Science的智能寫作軟件在美國推出,同年,同名公司成立。在Narrative Science的官網上,赫然寫著公司的宗旨“賦予你的數據生命”,並列出了利用這一軟件可以完成的文章類型:體育報道、財經報道、房地產分析報告、地方性社團相關文章、民意調查報告、廣告企劃案小結報告、銷售報告、市場調研報告,其核心是將人工智能與大數據進行技術融合,生成簡短的文字表述或有固定模式的行業性文章。2011年,Narrative Science開始嶄露頭角,20多家媒體使用這一軟件。《紐約時報》的專題文章在贊嘆Narrative Science便利好用的同時,也提出了一個疑問——像這樣的人工智能應用對於人力來說究竟是一種協助,還是將徹底取而代之?“機器人記者”是否將取代編輯部裡血肉之軀的記者們?
“機器人記者”上崗提升新聞產品質量
自從“機器人記者”問世,“被搶飯碗”的擔憂就從未停止。Narrative Science聯合創始人克裡斯蒂安•哈蒙德2011年時就曾信心爆棚地表示,他們的“機器人記者”會在5年后拿到普利策獎,並且預言15年內,90%的新聞稿將由“機器人記者”寫成。
機器人確實可以通過大數據和算法使寫作提速,但能完成的文章類型有限,無法進行深度分析,在創造性、處理復雜信息方面,機器腦與人腦的差距仍然很大。以深度調研報道為例。這是記者特別是傳統媒體記者的看家本領。因為隻有深入實際調查研究,隻有真正做到“身到、眼到、心到”,才能反映社會新現實、新思想、新訴求、新趨勢,報道才會有情感溫度、有思想深度、有時代高度。終究,用腳步丈量出的深度和熾熱的情懷、滾燙的文字是任何冰冷的機器、程序都無法替代的。
2015年,新華社推出“來自一線的調查報告”欄目,播發了一批深入基層調研、把握社會脈搏、反映民眾心聲、體現時代要求的稿件,不僅獲得了很好的傳播效果,也帶動了新華社新聞產品質量的整體提升。這些稿件要麼貼近性較強,關注基層百姓生活,披露的問題帶有普遍性﹔要麼以小切口觀察社會,並通過深入的調查和分析,反映經濟社會發展給百姓生活帶來的變化﹔要麼深度聚焦社會發展真實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對解決帶有普遍性的問題具有啟發性。
“機器人記者”上崗推動新聞產品創新
“我們曾傲慢地以為,自己的工作不會受到自動化的威脅,畢竟我們是知識工作者。”美國紐約雜志網站凱文說。現在看來,機器人已經“全面入侵”,拒絕不如擁抱,傳統媒體應因勢而謀、順勢而為,加快產品創新,以提升自身的核心競爭力。
講好“數據新聞”故事。“數據新聞”是以數據為驅動的新聞,是基於互聯網及其衍生技術平台實現的以大量數據搜集與分析為主要工具而生產出來的新聞。互聯網教父、科技商業預言家凱文•凱利日前在斯坦福大學進行了長達3小時的分享,暢談他對未來20年重大科技商業潮流的見解。凱文•凱利指出,大數據時代沒有旁觀者。媒體特別是傳統媒體更不能成為旁觀者,而是要講好“數據新聞”故事。
隨著物聯網、移動互聯網、雲計算等熱點技術領域深入融合,將產生越來越多的“數據新聞”。傳統新聞主要依靠記者的直覺、經驗去發現,依靠文字、圖形、視頻去講述。而“數據新聞”則通過挖掘數據,分析數據,從繁雜的數據中發現故事,再用數據可視化的方法去展現。與傳統的新聞形態相比,數據新聞表達了別樣的思維邏輯,拓展了時空范圍,深化了事實認知,為讀者獲取信息擴容了空間,提升了效率,增強了智能化體驗。新華社2015年11月25日播發的《(新華視點)讓流量跑得快成APP通病,國人為“偷跑”流量一年至少多付近400億元》就是一個很好的“數據新聞”故事。
稿件從流量“偷跑”背后的APP這個“元凶”入手,選取不同角度,針對公眾對手機流量“偷跑”事件中較多的幾個問題,通過多地深入調查,採訪權威部門、專家、受害人等,對公眾最關注的質疑運營商“偷”流量、手機APP亂象成為流量“偷跑”主因等核心問題,進行了深度分析,梳理出一條客觀、清晰的流量偷跑“路線圖”,為受眾答疑解惑,為產業發展指明前路,為網絡和APP監管部門敲響警鐘。記者在調研採訪過程中,通過與業內專家深度交流,拿到大量獨家一手信息,根據主流安全軟件大數據計算出平均每部智能手機非正常流量消耗預估值,在與專家反復核實后,得出國人每年被偷跑近400億元流量,在所有媒體中第一家提出此概念。“數據新聞”成為該稿一大亮點。
做好“智庫型報道”。“智庫型報道”是用智庫研究的思維、態度和方法去審視命題,從而形成更科學、更高效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意見建議模式。這一概念的提出,是為了增強報道的針對性和影響力,是報道創新的一種嘗試。
常聽樓梯響,終見人下來——正如外界所預料的那樣,《中國制造2025》與公眾見面之時,是一場真正的新聞爭奪大戰。經過充分周密的准備,發揮上下聯動、信息通暢、採集全面、調研功底扎實的特有優勢,新華社認真策劃並組織實施了這次“智庫型報道”。不僅採訪到部委高層人士,拿到了獨家分析內容,還聯系基層實際,將市場和社會的反應第一時間加以綜合報道,同時還針對文件內容豐富、體量龐大的特征,運用多媒體手段選萃精華,通過靈活的描述展現給普通讀者,整組稿件充分顯現了國家通訊社“智庫型報道”的特殊作用與價值。
從現在的情況看,人被機器取代似乎還是杞人憂天,但“機器人記者”上崗,還是給我們帶來了深深的危機感。在“機器人記者”承擔起一些簡單重復的初級寫作時,記者隻有將更多的時間、精力投入到調查研究和深度報道中,才能使新聞產品質量不斷提高,才能促進傳統媒體產業升級。
(作者單位:新華社國內部)
【本文系《中國報業》供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