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5年·第11期

評析美國文化在動畫電影中的表現

—— 以《小黃人大眼萌》為例

王潔群
2016年01月15日14:43 | 來源:今傳媒
小字號

摘 要:作為美國文化對外傳播的有力分支,其動畫產業也不容小覷地容本國傳統與核心價值觀於無形,將生活方式與思想觀念一並植入受眾的意識,從而產生文化認同。影片中,他國文化元素即使被摻雜其中,原有的民族符號也以美國式思維解構重組,這種潛移默化的文化傳播得到世界各地受眾的認可和接受,本文以《小黃人大眼萌》為例對美國文化的傳播和價值觀的輸出進行評析。

關鍵詞:小黃人﹔美國文化﹔價值觀

在《卑鄙的我》(又譯:《神偷奶爸》)系列電影中搶盡風頭的單細胞生物小黃人在萬眾期待中卷土重來,然而這次他們卻以霸主的姿態為自己“立傳著書”,與其說這是一部講述小黃人歷史的教科書,不如說是一個扭著屁股追逐夢想的種族寄給未來自己的一封信。在電影中,文化概念的精妙巧思、角色性格的玲瓏豐富和隱喻符號的別樣縱橫都足以見識小黃人及美國文化的大野心。

一、把壞事做成大事

社會心理學有條定律是,“一旦當某個弱小的個體,與另外的同類組成幫派后,會瞬間找到歸屬感,變得強大。”這就是宗教團體、軍隊、犯罪組織等存在的原因,而且常常被吸引的對象都是孤獨軟弱、受到欺壓的群體。而這次,結伴闖江湖的是小黃人。小黃人們似乎從未掩飾他們生命的歷程就是對霸權的追尋,願意為“變壞”這項事業肝腦涂地。比起失敗,他們更害怕平庸。依靠惡棍主人的強權魄力和族群扎堆的羊群意識,小黃人們堅定地秉持作惡的初衷,蹣跚地穿越時代,執著地更新主人卻從未放棄“夢想”。然而遺憾的是,“主人終結者”的小黃人“成事不足敗事有余”,群龍無首的小黃人們開始焦躁不安,他們以為自己缺失首領,但真正困擾他們的是在任何情況下不能遺忘的具有核心價值觀的“美國夢”。從某種意義上講,在電影中美國也在強調一個美國概念:“當惡人做惡事”是對欲望的直接訴求,比起“當好人做好事”所需要的面面俱到、顧慮周全,更需要敢想敢做、雷厲風行。何況壞事在壞人眼中未必不是聲張正義,這種好壞的評判反詰與美國自封的“世界警察”身份相互映襯,文化植入呼之欲出。

美國學者阿諾德和泰格特在比較加拿大和美國的民族性格時曾指出:美國人比加拿大人更願意冒風險和嘗試新事物[1]。這種進取性的文化特征不僅表現在敢想敢做的“惡棍念頭”、人才濟濟的惡人集會,同樣獨出心裁的還有世界動畫史上出現的第一個女性超級反派人物——斯嘉麗。這個女魔頭形象在電影中著實驚艷,作為烈焰反派,她不僅有著叱咤風雲的江湖威名,還有引發狂潮的傲人魄力,她不止穩坐萬人朝拜的第一交椅,還不忘拓展沿邊旁系的新興領域,她不滿坐擁蒸蒸日上的作惡事業還可兼顧才華橫溢的學霸愛情,她不斷展現鳥瞰天下的王者之姿還依舊保持紅裙高跟的公主夢境。這樣的一個女壞蛋把全能體現到了極致。在斯嘉麗的強勢反襯下,電影中另一位女性形象英國女王就顯得格外矯揉造作、華而不實了。鮑勃三人行剛到美國時,交代了歷史背景是“1968年的紐約”,不難看出也是政治運動的影射。20世紀60年代,美國新一代的婦女從全新的視角復興了現在被稱為“婦女解放”的運動,這次運動在美國社會、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影響頗深。我們從近年來的美國文學影視作品中均不同程度地感受到了這股追求平等獨立、自由解放的女性雄風,斯嘉麗顯然最大化地代表了這種女性思潮的進步,也彰顯了美國文化的向前。

