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的“貴州樣板”:借力大數據“拔窮根”
【2016年網絡媒體走基層】
光明網 吳勁珉 胡連娟
全國脫貧攻堅看貴州。我們欣喜地看到,大數據已成為貴州人的驕傲。“十三五”期間,貴州將重點實施大扶貧、大數據兩大戰略行動。借力大數據,貴州正全面推進大扶貧戰略,加快建設“扶貧雲”平台,加快脫貧步伐。
舉全省之力扶貧,貴州蠻拼的
作為全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和決戰區,貴州舉全省之力向貧困發起“總攻”,將扶貧開發作為“第一民生工程”。5年間,貴州走出了一條不同於東部、有別於西部其他省份的扶貧開發新路。
據悉,為力爭早日實現脫貧摘帽,貴州省通過機制創新,讓貧困家庭“換窮業、挖窮根、挪窮窩”。全省上下通過多年的扶貧實踐,已探索形成各具特色的扶貧開發模式和成效顯著經驗:“畢節試驗”、“晴隆模式”、“長順做法”、“印江經驗”、“威寧實踐”、“迤那鎮路子”以及六盤水“三變”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由貴州省威寧苗族彝族布依族自治縣迤那鎮在扶貧開發工作中總結出的精准扶貧“四看法”(一看房、二看糧、三看勞動力強不強、四看家中有沒有讀書郎),通過層層摸底調查評估、公示與備案,逐戶建檔立卡、因戶施策,做到精准化識別、針對性扶持。還了解到,用來識別真正貧困對象的精准扶貧“四看法”正在貴州全省推廣。
依托網絡信息管理系統,畢節威寧自治縣迤那鎮五星村精准扶貧“四看法”識別真貧。(光明網 吳勁珉攝)
1月13日,畢節市七星關區長春堡鎮埡關村,大山之間霧氣繚繞,曾在浙江溫州外出務工多年的村民張永志正在輪流值班。每周三的這天,他都會和另一位同村貧困農戶一起在養牛基地上班。
畢節市政協黨組書記、七星關區委書記宮曉農告訴,此舉得益於畢節正在實施的“一市五金多套餐”問需式精准扶貧政策。據悉,張永志和其他16戶貧困戶共同協商成立專業合作社,每家貧困農戶向銀行貸款24000元,貼息三年,就可以購買2-3頭母牛進行養殖。“農戶通過1年學習養殖技術、兩年還本、三年能夠脫貧、四年奔小康、五年致富。”
張永志介紹說,由於文化水平不高,加上家裡土地貧瘠產值低,外出務工多年也沒到賺到什麼錢。“不過,返鄉回來看到家裡比以前好,路也通了,就沒必要再外出找工作了。現在,我每周就輪值1天班照看牛群,其余時間都非常寬裕,可以在鎮上和周邊村做些通村硬化路面的臨時工作,貼補家用。”張永志說,其目前還處於學習了解養殖技術的階段,有信心實現脫貧致富,對以后日子也有奔頭。
去年底,貴州成為全國第9個實現“縣縣通高速公路”的省份,也是西部地區首個。俗話說“要想富先修路”,這句話印刻在每個貴州人默念的心裡。現如今,貴州脫貧攻堅的任務仍然艱巨,連接著全省88個縣區市的高速公路等基礎設施,也連著3500多萬貴州人民的“小康夢”、“中國夢”。
回鄉創業的“80后”小伙鄭楠,每天穿梭於畢節、遵義和貴陽三個城市間,他的貨物運輸生意做得非常紅火。“以前,我在上海打工每月掙5000塊,除去房租水電通訊等費用,最后攢下來的錢所剩無幾。”鄭楠說,沒有路,想做什麼產業都是不實際的。“十多年前的路和現在根本沒法比,我家附近全是泥土路,一旦遇到雨天就無法通行,必須穿雨膠鞋才能勉強行走。”
大數據引領,為“拔窮根”提供新力量
談及大數據必談貴州,發展大數據必到貴州。
推進大數據、大扶貧兩大戰略,貴州扶貧工作事關全局。要確保到2020年與全國同步建成小康社會,在全省剩下的近500萬貧困人口中,如何利用大數據技術手段,建立用數據決策、數據管理、數據考核的精准扶貧管理工作機制,並提升大扶貧精准度,顯得尤為重要。
這些天採訪得知,圍繞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的“扶持誰”、“誰來扶”、“怎麼扶”、“如何退”等4大問題,貴州省委書記陳敏爾、代省長孫志剛同時強調,實施大扶貧大數據雙戰略行動,重在精准,貴在落實,“干”字當頭。
精准扶貧,大數據技術能幫上什麼忙?1月14日,在位於六盤水市的中國網絡菜市場總部運營中心,一排排實時數據和分析結果在數千平方米的大廳裡展示著。這些數據,是“中國農業雲大數據”與“中國網絡菜市場”採取“1+1=1”的模式運營結合,以電商為載體、數據為基礎,共同構建的全新農業電商產業鏈。
依托大數據技術,中國網絡菜市場總部運營中心大廳裡,實時顯示各基地分析數據(光明網 吳勁珉攝)
貴州鐘山經濟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李勇介紹說,這是以大數據引領農業電商產業,推動農業產業轉型升級,增強農民特別是貧困戶創業創新的主動性和自主性,這一模式將從根本上解決市場需求、食品安全、農民就業、扶貧致富等問題。
“我們通過招商引資把這個新項目引進來后,與項目商簽訂合作協議,讓總部運營基地落戶六盤水,並於2015年12月正式投入運營。”李勇告訴,作為一項國家“菜籃子”民生工程,“中國網絡菜市場”已在全國15個省份通過土地流轉整合建設,種養殖基地超過800萬畝,為后續運營提供強力保障。
正是因為有了基於大數據的技術經驗積累,該項目近期將完成在貴州9個市州雲體驗店的運營。“中國網絡菜市場”項目運營經理左偉表示,依靠現有的信息技術,項目崗位需求呈多元化,將會逐步解決當地返鄉農民工的就業、留守兒童教育、帶動周圍百姓就業、留守老人等問題。
我們了解到,貴州正利用大數據技術手段,加快建設全省“扶貧雲”平台。而大數據產業的發展,貴州走在全國前列,貴陽走在貴州前列。
貴陽市最新出台的《關於深入推進大扶貧戰略行動計劃的實施意見》提出了大數據引領精准幫扶等十項行動計劃。作為貴州全省大扶貧戰略的“火車頭”、“發動機”,貴陽也正努力為全省創建全國扶貧攻堅示范區做好示范。
這就是脫貧攻堅的“貴州樣板”工程,大數據讓貴州在“補短板”上彎道超車,實現了跨越式發展。2020年到來前,“拔窮根”這個夢也終將實現。
【資料卡】
新的數據顯示,2011年至2015年,貴州省貧困人口從1149萬人下降到497萬人,共減少656萬人(貴州發改委消息稱,2015年貴州減少貧困人口130萬人)。2016年,貴州計劃減少貧困人口100萬人,全省有8個貧困縣、120個貧困鄉鎮將摘除貧困線的“帽子”,2000個貧困村將退出。
“十二五”期間,貴州全省累計投入產業化項目財政專項扶貧資金66.5億元,實現總產值813億元﹔實施到村項目4萬余個,以優質菜、果、茶、藥、薯和牛、羊為重點的特色生態產業得到大力發展。全省形成了“東油西薯、南藥北茶、中部蔬菜、面上干果牛羊”的扶貧產業格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