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低成本"太子妃"逆襲"羋月" 網劇挑戰傳統收視習慣

2016年01月12日07:47 | 來源:廣州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低成本“太子妃”凶猛 逆襲大制作“羋月”

  “太子妃”張天愛成為人氣女星。

  《太子妃升職記》講述穿越故事

  近日,電視劇市場被兩個女人搶盡風頭,一個是“羋月”,一個是“太子妃”。有人說,如果還沒看過網絡劇《太子妃升職記》你就“out”了——在各社交平台上該劇瘋狂刷屏,大多數觀眾直言中了該劇的“毒”。微博上,《太子妃升職記》也成為熱搜話題,該劇演員迅速躥紅,劇情、服裝、道具等話題都讓網友津津樂道。值得留意的是,作為網絡自制劇,《太子妃升職記》還讓播出方賺得盤滿缽滿,大量觀眾為了追劇主動充值成為網站付費會員。看來,隨著90后觀影群體逐漸成長,網劇或成為觀眾的新寵。

  2016年,更多網劇

  挑戰傳統收視習慣

  除了《太子妃升職記》這樣能引起全民關注的網劇外,剛剛過去的2015年,網劇市場已經迎來了多部受到極大關注的作品,《盜墓筆記》、《無心法師》、《暗黑者》等多部大制作的網劇有著上億的播放量,預示著網劇將逐漸擁有與傳統電視劇相媲美的實力。

  之前各大視頻網站宣布,2016年將加快網劇的制作數量和資金投入,大大小小的影視公司和明星大腕也紛紛看好網劇,可以預見,在接下來的一兩年,網劇在質和量上都會迎來一個高速發展期。在制作中,網劇將以年輕人為主營市場,打造影視的年輕化、時尚化和新鮮化,“我們要做網劇中最懂年輕人的作品,將年輕化進行到底。”北京樂漾影視傳媒有限公司董事長甘薇表示,當前處於“互聯網+”時代,年輕人佔據主要話語權,由優質內容牽發的“自來水力量”不容小覷。

  從2016年幾大視頻網站自制劇片單不難發現,熱門IP是網劇改編的基礎。企鵝影業今年的自制劇包括《鬼吹燈》、《少年股神》、《如果蝸牛有愛情》。搜狐視頻則宣布打造《法醫秦明》、《親愛的公主病》等作品,同時,《執念師》、《無心法師》、《他來了,請閉眼》等也將制作新一季。樂視網要上線的自制劇包括《女人幫·妞兒3》、《寫命師》等,根據熱門小說改編的《凡人修仙傳》、《仙逆》加入了樂視網劇計劃。愛奇藝則表示要打造30余部自制網絡劇集,包括《鬼吹燈之牧野詭事》、《美人為陷》、《尋找前世之旅》等。優酷土豆也優選十余個網絡熱門IP進行扶植培育,除了繼續推出《萬萬沒想到》、《仙劍客棧》等已有的,更宣布將聯手國內頂級制作團隊、知名導演開發更多網絡熱門IP,包括《十宗罪》、《創業時代》、《尋秦記》、《我的老婆是狐仙》等。

  值得留意的是,越來越多的名導、明星加入到網劇制作中。在拍攝網劇的“大軍”中可以看到李少紅、侯鴻亮、滕華濤、於正等名編名導的名字,他們或將提高網劇的品質。明星方面,《鬼吹燈》第一季男女主角為靳東、陳喬恩﹔《重生名流巨星》由馬可和張馨予主演﹔戚薇將擔任《親愛的,公主病》的監制﹔《如果蝸牛有愛情》請到王凱擔任男主角……

  網劇是一門好生意?

  “2014年全年網劇數量超過過去7年之和,2015年前8個月的總和超過2014年全年,未來網劇的市場空間必將超過千億元。”在2015“新形式·新突破”網劇運營大時代沙龍裡,專業人士用數據表達了對網劇未來的看好。為什麼視頻網站紛紛花大力氣投拍網劇?盡管有消息稱現在多數網劇還處於燒錢階段,但從長遠看,網劇還是一門好生意。

  短小平快

  跟傳統意義上大制作電視劇不同,網劇相對而言門檻較低:不需要很高的成本、不需要很大牌的演員、劇情內容也相對寬鬆。“網劇的主要目標觀眾,多數為學生和年輕白領。作為網生代,他們不喜歡正襟危坐的訓導。”樂視網內容高級副總裁兼總編輯李黎說,“網絡劇恰到好處地提供了一種平視的視角。”此外,網劇運作也比較快,邊拍邊播、與用戶及時互動等方式也被運用其中。有觀眾認為,網劇有“短小平快”的優勢。

  造星功能突出

  近年來,網劇的造星功能相當突出:《盜墓筆記》讓更多人認識了楊洋,《無心法師》捧紅了韓東君,《太子妃升職記》讓張天愛人氣急升。在《盜墓筆記》之后,楊洋主演了《微微一笑很傾城》、《三生三世十裡桃花》,承包了熱門IP﹔韓東君主演的《仙劍5:雲之凡》是2016年備受矚目的作品﹔張天愛微博一天吸粉25萬,成為人氣女星。

