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傳媒》>>2015年12月上

戶外媒體與大數據營銷

黃 淘
2016年01月11日10:08 | 來源:人民網-傳媒頻道
小字號

2015年前三季度,傳統媒體廣告花費同比縮減3.5%,11月17日CTR剛一發布這一數據,就引發了大范圍的圍觀與憂慮,更促使更多的人探究其背后的原因。

不難發現,在廣告業總體下滑中仍維持兩位數增長的隻有兩類:一類是互聯網,另一類是以樓宇視頻為代表的戶外新媒體。

以上結果,在很多人的預料之外。對比前幾年互聯網50%以上的高增長,今年為什麼隻有20.9%?在很多互聯網人眼中不精准、難互動的戶外新媒體,卻有少則15%、多則56%以上的增速,這又是為什麼?

以上結果,印証了筆者的一個基本判斷,建立在智能手機和4G通信大量普及基礎上的移動互聯網高速增長的拐點已過,越來越多的廣告主對精准營銷的好奇心和嘗試性投放已告一段落,隱蔽在數字營銷背后的問題開始顯現出來,促使更多的廣告主重新審視戶外廣告的價值。畢竟,主流的看法漸趨一致,那就是未來起主導作用的媒體類別就是空中的數字媒體(三網融合)和地面的戶外媒體,今后更多的將是二者的組合應用。

那麼,在物聯網和大數據如火如荼的大背景下,戶外媒體的獨特價值到底體現在哪裡?在大數據營銷中,戶外媒體不可或缺的功能或貢獻又是什麼?

戶外媒體的五大特性

空間資源的獨佔。戶外媒體附著在特定的城市公共空間中,地理位置的唯一性、不可再生性,決定了每一處戶外媒體的獨佔性。各地政府對設置戶外媒體制定了嚴格的規劃,並據規劃予以審批或監控,這從法規上確保了空間位置的稀缺性和戶外媒體的獨佔性。因此,獨佔稀缺城市空間資源的戶外媒體,具有一定的壟斷效應。

生活軌跡的黏連。戶外媒體主要依據市民出行及家外生活的軌跡而巧妙設置,具有很強的黏連性和伴隨性。在不浪費市民時間、不負擔任何費用的情況下,戶外廣告為市民在家外經歷的時空增加趣味,或提供某種便利,增添市民外出時的附加值,為市民在家外途經、等候、休閑的場景增光添彩。戶外媒體是市民感官和肢體在家外的舒展和延伸,是市民在家外的心情驛站,是所在城市的公眾表情。

廣告傳播的直白。人在戶外的注意力漂移不定,現代人更是一心多用,若不能在一秒內一見鐘情,就很難被關注。戶外廣告強調第一眼的吸引力,簡潔直白的戶外廣告能讓人一目了然。戶外媒體是單純的廣告載體,是瞬間與受眾展開溝通的情感媒體,這與以強調內容為主的電視、報紙、網絡等信息媒體明顯不同。

在信息大爆炸、時間越來越不夠用的情況下,受眾只是個性化地閱讀、選擇性地關注,傳播的到達問題日益嚴峻。直白的戶外廣告,要求具有場景意識,且需要因地制宜的創意與之相匹配。

城市功能的匹配。戶外媒體不只是點綴城市空間,亮化和美化城市建筑、道路、廣場等外立面和內空間,多數戶外媒體本身就是街道家具或景觀小品,可以生動候車亭、燈箱、閱報欄、指示牌等各種街道設施,溫馨公交車、地鐵等公交平台,引領都市時尚生活脈搏。

戶外媒體先於城市而存在,促進城市的形成和繁榮,並形象解讀、個性烘托城市的品位,戶外媒體與所在城市是相生共榮、互相促進的伙伴關系。在宜居城市、智慧城市建設中,戶外媒體在創新設置情趣化街道設施、趣味打造人性化公共空間中,正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多維兼容的平台。傳播技術日新月異,新興媒體層出不窮,媒體的邊界在消融,超媒體在孕育。戶外媒體因其是對實體空間的佔領和應用,可以兼容一切,也可以推倒重建,凡是合適的新媒體、新傳播技術都可以直接拿來,馬上應用。

泛媒體時代,隨時隨地的傳播成為可能。佔據空間與落地優勢的戶外媒體,就在各種消費現場,既能貼近又能引導本地居民,完全可以成為整合各種媒介的終端平台和本地基站,在整合營銷中扮演最核心的角色。

上述特性,是戶外媒體所獨有的,這也是認清戶外媒體價值、發揮戶外廣告作用的基礎和前提。

大數據煥發戶外媒體的生機與活力

中國傳統傳媒業當下的困窘,可以用“兩頭不討好”來形容,一頭是受眾根本不看,另一頭是廣告主根本不信。過去紅紅火火的傳統媒體,為何遭遇今日的困局?一個根本的原因,就是移動互聯網的飛速發展改變了人們的信息接受模式,個性化的互動傳播代替了填鴨式的單向傳播,在此基礎上產生的精准、高效傳播一下子吸引了大多數客戶的大部分廣告預算。

按照前面的分析,傳統戶外媒體應該有更好的表現,為什麼也遭遇了困境和壓力呢?除了上面的原因之外,另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數據缺失。多少人會看?看后又如何?這個問題長期以來都沒能有效解決。

