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傳媒》>>2015年12月下

守正出新 勤業篤行——

訪中國期刊年鑒雜志社常務副社長、主編段艷文

左志新
2016年01月18日13:37 | 來源:傳媒
小字號

2015年11月6日,北京迎來了入冬的第一場雪,大片的雪花從天空紛紛揚揚地飄落,把美麗的北京裝點得“銀裝素裹,分外妖嬈”。午后,踏著積雪,本刊記者如約走進位於北京萬壽路的中國期刊協會,在濃濃咖啡香中開始了對中國期刊年鑒雜志社常務副社長、主編段艷文的訪談。

風雨歷程鑄輝煌

《傳媒》:近兩屆刊博會都有您的期刊藏品展出,使您成為了刊界名人,請您簡單介紹一下您從業經歷和《中國期刊年鑒》這幾年工作。

段艷文:在我少兒時代,有幸接觸到了《故事大王》和《少年科學畫報》兩本雜志。這兩本雜志伴隨著我童年成長,為我開啟了認識世界的一扇窗,也因此我與期刊結緣。大學時代我組織文學社和學生記者團辦校報校刊,和同學們一起學習組稿、排版、設計、發行,也嘗試組織採訪、做讀書會和拉廣告。激情文字,飛揚青春,很難忘的一段青春記憶。

畢業后一直在期刊出版這個行業,到現在已經15年了。這些年從編輯、記者、發行經理到主編,不同的崗位上都工作過。我是幸運的,這麼多年做著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同時在成長道路上又遇到很多“貴人”,他們給予我幫助、支持、鼓勵、指導。2010年,我有幸認識了中國期刊協會石峰會長。在他的關懷下2012年底進入中國期刊協會工作,主要負責《中國期刊年鑒》編輯工作。

《中國期刊年鑒》2002年創刊,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主管,中國期刊協會主辦,是我國唯一一部大型期刊類紀年文獻。目前,《中國期刊年鑒》已經成為指導期刊業創新與品牌建設不可或缺的重要參考文獻,也是世界了解中國期刊出版業一個重要窗口。

2013年,在業界充分調研基礎上,《中國期刊年鑒》重新改版,增加《期刊數字出版與融合發展》《中國期刊國際化》《編輯能力建設與實務》等欄目,同時提升《中國期刊年鑒》裝幀印刷質量。改版后更接地氣、更貼近業界需求。

2013年12月,中國期刊年鑒雜志社在昆明舉辦了“第二屆中國期刊品牌建設與創新年會”,同時發布《2013中國期刊品牌影響力發展報告》。年會深入研討當前和未來中國期刊品牌建設的戰略性、緊迫性和前瞻性問題,探討推動期刊由傳統經營向品牌經營轉變,打造期刊的品牌影響力、持續競爭力經驗和做法。活動在期刊業界引起廣泛好評,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中國期刊年鑒雜志社作為2015中國(武漢)期刊交易博覽會協辦單位,在中國期刊協會領導下結合期刊業界的需求,借助刊博會的大平台策劃組織了“2015‘中國最美期刊’遴選活動”“關注革命老區未來‘勉學書屋’愛心公益捐贈活動”和“中國期刊的記憶(1815—2015)”,三項活動既豐富了2015中國(武漢)期刊交易博覽會的內容也擴大了《中國期刊年鑒》業界影響力。

2015年3月,《中國期刊年鑒(2013卷)》在中國出版協會舉辦的“第七屆全國年鑒編校質量檢查評比”中獲得綜合類二等獎、框架設計二等獎、條目編寫二等獎、裝幀設計特等獎。2015年9月,中國期刊年鑒雜志社獲得中國(武漢)期刊交易博覽會組委會優秀組織獎、最佳創意獎。

在中國期刊協會工作期間,我有幸得到石峰會長的教誨與指導,他既有行業領導者的高瞻遠矚,又有專家的廣博學識,勤於全心全意為期刊業界服務。這些都深深影響著我。

凝心聚力繪藍圖

《傳媒》:2015年9月,我刊記者參加了中國(武漢)期刊交易博覽會並有幸參觀了您策劃的紀念中文期刊誕生200周年主題展“中國期刊的記憶(1815—2015)”,您能否談談策劃展覽的初衷?您的收藏心得有哪些?