  吸粉吸金不停

  對視頻網站來說,自制網劇為網站帶來的除了忠實粉絲之外,還有真金白銀——大量付費用戶數的高速增長往往來自一兩部成功的網劇。作為《太子妃升職記》出品方,樂視網順理成章成為大贏家,據相關數據顯示,《太子妃》帶動樂視網VIP數量增長超過50萬,直接收入達到1000萬元以上,而當年買版權的花費不過20萬。同樣,愛奇藝《盜墓筆記》上線5分鐘內播放請求達到了1.6億次,當時開通VIP會員的訂單請求超過260萬次,訪問和支付均出現大面積請求失敗。而這樣火爆的紀錄在半個多月后被另一部網劇《蜀山戰紀》刷新。這樣的數據表明,越來越多的觀眾願意為網劇埋單。

  除了用戶直接付費,網劇的贏利模式還可能是返銷電視台,植入廣告、與網劇內容相結合的插播廣告以及邊看邊買的“網劇+電商”模式。

  轉化為大IP不是夢

  去年,網生超級IP《煎餅俠》在大銀幕創造了近12億元的票房,大鵬也從“網絡紅星”一躍成為華語電影導演新勢力,而《萬萬沒想到》也同樣登上大銀幕,這些成功的案例給若干網劇制作方看到希望:網劇拍得好,也可以變成大IP。據悉,2016年搜狐視頻也將繼續投拍大鵬導演的全新電影。同時,《執念師》、《無心法師》、《他來了,請閉眼》等幾部網絡自制劇的院線大電影也在籌拍中。

  低成本網劇口碑逆襲

  網友:天雷滾滾卻又誠意滿滿

  近日,微博熱門話題榜、微信朋友圈一夜之間被《太子妃升職記》刷屏,讓人意外的是,制作費僅為2000萬元的《太子妃升職記》在口碑上甚至逆襲了號稱投資超2億元的《羋月傳》——網絡評分上,《羋月傳》僅獲4.9分,《太子妃升職記》卻高達8.2分。在點擊量上看,至記者截稿時止,《太子妃》的點擊量已經超過11億次﹔話題熱度方面,據微博統計顯示,話題“太子妃升職記”的閱讀數為18.6億次,位列24小時話題排行榜首位。

  讓很多傳統電視觀眾不解的是,《太子妃升職記》到底憑什麼能讓劇迷集體“中毒”?從劇情看,《太子妃升職記》講述的是一個穿越故事:主角穿越回古代,從一個喜好拈花惹草的男人穿越成如花似玉的美女。她以女性身份愛上了外表冷酷但內心溫柔的太子……這個劇情讓人覺得“雷”、“編劇腦洞開得太大”。此外,跟《羋月傳》華美的宮廷風相比,《太子妃升職記》走的是“窮”路線,導演透露劇組隻靠1台鼓風機加1支風槍營造夢幻飄逸場景,演員的服裝都是網購的,就連道具榴蓮也是多次反復使用。

  但就是這麼一部低成本網劇,卻讓觀眾看得津津樂道。有網友認為:“這幾年有很多好看的正劇,投入了大量的時間、金錢讓人叫好,但偶爾出現這種不費腦子的魔性劇也挺讓人樂呵呵的。主要是劇組雖然窮得破罐子破摔,但是新鮮人的顏值和演技,也比起那些看膩了的小花小鮮肉和一本正經的爛劇和爛片好多了。”“經過了對《羋月傳》的高期望之后的失望后,再看到這部天雷滾滾卻又誠意滿滿的神劇,真是不能更爽:雷得外焦裡嫩透心爽。作為一部網絡劇,制作經費不足幾乎是一定的。但是一般的網劇都會想方設法遮掩一下,至少看起來不會讓觀眾感覺到劇組窮。然而,窮到這個地步,還明晃晃告訴觀眾我就是窮但是我很努力的劇,就隻有這部劇獨此一家。”“這部傳說中‘有毒’的讓人欲罷不能的網劇恰好把握了受眾群體的心理,實實在在的給大家做了一個例子:即使是小投資,零卡司,也能做出高娛樂性的作品,創造出新一代的話題,讓人如痴如醉。”(記者 莫斯其格)

  警惕低俗化

  如果說電視播出的劇作更符合傳統觀眾口味的話,網劇內容則更加年輕化,那些在電視上看不到的穿越、盜墓、無厘頭、懸疑內容,在網劇裡都能找到。而且,網劇的收看方式也跟以往不同:要是不打開彈幕的話,你不一定能理解那些受熱捧的網劇到底哪裡吸引人。

  跟某些大制作無法直視觀眾打分一路走低不同,網劇制作方基本不擔心觀眾吐槽,他們隻會擔心觀眾不吐槽,或者說無視。畢竟,觀眾的吐槽和彈幕証明了大家的關注度和參與感,而觀眾在社交平台“自來水”式傳播給網劇帶來了新的觀眾。對觀眾來說,打開彈幕、發送彈幕正是看網劇時不能缺少的參與感,跟所有一起追劇的人實時對話吐槽劇情、表演、服化道,嬉笑怒罵之余形成一種社交關系,這比在電視上看電視劇更具娛樂性。

  但值得注意的是,網劇在內容上雖然趣味性十足,但也有不少網劇走進低俗化的怪圈,扎堆在惡搞類型中,可是年輕人不可能永遠喜歡這些題材輕、思考淺、口味重的東西。未來網劇如果能著力於作品質量並制作出市場認可的“精品”,它將具有與傳統電視劇相抗衡的實力。(莫斯其格)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