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年檔"大劇差異化排播存實力 瞅准時機一枝獨秀

《天天有喜2》延續草根成功模式
《我是特種兵之霹靂火》保持年輕化路線
一部跨年的《羋月傳》,打亂了各家省級衛視“開年大戲”的排兵布陣,紅火了數年的“開年檔”在2016年大有煙消雲散的跡象。
隨著《羋月傳》前晚終於落幕,“開年之戰”被順延至本周正式打響。北京、東方衛視的《少帥》,湖南衛視的《天天有喜2》,江蘇衛視的《我是特種兵之霹靂火》,浙江衛視的《煮婦神探》……各家省級一線衛視積攢的2016年第一發炮彈將依次炸響。然而不難發現,今年“開年檔”氣氛遠不如往年紅火,氣質也大不相似:以往,大制作、強陣容、大格局的正劇是“開年大戲”的標配,方能達到各播出平台彰顯自家實力、開啟“新年新氣象”的擔當。以去年為例,北京衛視主打的《老農民》是厚重實力派,湖南衛視獨播的《武則天》兼具市場性和話題性,東方衛視的《二炮手》是劍走偏鋒的另類派,個個都是重量級的作品,且由於去年1月1日是“一劇四星”的大限,為了趕上“末班車”,一舉催生了史上最“擠”、含金量最高的開年檔。結果如何呢?除了炒熱了“開年檔”這個概念本身外,實際上各播出平台並未得到直接的實惠,反而因為大劇撞車增加了營銷成本,分流了收視率。今年,由於《羋月傳》早早定檔,其他省級衛視紛紛避其鋒芒,1月1日開年時大多以正常的電視劇填充檔期,而《羋月傳》播畢,各家的反應也都回歸理性,除了北京衛視堅守大劇、正劇“范兒”,其他省級衛視均主打差異化排播保存實力——畢竟一劇兩星時代,各家的余糧都不富裕,瞅准時機一枝獨秀遠比硬拼火並性價比高得多。比如,劉愷威主演的匪我思存古裝大IP《寂寞空庭春欲晚》2月初才播,霍建華、劉詩詩主演的《女醫明妃傳》將被“捂”到2月13日。
相關新聞
衛視開年戲概覽
《少帥》:另類生命的成長史
1月11日 北京衛視
主演:文章、李雪健、宋佳
導演張黎曾執導過電視劇《人間正道是滄桑》、《走向共和》、《聖天門口》、《四十九日祭》等多部熒幕佳作,一直以來在重大歷史題材的把握和對歷史的解讀上都有著獨到的見解,這也是《少帥》備受期待的原因之一。張黎說:“歷史是過去時,我們拍歷史劇其實不在於表現人物曾經做過什麼、經歷過什麼。從創作角度看,我們更希望描述他可能做什麼,或者他可能怎麼做。這可能是我說的戲和歷史的區別吧。”《少帥》將從張學良12歲來講起,一直到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之后。劇中既有張學良頑劣的少年時代,又有桀驁不馴的青年時代,既有中年風骨,更有平靜淡然的老年時光。在張黎看來,全劇講述的是一個“另類生命的成長史”,在張學良身上有著“另類的父子情,另類的男女情,另類的師生情,另類的同僚情”。
在張黎看來,文章是出演張學良的不二人選,“這部戲對於文章來說不僅僅是演戲,前后大概一年多時間,他也正好跨越了人生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時刻,有一種脫胎換骨的感覺。我跟文章認識11年,他在這一年中發生的變化,比他之前10年身上的變化都要多。”
《天天有喜2》:台詞更新潮 對白更搞笑
1月13日 湖南衛視
主演:陳浩民、穆婷婷
古裝神話劇《天天有喜》2013年暑期曾創下收視率破五的成績,此為趁熱打鐵的第二部,原本計劃2015年暑期檔播出,但由於古裝劇配額有限和反法西斯展映等硬性指標,順延至2016年開年賀歲。該劇集合神話、魔幻、愛情、喜劇等等元素,倒也應景,但天雷滾滾似也不能避免。
《天天有喜2之人間有愛》沿用原班人馬,仍由編劇方美人執筆。第一部中的穿越性台詞雷倒了不少觀眾,在《天天有喜2》中,“台詞將更加新潮,對白也是更加搞笑”。方美人認為,2013年《天天有喜》之所以收視成功,主要是突破了以往神話劇“虛無縹緲、神來鬼去”的印象,拍出了少有的“人情味”。劇中,在妖界爭權和魔界暗算的考驗下,狐九妹劉楓平衡生活磨難的同時擔起家族重任,這種草根成功模式和勸人向善的理念觀照了當下現實,很容易被大眾接受。對於這種接地氣模式,《天天有喜2》依舊延續。
《我是特種兵之霹靂火》:“特種兵火種”繼續燃燒
1月15日 江蘇衛視
主演:任天野、牟星
導演劉猛自2011年的《我是特種兵》之后,接連打造了《特種兵之利刃出鞘》、《特種兵之火鳳凰》。年輕化、荷爾蒙的明顯特征使其意外打通了軍旅題材的任督二脈,在很多紅極一時的軍旅導演都改拍家庭情感劇時,“特種兵”系列成為當代國產軍旅劇碩果僅存的“火種”。《我是特種兵之霹靂火》是特種兵系列的第四部,延續原班幕后人馬、幽默風趣風格,保持年輕化路線,內容上又呈現出全新的獨立性。(記者 楊文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