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第25屆中國新聞獎電視專題評選的思考
中國新聞獎每年一屆,對全國各媒體前一年的優秀新聞作品進行評選,至今已經成功舉辦25屆。其重要性主要體現在通過對一年來的優秀新聞作品的評定和表彰,帶動新聞界推出更多的優秀作品和優秀的新聞人才。中國新聞獎的各類獎項也是記者評職稱時的重要依據,為此,各地、各媒體非常重視,競爭也就顯得更加激烈。
評選方法
本屆新聞獎於2015年8月18日—24日在北京舉行,共80個評委,分成9個小組,筆者被分配到電視專題組任組長(也叫召集人),評選的每天晚上都要開主任會,對每個小組的評選進程進行“碰頭”交流。評選的基本方法是:首先,小組審聽、審看、討論﹔其次,小組以無記名方式評出一、二、三等獎候選作品﹔最后,大組集體審聽、審看小組評出的一等獎作品,集體以無記名方式評出一、二、三等獎作品。所有評選的程序都非常規范,大致分為事前、事中、事后三個階段。事前——征求評委意見分組、將評選作品分發到每一個評委﹔事中——報告評選各個有關事項、確定評選標准﹔事后——核對、公示、頒獎、培訓(研討會)、出書等。中國記協在這個方面做了大量的、有效的工作,確保了每屆評選活動的順利舉辦。
作為電視專題組的組長,本文僅以電視專題內容為基礎展開討論。在電視專題組評選中,專題小組對獎項的認定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要對每部片子進行審看,表明對作者負責任的態度﹔其次,每審看完一部片子都要對其進行討論,全組9個評委,每人都要發言,可見其慎重程度﹔最后,46部電視專題和紀錄片看完和充分討論后,都要進行小組無記名投票,有時票數相當,就要重新討論后再投,決出一、二、三等獎擬選名單報大組投票通過。
作品中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中國新聞獎最大的變化在於強化了對新聞作品的文法審讀。僅以電視專題作品的審讀為例,在審核的43件參評作品中,有差錯建議撤銷的作品就有8件,不得獲一、二等獎的作品就有7件,差錯作品約佔總數的三分之一,現將主要存在的問題歸納如下。
新聞作品的導向和立意有偏差。《中國新聞獎評選辦法》明確規定:“凡存在導向不當、有不良社會影響,以及新聞要素不全、事實性錯誤和意思表達不清或有歧義等情況的作品,不得獲獎。”如電視專題《跳神的人》中,主人公採訪同期聲中多次出現宣傳封建、迷信思想的表述——“它就是神,所以婦女就不能(參加),(不能)讓骯臟的東西去碰這個神”。
語言文字使用不規范。一是違背有關規定。如電視專題《十年回家路》,因為在專題片右下角有“現代女子醫院”的廣告,違反了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的有關規定。
二是錯別字頻出。例如:將“心理”錯寫為“心裡”﹔“截至目前”錯寫成“截止目前”﹔“疑議”錯寫為“疑義”﹔主持人把姓氏“牟”(mù)讀作móu﹔等等。尤其是“的”“地”“得”的錯用現象較為普遍。
三是同期聲的字幕詞不達意。例如:“每月收入一千五、六”應為“每月收入一千五六(百元)”。再如,同期聲為“覺得哪裡可以搭把手幫個忙”,字幕被改成了“可以幫忙”﹔同期聲為“7月初吧,開始准備辦理”,字幕為“今年7月初開始准備辦這個証”﹔等等。
四是解說詞語法錯誤。例如:“諱莫如深的死亡,就這樣被他豁達地化解開來”“在一個偶然命運轉機的機會”等語句存在搭配不當、詞語重復等語病。又如,電視專題《一顆印章管審批》中,“濱海新區封存的109枚審批公章被國家博物館永久收藏﹔109個章合並成一枚公章后,審批權力相對集中”,量詞使用前后不一致,“顆、枚、個”隨意混用。
五是配圖差錯。例如:有的作品在批評官員“做秀”的段落,解說詞提到“事故現場,嘴上心情沉重強調嚴肅處理,握手慰問之余竟滿臉笑容”,所配畫面是領導同志在建筑工地視察工作的照片。