大數據對破解戶外廣告困局的意義。首先,明確受眾群體的數量、屬性與生活軌跡﹔其次,揭示信息傳達與互動的內在因素與規律﹔最后,分析不同場景傳播效果,挖掘植入新路徑。既讓廣告主相信,又令受眾參與,且使傳播有跡可循。

大數據營銷中戶外媒體的獨特功能。第一,是大戶外的沖擊力。隻有戶外媒體能夠提供少則幾平米、幾十平米,多則幾百平米、甚至數千平米的大面積廣告,這樣的氣勢和影響力是其他媒體望塵莫及的。

利用地標大戶外的沖擊力,發揮戶外媒體作為最后的大眾媒體的聚合作用,這是在不斷碎片化的環境下不少客戶所追求的。

第二,是實場景的互動。隻有戶外媒體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實體,受眾可以在這裡實實在在地停留、互動,這樣的場景與體驗是其他媒體做不到的。

有了真實的體驗,才可能產生信賴與口碑,才可能發生二次傳播。

第三,是必停留的空間。戶外媒體存在於城市的各種公共空間,能夠因地制宜營造各種讓人停留的環境或功能——讓等候更有趣、使沿途有風景、讓空間更溫馨,如此才可能讓路過的人駐足、參與,使信息隨時隨地有效到達。

在所有的媒體中,隻有戶外媒體的接觸頻次是最高的。在應用科技+創意使必經空間黏性更強、參與性更高的同時,利用受眾一日多次、一周十余次的高頻次觸達,就能夠通過定向累積、系統分析總結其行為規律。

第四,是聚消費的路徑。一座城市主要的工作、消費與娛樂場所或其附近都有戶外媒體,通往這些場所的主干道上同樣也布滿戶外媒體,所以,在日益重要的本地化營銷中,戶外媒體引導線下銷售、聚集周邊人群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也是立竿見影的。

第五,是超鏈接的入口。戶外媒體具有實體和空間的屬性,其包容性是最強的。戶外媒體根植在城市的各種空間表面,既可無縫鏈連接碎片化人群的碎片化時間,又可作為轉換端口實時對接線下與線上,實現跨屏傳播。

當然,要充分發揮戶外媒體的五大特效,亟待改變三方面的現狀。

其一,需要建立整個行業的誠信體系,畢竟戶外媒體這個行業公司數量多、差異性大,存在嚴重信息不對稱的問題,而且魚龍混雜、變動頻繁,需要構建一個第三方的誠信網絡平台,以消除廣告主的擔憂。

其二,戶外受眾信息監測與效果評估工作一直很薄弱,急需通過科技手段和第三方體系來解決。

其三,絕大多數戶外媒體散落在各地,必須互聯互通,提供一站式的集中投放、集中監控服務。

大數據的完善與戶外媒體的貢獻

中國的大數據以前主要存在於三家大通信公司、金融保險系統和BAT家族中。大數據營銷只是近幾年才如此火熱,各家的數據都存有先天的缺陷,加上后天的相互封閉,大數據營銷的效果還沒有真正發揮出來。

筆者通過這些年的實踐,得出以下結論:線上產生的海量大數據,針對特定對象其內在的必然性是不確定的﹔數據採集的方法大都難以擺脫侵犯個人隱私的嫌疑,也經不起新修訂的廣告法的嚴格審查﹔如果再出現數據造假,因其隱蔽性更強,令用戶防不勝防。

針對線上大數據的短板,基於對戶外媒體的深刻認識,可以找到有針對性的解決之道。

根植於戶外媒體的三個基本面。實體場景,不再虛擬,真實確定,能夠復查,可以延續,可信度高﹔固定軌跡,群體定向,行為定向,能夠精准畫像、連續追蹤,小而美,易於掌握其行為與消費的主要規律﹔本地生活,常住人口的經常性消費才是廣告主特別在意的。

借助戶外場景完善大數據的三個支撐點。可以復制,因其在固定的位置針對常住人口,固定的群體在固定的場所才可能發生固定的行為,這樣的行為才是可復制、可預判的,才是有意義的﹔持續定向,群體和場所存在相互匹配的內在關系,基於人與場所的雙重定向分析和連續定點統計,就能夠發現令人信服的行為邏輯和消費傾向﹔群體可控,人在熟悉的、固定的場景中戒備心較低,利用戶外媒體伴隨性很強的特點,隻要趣味相投,還有利益誘導,對群體的傳達力就很強。

實現大數據營銷的三個發展極。人性入口,戶外媒體既是最貼近消費者的終端,也是線上與線下實時轉換的入口,能夠滿足受眾隨時隨地隨心所欲的溝通需要,實現所見即所得﹔情感爆發,通過戶外廣告引爆話題、誘發情感,這樣的場景時有發生,有了大數據之后,今天的偶發將導致未來更多的必然﹔體驗營銷,及時體驗,及時分享,通過口碑傳遞和二次傳播,產生廣告主期待的同城效應。

戶外媒體對大數據營銷的價值與貢獻。第一,擁有固定的參照體系,基於實體場景的小數據更加有用﹔第二,連續定點、定向採集,受眾主動參與,尊重隱私,更加人性﹔第三,基於所在城市的主要場所和核心人群,實施網格狀布局,既精准到達又全城覆蓋,既溝通忠實消費者又到達更多的“輕顧客”。

小荷才露尖尖角,在大數據的滋潤下,戶外廣告的春天即將到來。

(作者系《亞洲戶外》雜志總編輯)

【本文系《傳媒》供稿】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