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傳媒》>>2015年12月下

創新是根本 融合是關鍵——《中華百家姓》熱播探因

李建臣
2016年01月18日13:39 | 來源:傳媒
小字號

安徽衛視《中華百家姓》節目自今年10月8日開播以來,引起了廣泛的社會關注,收視率很快躍居同類節目之首。這在當前娛樂節目心浮氣躁、乏善可陳的情況下,可謂脫穎而出,亦難能可貴。

該節目取得良好的社會影響,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有王立群、錢文忠這樣治學嚴謹、學養深厚的著名文化學者以及新銳作家蔣方舟等加盟﹔有知名主持人趙屹鷗擔綱主持﹔有李谷一、李菁、孫曉梅、趙普等明星名人友情助陣﹔以及節目內容的思想性、形式的娛樂性、演播方式的現代化、表達方式的易接受程度、觀眾審美心理的准確定位等各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亮點。此外,筆者認為該節目還有以下三個方面值得關注和肯定。

精巧創意

文化的精髓在於它的多樣性和獨特性,其核心要義就是創意。《中華百家姓》節目開宗明義:“講述正宗的中國故事,傳承純粹的文化基因。”這一開篇主旨首先就給節目做了定位——以通俗的方式闡釋文化精髓。從文化傳播的角度看,近年來,面對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以介紹傳統文化為主題的節目已經不少。在這種情況下,如何避開同質化競爭,以一種新的視角和新的解讀方式來認識和詮釋傳統文化,在表現形式上推陳出新實現新突破,這確是一道艱難的課題。從大眾接受的角度看,近年來許多娛樂型節目內容流於空泛,娛樂有余思想不足。有的節目雖然博得一定的收視率,但多是購買國外模板,跟風模仿的痕跡很重﹔還有的直接照搬照抄,依葫蘆畫瓢,以至於版權糾紛時常發生。如何為娛樂節目增加思想重量,以受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傳遞思想文化信息,真正做到寓教於樂,這又是一道艱難的課題。《中華百家姓》恰恰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在這兩個艱難的課題中間架起了藝術創造的橋梁,找到了有機銜接的突破口。

中國的姓氏是中華民族一個極其特殊的文化符號。姓氏文化深深地銘刻在每個國人的靈魂深處,不但連系著每個人內心最敏感的神經,而且具有永恆的生命力和強大的感召力。歷史上帝王經常通過賜姓方式來表達對臣民的褒獎、籠絡或恩寵,或者表示對外族的一種接納。比如李元昊的祖輩被李唐賜李姓,楊業被北漢賜劉姓,鄭成功被南明賜朱姓等。通過對姓氏的歷史沿革和發展脈絡進行尋根溯源,往往可以喚起潛藏在人們內心深處的精神歸屬感和民族認同感,從而串起家與國的特殊關系。因此,《中華百家姓》看似展開一條姓氏文化尋根之旅,實際上切入傳統文化的深度遠遠不局限於姓氏的層面。它是以姓氏作為一個切入點,將視野拓展到了中華文明之本身,將觸角延伸到了傳統文化之深處。就像一個數字產品的入口,可以輕易地鏈接到雲端的每一個神經元當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習近平與馬英九實現跨海握手的重要歷史背景下,邀請台灣著名音樂人黃國倫先生來為《中華百家姓》作詞譜曲,更體現出了制片人的民族情懷和良苦用心。

創新是一個文化生存和發展的根基。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了五大發展理念,第一個就是創新。今天正處於萬眾創新的時代,要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亟須激發全民族的文化創造力。一個文化資源大國,隻會引進和模仿,這是很可悲的事情。《中華百家姓》社會影響力的形成,主要源自節目內容的思想價值和表現形式的創新。既不是靠臉蛋和顏值,也不是拼大腕和明星。一檔好的節目不是不需要明星,而是不要過度明星化或者消費明星。《中華百家姓》總體上把握好了這個度,取得了令人滿意的好成績。

