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脫貧攻堅看貴州:授人以漁關鍵在“精准”

2016年01月15日16:43 | 來源:中國經濟網
小字號
原標題:脫貧攻堅看貴州:授人以漁關鍵在“精准”

  摘掉窮帽子,過上好日子,這是習總書記對7000多萬貧困人口的承諾,也是對各級干部的要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如何精准利用扶貧資金,這是一門大學問。貴州省江口縣創新的一套辦法值得很多貧困地區借鑒。

  “精准”——交通扶貧

圖為村民陳港 中國經濟網記者 年巍/攝

  “脫貧攻堅看貴州 網絡媒體走轉改”一行人來到了貴州省江口縣。

  梵淨山如意大道項目,2013年11月28日開工,2015年9月28日建成通車,總投資11400萬元。“該路的建成對深入推進精准扶貧工作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沿線5個村,共有貧困戶318戶580人,利用該路修通后的交通區位優勢,沿線村民大力發展鄉村旅游等產業,實現了37戶138人脫貧。”貴州省江口縣交通運輸局局長候雲對中國經濟網記者說道。

  村民陳港一家人因此而脫貧致富。“他家的房子是用臭豆腐堆起來的!”旁邊的村民說道。“臭豆腐之家”是陳港開的小店。“沒修路之前,我們生活很困難,每年也就兩萬左右收入。”陳紅平對中國經濟網記者說道,現在每年能達到15萬左右。旅游旺季的時候,一天能接待50多桌人。

  “精准”——金融扶貧

圖為江口縣副縣長楊毅為記者一行介紹情況 中國經濟網記者 年巍/攝

  幾年前,江口縣太平鎮寨沙侗寨還是一個國家級貧困村,人均年收入不足一千元,大部分村民都外出打工。

  “幾年來,江口縣爭取到國家開發銀行等金融部門多家聯手。自2012年以來,依托‘四台一會’的小額貸款機制,建立了‘群眾貸款、政府擔保、銀行放貸、政府貼息’的全能扶貧模式。”江口縣副縣長楊毅對中國經濟網記者說道。

  楊毅表示,通過金融扶貧,加快了由原來“輸血式扶貧”到“造血式扶貧”的轉變,率先完成了“脫貧摘帽”的工作。2015年全寨農民人均收入達到2.8萬元。

  “精准”——旅游扶貧

圖為江口縣旅游景點踩歌堂 中國經濟網記者 年巍/攝

  “江口縣作為旅游大縣,通過發展旅游業促進貧困人口的脫貧是一條可行之路。其中,‘政府+公司+協會+農戶’的模式已成為典范。”江口縣旅游主管部門負責人說道,目前全寨76戶人家全部實現脫貧。

  旅游業發達不僅使本地人脫貧致富,周邊的村民也來到這裡發展。“我看到這邊發展得好,按照相關政策,貸款了10萬來此發展。”李紅智經營了一家農家樂,目前年收入可以達到10萬。

  這裡人氣旺了以后,一些企業家也看到了機會。貴州視博聞百靈文化傳播項目法人林海就准備在此做實景演出。“《薩瑪》這部劇包含了民族風情,會得到很多游客的人口。這個舞台可以容納1400多人,投資5000多萬。5年內就可以收回成本。”他對未來充滿信心。

  “精准”——電商扶貧

圖為江口縣農村電商服務站點 中國經濟網記者 年巍/攝

  江口縣工業和商務局局長陳進表示,根據中央“互聯網+”行動計劃部署,貴州省委、省政府把發展電子商務作為戰略選擇重點在三農領域發展電子商務。江口縣結合自身實際,提出了“互聯網+農業+精准扶貧”的戰略思路。

  “在農村電子服務站點,一方面可以解決農村居民賣難買貴的問題,另一方面也可以解決他們賣難賣賤的問題。”江口郵政公司總經理何飛說道,另外通過培訓,可以村民獲得普惠金融服務、基本生活不出村和參與物流寄件服務等,能為他們每月增加一千多元的收入。

  “今明兩年內,我縣將建成農村電子商務服務站點120個,實現村村全覆蓋,培育孵化網商150家,網貨供應商10家。”陳進說道。(記者 年巍)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