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青年記者》>>2015年12月下

2015年中國電視榜

劉宏 熊希 於川梓
2016年01月19日13:17 | 來源:青年記者
小字號

最接近大數據的新聞報道:央視《數說命運共同體》

在2015年國慶期間央視推出的大數據新聞節目“一帶一路”特別報道《數說命運共同體》讓人眼前一亮。這個節目的數據量很大,動用了兩台超級計算機,共挖掘了超過1億GB的數據。節目制作用了6個月的時間。為制作這個特別報道,央視新聞中心搭建了百人原創團隊。這個節目使用了先進的數據可視化技術,在國家測繪局的指導下,制作了200多幅三維地圖,更精准地描摹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聯系與差異。同時,節目還使用了最新的視頻技術,使主持人歐陽夏丹實現完美穿越。

這個報道似乎從一個側面証明了大數據是反故事的。通常,故事講究懸念和高潮,而大數據看上去是希望一直在高潮。故事是慢性子,大數據是急性子。大數據注重的是一絲不苟的執行力,而故事擅長的是游刃有余的煽動力。大數據是管理學,故事是文學。也許正因為如此,越大的新聞事件釋放的數據量就越大,結果大數據看上去對重大新聞事件的影響更大,而對普通新聞事件的影響則比較小。

最受好評的新聞直播頻道:東方衛視

對於突發事件的電視新聞直播一直都是國內媒體的弱項,而東方衛視對巴黎恐怖襲擊事件的直播報道得到了業界的認可,雖然它還不夠及時,不過,比起央視,東方衛視已經做得不錯了,要知道央視是有專門的新聞頻道,而東方衛視是衛視頻道,這種難度是不同的。

法國時間11月13日晚,巴黎發生恐怖襲擊。東方衛視於北京時間14日上午10點推出了《巴黎恐怖襲擊事件特別報道》,距事發時間約兩個半小時。東方衛視的直播並沒有什麼大牌的主持人,但是,它整合了很多媒體的資源。可以說它的直播資源僅次於央視的英語國際頻道,因為央視的英語國際頻道用了許多國外的媒介資源,這是央視的優勢,不過,央視雖然使用了一些外籍主持人和記者,但是,央視的國內資源反而表現不出來了。

對央視此次延遲直播,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這肯定涉及政治,有一定的政府審批。但是,為什麼在后來又允許直播了呢?或者說為什麼央視英語國際頻道可以直播,中文頻道就不行呢?我們的電視新聞直播狀態是比以前進步了,還是停滯不前了呢?為什麼東方衛視可以直播,而央視不可以呢?這是否代表了一部分的中國當今電視新聞直播格局呢?北京衛視沒有直播,北京電視台是用新聞頻道播了一會兒。

對中國的媒體來說,電視直播常常是一種規格。實際上,新聞的時效性在這樣的電視直播面前暴露無遺,不僅僅是早晚的問題,與巴黎暴恐新聞相關的或者無關的新聞也會受到影響,在這種前提下,電視新聞頻道做直播顯然是一種可以考慮的選擇。我們不妨反思一下中國的新聞直播機制,在重大的國際新聞事件發生的時候,電視直播顯然是一種態度,推遲直播明顯是一種損失,會給觀眾留下一種模糊不清的印象,不知道你的立場是什麼,或者至少會覺得你的專業主義精神有問題。如果每一次重大新聞直播都有一種不同的策略,那麼,我們的應急反應機制就會顯得比較遲緩。

甚至這樣的電視直播狀態還有可能影響到國際政治表態方面的跟進,因為重大新聞報道是一個整體,並且是不斷變化的階段,電視直播正好可以解決這樣的問題,循序漸進,形成一種全面的報道狀態,這對於每一個國家的國際政治關系都是重要的。如果央視有很好的新聞頻道直播,那麼,習近平主席給法國總統奧朗德的慰問電就會更好地顯示在新聞報道的流程中。

最全方位的報道:“9·3大閱兵”

