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市場眾多亂象亟待匡正 規范票房統計迫在眉睫

如今看電影已經成為人們休閑娛樂方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你是否注意到,有時明明去看影片A,拿到的電影票上卻寫著影片B﹔到櫃台買電影票,得到的卻是影院自制的手寫票。人們遇到電影銀幕亮度不足、影片質量差等問題,但不知向誰訴說……這些電影市場的亂象,直接導致制片方的利益受損,影響電影市場的健康發展。
1月12日,在北京召開的“2016年全國電影市場管理工作會”上,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相關領導透露,“電影市場秩序專項治理活動”將於1月20日正式啟動。
規范票房統計迫在眉睫
電影產業鏈大致分為制作、發行、放映三大環節,不論哪個環節監管不嚴,管理措施不到位,都會出問題。近年來,偷漏瞞報票房這一問題尤為突出。“電影擁有一個完整的產業鏈,影院市場成功與否決定了電影產業的底座和基礎。”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局長張宏森說,中國電影制片方的收入主要依賴影院票房。偷漏瞞報導致票房受損,制片方就無力投入新影片制作﹔沒有新電影內容,影院也將面臨無米之炊。
2015年,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協會陸續曝光了12批共計72家嚴重違規電影院名單,並對其中22家違規行為處理決定進行了通報。據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協會會長韓曉黎介紹,在此次專項治理中,將開通“電影票房監督”微信公眾號,開發“電影驗票APP”識別電影票真偽,並可通過上傳假票信息至舉報中心獲得“晒票獎勵”,以此加強社會監督、鼓勵觀眾舉報。
打擊盜版刻不容緩
近日,記者在北京眾多電影院都看到了影院告顧客聲明:“在電影院錄制影片屬於偷盜知識產權的違法行為,發現盜錄者將移交公安機關依法處理。”
然而,在這個賀歲檔,電影《老炮兒》《唐人街探案》《惡棍天使》等影片剛剛在院線上映,網上就出現了大量盜版。甚至有網友開玩笑說:“不論是什麼電影,上映之后都可以在網上找到盜版。”究其原因,這其中既有觀眾在影院自行錄制上傳的版本,也有影院內外串通組織盜錄盜播的版本,甚至還有同期上映的片方惡意散布的版本,盜錄盜播造成的損失多至無法統計。
“電影市場中出現的這些問題,雖然是產業初期和市場經濟過程中難以避免的問題,但問題的嚴重性已日益凸顯,正在傷害中國電影的肌體。如果不採取有效措施堅決制止,蓬勃興起的中國電影產業就有可能受到干擾,健康發展、可持續發展就有可能成為一句空話。”張宏森說。
眾多“亂象”亟待匡正
在剛剛過去的2015年,電影工作進步顯著,呈現出創作繁榮、新人輩出、產能優化、科學增長的良好態勢。全年創作生產故事影片686部,動畫電影51部。全國電影總票房達440.69億元,比2014年增長48.7%。2015年中國電影的成績和進步,再次印証了中國電影產業改革13年來取得的顯著經驗和突出特點。
但電影市場“亂象”的存在,使電影產業的完整面貌難以呈現,使產業發展的真實性受到質疑,使電影產業的利益分配產生傾斜。以“亂象”為屈從,以“亂象”為標准,致使市場秩序混亂,直接影響了電影產業協調、健康、可持續發展。面對“亂象”,張宏森說,“我們必須清醒頭腦,敢於發現問題,正視問題,解決問題,決不能養癰遺患,等閑視之。”
據介紹,此次專項治理的重點是集中解決票房不如實統計、影片盜錄盜播侵害電影版權和一些地方電影放映質量不高等問題。分為自查整改、各省巡查、全國抽查三個階段,並擬建立起市場監管的長效機制。(本報記者 牛夢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