二、從小人物到大英雄

“小人物”蛻變而成“大英雄”是美國好萊塢電影中屢試不爽的百變魔方。《快樂的大腳》中的小企鵝曼波從受人排擠到振興家族、《辛普森一家》中的霍默•辛普森從並不完美走向拯救周遭、《功夫熊貓》中的跑堂伙計阿寶從無人問津到懲惡揚善……平凡人物的平凡之路在理想與精神的交織中成就了英雄主義[2]。這種通過努力可以體現存在價值的“美國夢”之光也洒在了小黃人身上。

強調個人價值,崇尚開拓和競爭,追求平等、民主、自由,講究理性和實用的“美國夢”扎根於每個小黃人心中,他們以為依靠英雄就真的離成為英雄很近了。然而這種單純的趨利避害、逐強避弱卻從未讓小黃人們印証概念中的真諦。或許出於對時代的使命感和對生活的保障,死氣沉沉的族群中終於有人代表集體發聲,結伴去爭取曙光。聰明睿智的領導者凱文、幽默搞怪的文藝青年斯圖爾特和熱情可愛的鮑勃不僅是居家旅行的最佳搭配,也互為事業並肩的情感寄托。小黃人們矮小柔弱、毫無主見,隻能在強勢生物的保護和依賴下存活,從一開始他們就把自己定位為依附者和協助者,他們甚至帶有“奴性”特質。直至影片的高潮部分——“大黃人”的到來,才使他們打破生存邏輯,獲得身體優勢的巨型黃人不僅可以保護自己還可以保護族群,信念和意志在小黃人身上開辟了自我營救之路,那就是靠外界不如靠自身、隻依附不如變強大。這種小人物到大英雄的“破繭成蝶”還以被動的形象暗示著這種“成功之路”是歷史的締造、時代的選擇。

除了英雄主義和美國夢的鋪設,語言對於一個民族文化輸出的作用也非同一般。所以,語言也是話語權的體現和民族自信的建立。面對小黃人語言“難聽懂”和“多國化”的質疑,制片人克裡斯托弗表示“我們絕不會讓小黃人說話的,表面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人能聽懂他們在說什麼,但實際上每個人都明白他們的意思,這才是小黃人最有魅力的地方。”加之《小黃人大眼萌》還匯集了一些多國語言的精短詞語,這種熔爐文化下的語言風格不免讓人會心,小黃人用其奇妙獨特的語言風格替美國文化代言,証明著這一理論的堅持和自信。

他們沒有肩膀卻穿起了背帶褲、沒有耳朵卻能聽到聲音、沒有鼻梁卻架起了眼鏡,這群小黃人用不可能創造著可能,何嘗不是塑造和傳播著美國堅韌創新、自強自信的國家形象。

三、由熱衷炒文化到冷眼看全球

美國的“熔爐文化”使得其吸納和包容來自世界各個民族和國家的藝術表現,這種打破和整合,讓空間更宏大廣闊、讓文化更激情碰撞、讓國家形象更完善豐富,用美式思維解構全球動態,共享文化溫床[3]。

小黃人其實就是美國的縮影,在探索、認識和改造的過程中成長壯大。影片開始,以小黃人的視覺和參與,穿越古今,審視世界,繽紛絢爛的各國元素和大有名頭的惡人老板在他們的見証下紛至沓來。恐龍時代,陸地上出現過的最大的肉食性動物恐龍,在小黃人的“助力”下被推向了火山爆發的滅絕宿命中﹔埃及文明崛起后,小黃人們在這片尼羅河灌溉滋養的沃土上享受著農耕文明,卻因工程失誤導致法老被壓在金字塔下﹔活了357歲的吸血鬼德古拉因殘忍而昭著,折磨戰俘成性,他的故事被改編為電影《驚情四百年》受到強光刺激飛灰煙滅﹔1812年,以炮兵為傲的法國皇帝拿破侖帶著57萬大軍攻打莫斯科,隻剩3萬殘兵,被小黃人炮轟走的小矮個淹沒在皚皚白雪之中……踏尋歷史的車轍,雖然這些被定義的“壞老大”威風凜凜,但始終經不起歷史的考驗。即使這樣,代表美國形象的小黃人在尋求光明的出路上從未放棄。