有機融合

融合是信息時代的一個重要特征,也是推動社會發展和生產力進步的一個重要方式。阿裡巴巴、小米、亞馬遜等都是跨界融合的產物。融合所帶來的化學反應,往往會產生巨大的、意想不到的成果。《中華百家姓》之所以受到觀眾歡迎,與他們藝術性地處理好有機融合有直接關系。

傳統與現代的融合。古琴是蘊涵著民族神韻的一種古老樂器。彈奏古琴古曲,可以反映出中華文化中清淡、高雅、從容、出世的精神境界。用古琴來演奏《高山流水》的古曲,充分體現出了傳統文化獨特的韻味。而在節目中給它伴舞的卻是含有芭蕾元素的現代舞蹈。一老一少、一動一靜,一古一今、一張一弛,配合得非常完美。中醫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現代中醫學家卻用傳統的繪畫筆法,按照林奈的西方植物分類原則繪出了圖譜,並且用拉丁文做了標注,令人深切地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在現代文明中依然“鮮活”存在的現實價值。高漸離擊筑送荊軻,是一個蘊涵深厚文化底蘊的膾炙人口的悲壯故事。“筑”作為一種古老樂器,是這個悲壯故事中的一個重要聚焦點。節目則通過呈現挫琴(筑的演變形式)的制作及其演奏技藝的展現,表現了中華文化的強大生命力。

思想性與產業化的融合。傳統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寓於家族、宗族文化之中。這是因為中國古代的家族、宗族既是社會結構的組織基礎,也是社會運行的政治基礎。家史連著族史,族運伴隨國運。家譜、族譜展示出了宗族的歷史變遷,家教家訓則是傳統思想文化精髓和精神特質在某個側面的集中體現。北齊文學家顏之推的《顏氏家訓》,千百年來一直被作為家教范本廣為流布,備受推崇經久不衰。后來的家訓如范仲淹的《告諸子及弟侄》、歐陽修的《家誡》、方孝儒的《家人箴十五首》、曾國藩的《曾文正公家訓》以及朱熹的《朱子家訓》等等就非常多了。這些家訓毫無疑問構筑著傳統文化的思想根基。循著這些家教、家訓的足跡,我們不難找到一個民族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礎、精神特質和價值取向。就像習近平總書記在2015年春節團拜會上講得那樣,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重視家庭。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發揚光大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

節目中“生吳死趙”題材的選取,就非常深刻地表達了傳統文化的核心內涵和價值觀的底線原則:由於吳家的幫助,趙匡胤的后人才有一支得以存活,沒有被忽必烈斬盡殺絕。對吳家要世代感恩,對趙家又不能忘本。最終隻好做出了“生吳死趙”的選擇。這裡蘊涵著典型的中華傳統文化的基因。如果把這種深刻的思想文化傳播搞成上課、講座的形式,正襟危坐、居高臨下地說教、宣傳和灌輸,結果就可能大打折扣。不僅難以在更加廣泛的層次上捕捉和尊重觀眾的內心感受、認知理念和價值觀共鳴,而且,收視率上不去,節目失去了經濟支撐,也不可能持久。因此,既滿足知識階層的審美需要,又兼顧普羅大眾的多樣化需求,真正做到有口皆碑、雅俗共賞,確實需要匠心獨運,下一番苦功夫。從某種角度上也可以說,民營資本的介入、市場化的手段、產業化的運營,是這檔節目成功的重要因素。

2009年《文化產業振興規劃》頒布,標志著我國文化產業上升為國家戰略,也為社會資本進入文化產業提供了政策保障。十八屆三中全會、五中全會對此也都有深刻闡述。在接下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戰略決勝階段,社會資本必將在文化產業領域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發揮更大的歷史性作用。