媒體報道方式的多樣化和媒體技術的提高在2015年“9·3大閱兵”報道中一展無遺。與以往不同的是,全景視頻、3D動畫等虛擬現實技術給人們帶來了參與式的零距離感官新聞體驗。騰訊在本次報道中,就運用3D動畫技術搭建了“遼寧艦”演播室。此外,新華社和人民日報都引入了全景視頻拍攝技術,開展立體新聞報道。觀眾可以隨意選擇觀賞角度,既可以俯瞰,也可以仰視。這些虛擬現實技術的成果通過不同渠道發布,觀眾既可以在人民網上欣賞閱兵,也可以在人民日報客戶端觀看。

最具挑戰性的紀錄片:《喜馬拉雅天梯》

2015年10月16日上映的《喜馬拉雅天梯》給觀眾帶來了一場視聽盛宴。該部影片是國內首部紀錄珠峰攀登全程的4K超高清極限紀實電影,完整記錄了西藏年輕的登山向導幫助登山者登頂珠峰北坡的全過程。影片拍攝制作歷時4年之久,創作者們克服了高寒、低氧等惡劣自然條件,用4K高清攝影機記錄了絕大多數觀眾一生幾乎都不可能親眼見到的喜馬拉雅奇觀。這個紀錄片的畫面唯美、精致,大概也就隻有視聽語言可以表達其美,任何文字都略顯蒼白,以至於電影院中的觀眾們紛紛掏出手機拍照。對絕大多數人來說,登珠峰比登天還難,因此這個片子是很好的視覺體驗。還有一個問題值得注意,就是西藏的時代畫面急需更新,此片做到了。很長時間以來,我們普通人所能夠看到的有關西藏的影像都是比較陳舊的,現在盡管有了互聯網,有了很多人在網上晒西藏的美麗風光,但是,從國家文化形象的整體層面上來說,我們還是需要更多的影像更新。

雖然由於各方面原因,成片和團隊預期還有些差距,人物形象的塑造、敘事連貫性等方面還存在不足,但是,不影響觀眾對美景的贊嘆。《喜馬拉雅天梯》雖不完美,卻是獨一無二的,這種唯一性也在於對於西藏文化的原生態還原,這在中國紀錄片史上實屬少見。

盡管影片的口碑極佳,但是,它隻拿到了不足1%的排片,且都是冷僻時段,例如早上9點和午夜11點場。更糟的是全國隻有不到20個城市的電影院有排片,加起來總共不足200家。就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中,《喜馬拉雅天梯》還是創造了4倍於拍片比的票房,爆出了今秋電影業的一個冷門。

本文之所以把《喜馬拉雅天梯》歸入電視榜,是因為我們認為它屬於比較典型的電視紀錄片,雖然它在電影院線放映。它的創作團隊和拍攝方法更多是電視方式。在電影和電視之間,紀錄片一直是一個搖擺的品種,不能僅僅看它的播出渠道,而要從故事方式和觀眾定位來看。

最有代表性的脫口秀:《金星秀》

金星可以說是中國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脫口秀女主持人,並且,她的力量不輸給那些脫口秀男主持人,比如王自健、周立波,甚至郭德綱。原因之一是她並不完美,變性沒有給她減分,反而變成了她給階層代言的資本。我們如今不缺廣告代言人,也不缺乏形象代言人,我們缺少的是階層代言人,或者說是利益集團代言人。金星也許在某種程度上有意無意地充當了這種角色,雖然她並不一定具有這種能力。至少很多觀眾覺得那些話是她說出來的,有真實感,她的語言方式是直截了當,有立場。

可以比較金星和楊瀾,楊瀾顯得高大上,讓人有種距離感,似乎沒有金星真實。金星有草根的色彩,甚至她的變性也成了民間代表的資本。很多人都喜歡美化楊瀾,但是很少有人去贊美金星。所謂完美的人可能更適合做形象代言,而不是觀念代言。也可以把金星和魯豫做比較,魯豫的傾聽能力更好,很難想象魯豫會毒舌。她們兩個人都比較西化。很早就有一種說法,傳魯豫想做“中國的奧普拉”,但是,現在更接近這個目標的是金星。魯豫的強項在訪談,金星的長項在脫口秀。魯豫有說新聞的基礎。

金星為什麼能夠帶來收視率?毒舌是第一個原因。其次,變性並未給她的節目減分。還有,她在一些評委類節目中積累了人氣。另外,目前活躍的脫口秀明星基本上都是體制外的,金星也不例外。脫口秀節目說段子在所難免,不過能夠讓金星說的話像她自己說的,是一種成功。而且,金星有娛樂界資源。