如果說在找尋出路的過程中曾迷茫彷徨過,那麼凱文的 “三人行”在1968年的紐約看到了希望。那時的美國是二戰后迅速成長的國家,但因與蘇聯抗衡、參與越南戰爭深陷泥沼。一方面人們反戰情緒濃重,另一方面民權運動也風生水起,來自各個層面的聲音質問和挑戰著主流文化。嬉皮士運動也應運而生,不羈而瘋狂、叛逆而自由的搖滾樂成為時髦。我們從電影“追捕”的情節中注意到,小黃人在下水道井蓋被踩致敬的是披頭士的封面﹔斯圖爾特在唱片店裡幻想的那張唱片是當時最火的唱片——吉米•亨德裡克斯的《 Biggest hit of 1968》,都是那個時代的文化產物。面對動蕩和分裂,尼克鬆總統倡導“團結起來”,那一年海報上還貼著尼克鬆競選總統的選舉口號:Finally a name you can trust(終於出現了值得你信任的名字)﹔除此之外,我們還看到小黃人在商場裡看電視也充斥著時代元素,三個節目分別是1962年的《俠探西蒙》、1964年的《家有仙妻》和1965年的《約會游戲》﹔加冕儀式上的斯嘉麗身著經典紅色Valentino,凸顯其自信和欲望﹔在影片中匯聚“壞人大會”的各路惡人也分別致敬《野蠻人柯南》《黑湖妖譚》《第一滴血》《金剛》等電影……龐大的信息量足以體現多元化的時代元素、生活方式和美式思維邏輯。

在這種民族特征和文化心態的表達中,電影還這樣做以記錄——率真的美國用不羈的態度調侃它眼中的花花世界,比如英國。羅賓·威廉斯在《美國社會:一個社會學的闡釋》一書中給出了一套美國人的基本價值觀,其中包括個人成就、道德關懷和人道主義、效率和實用主義等。社會學研究對美國和英國兩國民眾的價值觀對比調查顯示:美國人較英國人更加注重“有意義的生活”,注重個人主義。這種實用為上、效率為先的宗旨也難怪電影中不止一次暗諷英國的“下午茶”文化:警察在車裡一邊追壞人一邊喝茶、主播一邊主持節目一邊喝茶和旁邊樓房快打塌了也要淡定地看報紙喝茶。除去對教條生活細節的戲謔外,女王的皇冠也被濃墨重彩的搬上熒屏、供人把玩。這象征著王權、統治領地和日不落赫赫偉業的皇冠,不僅被霸權思維的美國大膽覬覦、付諸搶奪還無情嘲弄。但就是這樣富有重要意義的王權保障在亞瑟王“石中劍”的傳說下分崩離析,甚至有些可笑可悲。這是美國對英國古板教條的最大諷刺,這種透過作品看世界的文化解構和建構堪稱一大亮點。

在美國,“進取”一詞具有“雄心”(ambitious)和“冒險”(adventure)的含義,美國電影的確在文化滲透和價值觀傳播上做足了功課,不僅在已有成果上不斷推陳出新、尋求突破,還以一顆海納百川之心接受一切優秀的外來藝術文化,合理加工、精心出品,形成了獨具風格的美國文化體系。不得不說,這種小人物下的大野心非常值得尊重與思考。

參考文獻:

[1] 史春霞.美國動畫的文化取向及其審美價值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8.

[2] 常宏.動畫電影中的美國文化解析[J].電影文學,2012.

[3] 米高峰,黯然.試論美國動畫的價值觀輸出與文化傳播策略[J].中國電視,2011.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