嚴肅性內容與娛樂化形式的融合。從思想內容角度看,可以說《中華百家姓》在內容上基本都是嚴肅的。比如趙氏孤兒的故事。為救下忠臣趙家的“獨苗”趙武,程嬰舍棄了自己的兒子,公孫杵臼獻出了自己的生命。程嬰在完成使命后履行諾言,魂歸公孫杵臼之墓。而趙武亦在百年之后與兩位恩人合葬一處,演繹出一段膾炙人口、感天動地的忠義故事。對這樣一個沉重的歷史話題,節目從一個大學生的普通尋訪中意外發現三義墓(程嬰、公孫杵臼、趙武三人合葬之墓)的角度切入,充滿驚喜又輕鬆自然。

完全可以感受到,為了呈現形式的生動性、趣味性和與觀眾的情感互動,節目制作團隊煞費苦心,不但設計出兩支隊伍的對抗,而且從節目一開始就進入緊張的PK氣氛中。達人秀、大比拼、英雄譜、專家評點、場內投票、場外掃碼、送獎品、網絡互動、全民參與……使出了渾身解數。節目的語言也盡可能使用了大眾化甚至是娛樂化的語言,拍攝手段也充分展示出流行化技藝。嚴肅的思想文化內容與時尚舞美、現代包裝完美融合,使節目因趣味性而好看,因思想性而耐看,做到了思想意義、文化價值和傳播特色的有機統一。

此外,節目還有許多巧妙的融合之處。如既有演播現場的熱烈氣氛,又輔以外景尋訪散落民間的文化遺跡,同時又有主持人在休息間與嘉賓進行互動和評點來烘托節目整體效果,等等。

傳承精髓

中華文化上下五千年縱橫九萬裡,既是人類文化寶庫的重要財富,也是人類文明史的一個奇觀。它在農耕文明基礎之上形成,在封建王朝制度之下延續,有輝煌、有蕭條,有野蠻、有文明,有暗無天日、有天下太平……這一切畢竟都已遠去,永遠成為了歷史。當100年前“中華民族”這一概念進入人們視野的時候,人們對國家、民族和文化的認識,才真正從“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歷史藩籬中走出來。今天面對當代工業文明乃至后工業文明,數字時代信息社會,我們必須對傳統文化有一個清醒的認識。我們不是、也不可能重建傳統文化。我們只是要激活傳統文化中那些優秀的基因,比如奮發圖強、堅韌不拔、從善如流、見賢思齊、毀家紓難、忠貞不渝,等等。因此,對傳統文化中哪些元素應該傳承和弘揚,哪些應該摒棄,確實存在著一個審慎取舍的問題。這也是當前迫切需要學界回答和解決的問題。《中華百家姓》在內容的選取上還是做得比較好的,在茫茫的歷史塵埃中選取了那些幾乎被遺忘的“珍珠”。

收視率高是一把雙刃劍,既能帶來良好的社會效益,又能把缺點放大,謬種流傳。所以建議欄目組和制片人學學古人呂不韋“一字千金”的精神,採取各種方式,重金收購不同意見,以使節目形式不斷改進,內容不斷創新,讓觀眾每次觀賞都有新期待新驚喜,避免產生審美疲勞和厭倦。

近幾十年來中國文化有這樣一個現象,就是大家都滿足於“短平快”,淺嘗輒止,鬧鬧哄哄一陣風過去,沉澱不下來。能夠持續經營幾年、十幾年乃至幾十年的品牌少之又少。據中國文化管理協會姓氏文化委員會2014年發布的數據顯示,我國有姓氏2萬多個,今天依然使用的姓氏有5000多個。所以,對《中華百家姓》節目來說,可開發的資源極其豐厚。我們不但完全有理由把它做成一檔百科全書式的綜藝節目,而且這檔節目具有走向世界的潛質。希望《中華百家姓》的創作團隊、制作團隊和播出團隊能夠攜起手來,精誠合作,長期做下去,做出特色、做出水平、做成品牌,無愧於民族大義的主題,不辜負億萬觀眾的期盼。

(作者系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規劃發展司副司長)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