段艷文:2015年迎來中文期刊誕生200周年。為了紀念這一偉大的歷史節點,豐富2015中國(武漢)期刊交易博覽會的活動內容,刊博會委托我策劃了紀念中文期刊誕生200周年的活動——“中國期刊的記憶(1815—2015)”主題展覽。

展覽以時間為軸,分《中文期刊的興起》《期刊業在斗爭中發展》《中國期刊的新生》《中國特色期刊業發展之路》四個篇章。展覽以文字和新聞圖片展示晚清、民國、新中國兩百年來各個歷史階段期刊出版大事、要事。同時展出“抗日戰爭與中國期刊”“北京奧運與中國期刊”“汶川地震與中國期刊”“改革開放與中國期刊”“一帶一路與中國期刊”“《大眾電影》與百姓電影情緣”等多個專題及眾多珍貴出版史料。

可以說近代中國每邁出一步,都會有相應的一批期刊為之搖旗吶喊,同國家和民族同榮辱、共陣痛,同成長、共夢想。通過此專題展覽,全景式地展現了200年間中國期刊波瀾壯闊的發展歷程和期刊在我國不同歷史時期發揮的重要作用。

入行不久,我就開始了期刊創刊號的收藏,起初收藏創刊號緣於對期刊改版需要買來研究。學習中得知期刊創刊號是期刊創辦出版的第一期,辦刊宗旨、發刊詞、欄目設置、選題策劃、裝幀設計,等等,都蘊含“主編的編輯理念”,很值得探討研究。因此期刊創刊號引起了我極大興趣,也就從那時起我開始了期刊創刊號收藏。早期是到報刊亭購買,后來到舊書攤、古玩城淘寶,而今發展到藏友交換和參加拍賣會,每每有新的期刊創刊號收入囊中都如獲至寶,多年來“淘刊”已經成為我生活中最大的樂趣,且深陷其中、樂此不疲。回想起“淘刊”的日子溫馨難忘,而運氣加眼力的一次次“撿漏”的經歷,更是讓人刻骨銘心。目前,我在創刊號收藏的基礎上,擴展到期刊文獻史料、專題類期刊的收藏和期刊史研究。

《傳媒》:中國(武漢)期刊交易博覽會已經舉辦了三屆,您每次都參與到這項工作中,能談談您的體會嗎?2016年中國(武漢)期刊交易博覽會上您將策劃哪些新的活動?

段艷文:中國(武漢)期刊交易博覽會是唯一國家級期刊交易博覽會,目前已經成功舉辦了三屆,為期刊業界提供了充分展示、交流和合作的廣闊平台,受到業界廣泛好評。刊博會也逐步成為具有行業感召力和國際影響力的專業展會。

中國期刊年鑒雜志社作為刊博會的協辦單位,為每屆刊博會的圓滿舉辦都做出了積極貢獻。我也有幸陪伴刊博會走過了三年。首先是記錄者。《中國期刊年鑒》被譽為“中國期刊業的年輪”,我們有責任和義務對刊博會忠實記錄,以存史資政。其次是建設者。為豐富刊博會的內容和內涵我們積極參與,精心策劃了體現刊博會厚重和內涵的“故紙留香—中國期刊創刊號展”“中國期刊的記憶(1815—2015)”主題展,體現全國出版工作者對革命老區未來關懷和踐行全民閱讀,推動書香校園建設的“勉學書屋”公益捐贈項目,策劃和承辦推動全國期刊視覺設計的“中國最美期刊”遴選活動,推動全國期刊民營發行力量積極參與刊博會,建議“知名期刊知名記者走進湖北活動”“中國期刊講好中國故事”活動,等等。最后是倡導者。我們在不同的場合宣傳刊博會,擴大刊博會的社會影響力。

2016年,我們將繼續協辦中國(武漢)期刊交易博覽會相關活動。為慶祝中國共產黨誕生95周年,我初步打算策劃“號角嘹亮——中國黨刊文獻主題展”。黨刊是我黨重要的宣傳輿論陣地,黨刊在新民主主義革命,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建立新中國和進行社會主義建設,堅持改革開放,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努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中都發揮了重要作用,做出了重要貢獻。主題展將回顧黨刊的光輝歷程,謳歌黨刊的豐功偉績,展現黨刊先鋒作用。

共譜未來新篇章

《傳媒》:目前業界“紙媒”唱衰,整個期刊業界整體缺乏信心,對未來中國期刊的發展您怎麼看?

段艷文:我國的期刊業正面臨著數字化轉型、體制變革、經濟下行的多重壓力,致使大多數期刊發行量普遍下降、廣告量嚴重下滑,媒體融合商業模式還在探索中,業界感到困難重重。盡管如此,我依然認為沒有必要因此而悲觀,傳統媒體還有存在的空間和價值。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給傳統期刊轉型升級和跨界融合發展創造了更多可能。未來一段時間裡中國期刊迎來結構調整,理性尋找定位,建構新的商業模式的“轉型期”。隻有不斷的創新,才能“浴火重生”。

期刊創新要圍繞國家發展的大局出發,利用互聯網思維模式,重新出版定位,建構“期刊+”的出版模式和媒介價值,以創新管理、流程再造,創新傳播、融合發展,創新經營、平台建設為抓手,多角度、多模式服務用戶。

期刊將在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在推動全民閱讀、營造書香社會、提高全民族綜合素質過程中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期。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