評選后的思考
大家都想獲得新聞獎,更想評上一等獎。問題又出現了很多,該怎麼辦?攀登這座金字塔確實很難,但是,如果摸清了規律,掌握到了“秘訣”,獲獎問題就會迎刃而解。根據多次擔任中國新聞獎評委的經驗,筆者總結出三點方法:學會觀察、學會思考、學會呈現。這三點在新聞獎的所有獲獎作品中,包括文字、圖片、網絡、廣播電視等都有體現。觀察什麼?思考什麼?我的理解是,了解“上天入地”之政策、學會“上下貫通”之能力。從獲獎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很多大觀點小視角的中國故事﹔很多新觀點新手法的“真新聞”。這些都是作者通過細致的觀察、思考,並通過特有的新聞形式呈現出來的。至於差錯問題,隻要從上到下都重視,並不難解決。
學會觀察。作為一個記者,要學會看、學會領會、學會思考,要多看、多學、多了解社會﹔要多想、多分析、多反映社會。隻有在多了解、多反映社會的過程中,才能發現更多的主題,對的主題加對的新聞,才能有優秀的新聞作品。拍什麼,寫什麼,主題很重要,主題的高低關鍵在於作者的觀察水平、學識水平。主題不確定,主題太一般,即使新聞作品沒有差錯等“硬傷”,也得不了大獎。所以,“學會觀察”這個問題非常關鍵。舉例說明,中央電視台參評的《解密“獄中八條”》電視專題片,是2015年電視專題組初評為一等獎的作品。20世紀60年代有一本風靡全國的小說《紅岩》,從中了解到重慶白公館、渣滓洞的革命志士們在重慶解放前被反動派殺害,他們在獄中時給黨中央寫了八條意見:一是防止領導成員腐化﹔二是加強黨內教育和實際斗爭的鍛煉﹔三是不要理想主義、對上級也不要迷信﹔四是注意路線問題,不要從右跳到左﹔五是請勿輕視敵人﹔六是重視黨員,特別是領導干部的經濟、戀愛和生活作風問題﹔七是嚴格進行整黨整風﹔八是懲辦叛徒、特務。這八條意見結合到當前全國正在開展的反腐工作有很現實的教育意義。中央電視台的記者發現了這個線索,用觀察的方法,在電視專題片中用了大量的調查數據和人物採訪,論証了隻有中國共產黨才能救中國的道理。從這個電視專題的獲獎可以看出,要善於用觀察的方法去領會黨和政府的大政方針,再到生活中去抓細節,去抓故事。中央電視台圍繞一個小線索,而且是歷史的線索,做了一個大專題,很有現實教育意義。
學會思考。當發現並找到了主題以后,就要思考在社會生活中有什麼素材或故事能符合主題表現。比如說搞電視的,適不適合拍電視?搞文字的,適不適合寫成文章,或是其他報道形式。思考的方法很簡單,思考的同時也是學習。多想,不能單一的線條想,一定要綜合的、全面的想,然后再確定目標和主題。如上海廣播電視台參評的電視專題《食品工廠的黑洞》,這個片子獲得第25屆中國新聞獎電視專題片一等獎。大家都知道,食品安全的問題是個大問題,上海廣播電視台派記者打入到上海一家給肯德基、麥當勞等提供原料的食品加工廠,用暗訪的方式採訪拍攝到了這樣一個專題作品,很不容易,非常有震撼力。
學會呈現。學會呈現就是學會講故事,有了對的主題和對的故事,還需要一個對的呈現形式。這非常重要,有很多記者能想到、能看到,但是表現力不夠,呈現出來就是不行,尤其是電視專題片,幾十分鐘的時間,要抓住觀眾往下看就很難。在《食品工廠的黑洞》中,記者的採訪一是深入,二是生動,記者知道哪些鏡頭需要,如那些商標,他就拍特寫,既是細節又是証據。再如,重慶萬州電視台拍的專題片《姐弟》,片子拍的是一對等父母回家過年的農村留守兒童的故事,結尾處,姐弟倆在沒有父母的家中,看著春晚主持人朱軍喜氣洋洋地說道:“一個個母親在這喜慶的節日裡看著孩子們的笑臉,真好,我們又過了一個平安、吉祥的快樂年!”看到這個細節時,幾乎就要催人淚下,但片子鏡頭一轉,孩子們高高興興地在院子裡放起了煙花,一組快樂、自強的鏡頭語言將主題得以升華。
(作者系重慶記協(駐會)常務副主席、重慶廣電集團原副總台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