《金星秀》和《今晚80后》都是東方衛視的節目,比較而言,現在前者比后者火,佔據黃金時間。節目風格上也是前者火爆,后者溫和。王自健的節目有年齡限制,金星是全方位的。《金星秀》在一定意義上代表著社會性別意識的寬容和開放。王自健的麻煩是,《今晚80后》基本上屬於喜劇脫口秀,靠近相聲,很依賴段子,這是“雙刃劍”,網絡時代段子多,問題是段子也傳得快,很多段子上電視前就通過手機傳開了,“二傳”就不搞笑了。王自健為什麼不能變成金星那樣毒舌?首先,他沒有金星的資歷,這對脫口秀主持人很重要。其次,他還是相聲模式,挖苦身邊的假想敵王建國和蛋蛋,沒有郭德綱敢罵人。再有,他以喜劇見長,風趣為主,毒舌容易破壞相聲圈子關系,所以,相聲多為暗罵。如果說到罵,中國的傳統是女人在公開場合罵不過女人,可是,金星罵的比周立波還要凶,比較起來,波波倒是有一點“娘娘腔”。

最停滯不前的名牌節目:《非誠勿擾》

《非誠勿擾》火了很久,如今從一周兩期減到一期,白天重播也是炒冷飯,可以看到的背景是,真人秀沖垮了婚戀節目,明星打敗了素人,節目的生命周期起作用了,主持人讓位於脫口秀了,這種情況已經影響到孟非的江湖地位了,也許他也應該去做脫口秀。江蘇衛視曾經一馬當先,《非誠勿擾》帶動益智節目,連電視劇都選得准。不過,浙江衛視從《中國好聲音》開始就顯得比江蘇衛視敢砸錢,《奔跑吧兄弟》又引領了真人秀大潮。東方衛視的脫口秀和明星喜劇豐富了競爭層次,甚至它的電視劇都發威了。在這種情況下,江蘇衛視落后了。

最素的真人秀:《我們15個》

在各大衛視明星真人秀扎堆的當下,騰訊視頻和東方衛視聯合推出全素真人秀《我們15個》。該節目採用全年無休的拍攝以及24小時網絡平台直播的方式,呈現15名背景迥異的素人遠離城市喧囂,在資源極其有限的“平頂之上”,努力實現他們的理想生活。

我們之所以把這個節目納入到電視的視野,是因為它仍然具備了電視真人秀的元素。不過,這個節目的確有至少一半的網絡血統,所以,它在觀看方式和觀眾結構方面都與傳統的電視節目有所不同,加上中外文化的差異,節目的收視狀況可想而知。

坦率地說,中國的真人秀走的是一條去價值觀的道路,表面上看,是中國把西方真人秀節目做了本土化的成功處理,但是,當我們的很多真人秀電視節目遇到同質化問題的時候,當我們的真人秀缺乏原創的動力的時候,當我們的真人秀節目膨脹到想要輸出的時候,問題來了,文化的輸入和輸出無疑都牽扯到價值觀問題。中國真人秀節目的引進之路可以說經歷了一種循環,先是舍近求遠,從歐美開始,后來發現有獎金和道德障礙,轉而扑向韓國。韓國是明星求著電視台,我們是電視台求著明星。中國明星的真人秀出場費已經到了引起老百姓討論的地步。

最成功的明星真人秀:《極限挑戰》

《極限挑戰》無疑是2015年第二季度各大綜藝節目中橫空殺出的一批黑馬,這個節目有大牌的一線演員,比如孫紅雷和黃渤。同時,這個節目設計的是大游戲,目前看,在游戲類真人秀節目中,大游戲顯然勝過小游戲。

與這個節目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湖南衛視的偶像真人秀《偶像來了》,《極限挑戰》是男人幫,《偶像來了》是女人幫,結果,在真人秀這一環節上,男人幫完勝女人幫。《奔跑吧兄弟》也是如此。當然,《偶像來了》有多用過氣偶像的嫌疑。

