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版《捉妖記》來襲 《天天有喜2》登陸湖南

2015年,《捉妖記》創下電影票房神話。借著這股“捉妖”東風,2016年開年,同樣以獵妖師為主角的神話劇《天天有喜2之人間有愛》1月13日起湖南衛視金鷹獨播劇場開播。 一夫
捉妖師與狐仙的愛情,戲劇感爆棚
之前許多人說2016年是科幻元年,現在看到的事實是,無論大銀幕的電影還是小熒屏的電視劇,依然是神話的江湖。大電影有《三打白骨精》和《美人魚》,電視劇就是2016年1月13日起湖南衛視金鷹獨播劇場開播的神話劇《天天有喜2之人間有愛》。
《畫皮》系列和《倩女幽魂》,催生了所謂東方新魔幻電影,將人鬼沖突變成了人妖之爭,也催生了一個全新行當——獵妖師。2015年,以獵妖師為主角的《捉妖記》創下電影票房神話。
《天天有喜2之人間有愛》同樣以獵妖師為主角,堪稱獵妖師這一行業的電視劇版本。劇中,陳浩民飾演的男主角劉四喜,不再是樵夫劉楓,而是轉世投了戶好人家,成了富二代,而這個富二代的家族營生不是別的,正是捉妖。而且和電影《捉妖記》裡井柏然飾演的男主角一樣,也是出生於一個獵妖師的家族,和《捉妖記》裡面白百何、姜武是同樣的職業,而穆婷婷飾演的狐仙身份沒變,只是古靈精怪的性格和“發明家”的技能增強了不少。
一個是血統高貴的獵妖師,一個是靚麗可愛的狐仙,這樣一對與生俱來的天敵,難免要展開一場歡喜家式的愛情大作戰,身份的碰撞,種族的沖突,性格的反差,再加上他們身邊花色各異的親朋好友,損友閨蜜,獵妖師帥氣無邊,九姐妹個個美艷動人,各界高手伺機而動,他們將上演的刀光劍影和悱惻纏綿,戲劇性和喜感都要爆表。
多元素於一體,最適合寒假檔
《天天有喜》以90多集的篇幅陪伴觀眾度過2013年的暑假之后,《天天有喜2之人間有愛》就要來爭奪今年的寒假檔收視了。
在談到對《天天有喜2之人間有愛》的期待,編劇方美人表示2013年的“天天效應”是《天天有喜2之人間有愛》開拍的先行因素。2013年《天天有喜》連續一個多月蟬聯全網收視排名第一,根據CSM全國最新收視數據顯示,《天天有喜》平均收視率達5.22% ,可見該劇在全國各地有一群多麼忠實而龐大的粉絲群。
“電視劇拼的也是群眾基礎,相比之下,《天天有喜》系列很有群眾緣。”編劇方美人坦言對《天天有喜2之人間有愛》極度看好,他認為,《天天有喜2之人間有愛》目標高收視率的基礎,得益於積累的龐大觀眾基礎。而選在寒假檔開播,時機也剛剛好。對於很多觀眾來講,看這部劇就是不走心的娛樂項目,可以借機休閑放鬆。
寒假作為收視率的“風水寶地”,每個衛視都拿出看家本領揮起拳頭“迎戰”,《天天有喜2》這個題材卻最適合假期,傳說、魔幻、搞笑、武打、愛情等多種元素於一體的《天天有喜2》,無厘頭的表現方式更成為一種有效的減壓手段,在逃離學業與工作的休假中,適合觀眾的必定是“開懷一笑”,而《天天有喜2》在引領觀眾進入人妖仙魔跌宕起伏的奇幻之旅的同時,以“最接地氣”的輕幽默,傳遞親民主流的價值觀,也同樣適合年紀較小的孩童觀看,在正義和黑暗的斗爭中,正義永遠閃著光芒,滿滿的正能量無不在彰顯著積極向上的正面力量。
生活瑣事被放大,神話劇也能接地氣
2013年《天天有喜》之所以成功,是突破了以往神話劇“虛無縹緲、神來鬼去”的印象,拍出了少有的“人情味”,傳遞出中華民族“真善美”的美德。劇中,在妖界爭權和魔界暗算的考驗下,狐九妹和劉楓平衡生活磨難同時擔起家族重任,這種草根成功模式和勸人向善的理念正關照了當下現實,很容易被大眾接受。
據悉,對於這種接地氣模式,《天天有喜2之人間有愛》依舊延續。劇中,穆婷婷飾演的九妹一開始對陳浩民飾演的四喜毫無好感,隻認定對方是紈绔子弟,並且劉家與狐妖有著世代深仇,本是想要取其精氣為博母親一笑,但在同四喜的日益相處之下,慢慢看清其放蕩不羈的外表下,其實暗藏著一顆善良柔軟的心,於是愛悄悄在心底滋生發芽,在與四喜的嬉笑打鬧下,逐漸步入愛河。他們永不休止的斗嘴斗勇讓觀眾感受到了生活的樂趣和無限的小溫暖。現實世界磨磨唧唧、雞毛蒜皮的生活瑣事被放大,讓觀眾看到真實的生活氣息,俗稱“接地氣”。
告別5毛特效,50塊特效掀視聽革命
神話、玄幻一直是觀眾最愛的類型,隻可惜這些年來魚蛇混雜,神話劇多如牛毛,但真正能稱得上精品的卻為數寥寥,特技的制作,故事的編排,真材實料的台前幕后班底,都不是砸快錢就能實現的,而拉風傳媒恰恰在這塊專營多年,已經通過《天天有喜》、《濟公活佛》《土地公土地婆》等一系列新老觀眾都喜聞樂見的神話劇,成為神話劇的領航者。
所以,同樣值得期待的當然還有神仙界的視聽革命,以華麗、唯美、高顏值為己任的拉風劇一向有制作保障,這一次再戰江湖的《天天有喜2》有實力把特技從五毛錢拉升到五十塊錢的水平,有神、人、妖的爭鋒,有獵妖師與狐仙的戀戰,幾乎可以斷定又要立起制作新標杆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