最寫實的真人秀:《跟著貝爾去冒險》

有人說這個節目不像真人秀,更像紀錄片,言下之意是很真實。因為奧巴馬剛剛和貝爾一起野外冒險,所以,顯得中國的節目跟進的速度非常快。另外,與現在其他明星真人秀比較,這個節目基本上沒有什麼兒戲,都是真實再現,盡管也有明星參加,但是,秀的成分很少。並且,這個節目畢竟是以貝爾為向導,因此,有中外文化比較。

最具有話題感的電視劇:《虎媽貓爸》

最近好多年,每年都會有一兩部社會話題劇產生很大影響,這和新媒體有關,也和中國的社會討論狀態分不開,教育顯然是當今中國可以放開討論的社會問題之一,同時,它牽扯的利益集團也是最多的。趙薇加盟這部電視劇明顯給它增色不少,佟大為的表演中規中矩。

對藝術作品來說,社會問題往往是一把“雙刃劍”,離的太遠,就變成了陽春白雪﹔離的太近,又容易成為下裡巴人。電視劇雖然沒有電影那麼高雅,不過,當它有可能替代新聞報道給社會提供討論話題的時候,關注電視劇藝術價值的觀眾往往就會減少。看上去這是一條捷徑,但是,電視劇畢竟和新聞報道的功能不同,在深度討論方面,電視劇還是要比深度報道和紀錄片遜色很多。我們似乎正在用觀念來劃分年代,傳統上,我們習慣於用懷舊的物品來劃分年代,如今是靠觀念。通常年代的固化是靠共同的經歷和懷舊的物件,如同孩子的玩具。但是,從中國的80后開始,觀念成為他們的年代標志。

最具口碑的電視劇:《琅琊榜》

投資過億,歷時三年的籌劃,《琅琊榜》的成功應該說在制作方的意料之中。演員走心的演技、精良的服裝、考究的細節、不拖沓的劇情,這些都獲得了很好的回報。這部戲開播前的宣傳似乎並沒有大張旗鼓,不過,播了一些集以后,好評不脛而走,完全符合口碑的傳播規律。

有意思的是,如今一些流行的古裝劇常常是原創於網絡,這自然有助於培養年輕的古裝劇觀眾,可謂取之於民,用之於民。老實說,古裝劇這些年並不暢銷,觀眾不大看好,官方也有所限制。在這種情況下,古裝劇反而走上了精品化的道路,粗制濫造的時期好像過去了,港台古裝劇也給網絡古裝劇讓位了。男主角胡歌因為這個電視劇大紅大紫。劉濤參演了2015年兩部年度古裝大戲,另一部就是年底的壓軸戲《羋月傳》。現在判斷一個電視劇是否足夠好的標准就是看它的回放率。

最有期待感的電視劇:《羋月傳》

寫這篇電視榜的時候,《羋月傳》正在播出,和《琅琊榜》的狀況正好相反,《羋月傳》屬於未播先紅,因為有《甄嬛傳》的影響在前,原班人馬顯然有很大的吸引力,畢竟這個品牌凝聚了眾多的古裝劇粉絲。

有趣的是,《羋月傳》是女人戲,《琅琊榜》是男人戲,在古裝劇上打了一個平手。這和真人秀的情況有很大的不同。《羋月傳》仿佛比《琅琊榜》更真實,沒有什麼武俠色彩,不過,這兩個古裝劇還是有一些共同點,比如說,它們都集中於某一個朝代,沒有所謂的古今穿越,便於做古代歷史的知識傳播。這一點和韓劇有類似的地方。

最商業化的晚會:《雙十一天貓狂歡夜》

馬雲的影響力如今已經滲透到了很多領域,有人已經把他比作中國的默多克。以前天貓晚會大概只是一個公司的內部晚會,或者頂多是行業性晚會,如今有了湖南衛視的介入,變成了一種社會消費晚會。雖然它的收視率不一定高,但是,它的特別之處在於把電視晚會完完全全變成了商業促銷會。電視商場已經成為過去時了,那麼,電視購物晚會是否能夠給電視營銷帶來一種新的商機呢?我們拭目以待。

(劉宏:中國傳媒大學電視學院教授,本刊學術顧問﹔熊希 於川梓:中國傳媒大學電視學院碩士生)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