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神曲開年來"刷屏洗腦" 幕后有推手,也有偶然走紅

2016年01月21日07:38 | 來源:廣州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神曲開年來打卡 刷屏了嗎?洗腦了嗎?千萬不要隻好這一口

  《張士超》將“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的風格發揮到極致。

  馬來西亞萌妹四葉草演唱的《好想你》也迅速走紅。

  大張偉的《咻一咻》

  新年剛到,神曲《張士超你到底把我家鑰匙放哪裡了》就火爆了起來,提醒著大家神曲年年有,今年特別早。這幾年神曲都會按時打卡,從早期的《老鼠愛大米》延續到去年的《屯兒》,神曲成為每個年份獨特的文化現象。  

  神曲壓頂

  開啟刷屏節奏

  今年剛開年,至少五首神曲已經開始火速流行,在大家的朋友圈頻頻刷屏,從彩虹室內合唱團表演的《張士超你把我家鑰匙放在哪裡了》(以下簡稱“張士超”),到一直奮戰在神曲創作一線的大張偉的新作《咻一咻》,再到歌詞簡單重復、洗腦功效超強的《好想你》,連同《普通Disco》、《門打開》MV,這五首歌以泰山壓頂之勢,全面開啟刷屏節奏。

  《張士超》

  “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

  其中,尤其以《張士超》最紅,這首歌將“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的風格發揮到極致,採用男女大合唱的形式,氣勢恢宏,情感飽滿,慷慨激昂,有網友稱藝術感染力堪比經典合唱曲,但講述的卻是一個找不到鑰匙進不了家門的怨念故事。這首歌的詞曲作者是金承志,他是活躍在上海的青年指揮家、作曲家。據他自己說,因為這首歌的爆紅,最近約他採訪的媒體已經達到了十幾家。

  故事的主角張士超正常生活已經被干擾,金承志不得不在微博上請大家不要打擾他,由於這首歌裡“華師大的姑娘”這一角色,竟然真的有好多人加金承志的微信,說自己是“華師大的女生”,還附上了照片。最近矢志不渝翻唱最紅新歌的楊宗緯,也表示想翻唱這首歌。金承志后來接受採訪時稱,張士超真的拿走了自己的鑰匙,他花了200多元打車取回來的,這更讓網友笑噴了。有網友高度評價:“用聖歌般的虔誠,混搭周星馳式的幽默”。這首歌的火爆,在於反差太大,曲風非常國際范,歌詞卻極端無厘頭。

  大張偉

  “紅紅火火恍恍惚惚”

  出品過《嘻唰唰》、《倍兒爽》等洗腦神作的大張偉,最新推出的、也是專門為猴年新春准備的作品《咻一咻》也很“魔性”,他把中式的鄉村迪斯科與電子舞曲風格相融合,朗朗上口,京味兒十足,MV中大張偉身穿花式大紅襖,雙手呈作揖狀,整首歌就幾乎就在“咻咻”的無限循環中結束,伴隨著扮演財神的演員一起跳迪斯科,風格相當跳脫歡快,網友稱風格是“紅紅火火恍恍惚惚”,也有網友稱“我預感,繼劉德華的《恭喜發財》、卓依婷的《財神來到我家門》之后,《咻一咻》也將進入各大超市新年曲庫行列”。

  《好想你》

  “重復,重復,再重復”

  馬來西亞萌妹四葉草演唱的《好想你》一經發布也迅速走紅,主唱長相甜美,歌曲表達的是對戀人的思念之情,旋律輕鬆活潑,統計發現“好想你”3個字在歌曲中共出現55次,有網友說:“聽完后我發現小學老師對背課文精髓的闡釋是對的:重復,重復,再重復。這歌詞,完全就是繞口令啊。”

  無數人跟風翻唱,連外國朋友都借翻唱的機會來秀中文,幾位選秀歌手以美聲和音翻唱過,人氣小鮮肉TFBOYS也晒出翻唱的視頻,短短數小時觀看人數超過幾百萬。隊長王俊凱逗趣稱“滿腦子隻剩好想你了”。

  《普通DISCO》

  “動次打次”

  神曲《普通DISCO》其實去年已經在網上傳播,今年初則大范圍流行,這首歌的MV制作簡陋,節奏明快的旋律配合著動圖和表情包,畫風神奇,不動聲色地玩了“動次打次” (“動次打次”其實是音樂節奏,后來引申為“你們動一次我們打一次”的意思,經常在《天天向上》中被用來調侃歐弟。又因為鳳凰神奇的《最炫民族風》開頭處節奏與此神似,網友開始調侃稱“動次打次,動次打次,蒼茫的天涯是我的愛”)的梗也讓網友會心一笑,俘獲了很多網友的心,在95后、00后的世界裡有著很高的知名度。這首歌被普通大眾熟知,在於李宇春在去年的湖南衛視跨年晚會上翻唱,許多粉絲聽后還調侃稱,“這才知道李宇春原來也是網癮少年。”

  解讀神曲流行

  幕后有推手,也有偶然紅

  這些迅速火遍全國的神曲,總是會讓人好奇,它們到底是怎麼火起來的。很多人都會猜到,背后有幕后推手,當然也有例外,像《張士超》就屬此列。

  《張士超》的作者金承志,稱排練時他們想把這曲子作為音樂會的最后一首,用來調劑,因為不想讓年度作品音樂會太嚴肅。大家都沒有想到曲子會火,一開始排練還會笑場。唱完了這首歌后,許多觀眾表示意猶未盡,於是合唱團上傳了整場音樂會的音頻到網上……“沒想到這首歌突然被視為神曲而得到包括許多大V在內的轉發——我們在輕微受驚之后,也感到非常欣慰。”

  大多數的神曲則要靠真金白銀的投入,去推廣、去宣傳才會引發刷屏效應。著名的神曲《我的滑板鞋》,據稱投入超過百萬資金包裝,6名企宣,24小時3班倒,買網絡的“摩擦”、“時尚時尚最時尚”的關鍵詞搜索,把歌曲熱度頂上去。還要請大V段子手寫段子造勢。然后花3天時間錄歌,最終版本是在數百個小樣中拼湊剪輯出來的。“一切都為的是制造出他是自己火的感覺,特別神秘,但又沒包裝的這種(效果)”。

  神曲《小蘋果》也是如此,為了營銷效果在MV上砸了上百萬元,“騎馬舞”的設計者李朱善被重金請進團隊,對筷子兄弟的“提臀扭腰舞”做了簡化。在國內,當時對歌曲流行起到很大推波助瀾作用的三裡屯快閃版《小蘋果》,其實也是出品方事先預謀的。在國外,為了海外推廣,出品方找了家美國公司做了五六百個樣本量的調研,給幾十家音樂機構遞了信,包括華納、環球,也包括“全美音樂獎”,最終筷子兄弟在全美音樂獎的場子裡跳了一曲小蘋果,領走了“年度國際歌曲獎”。

  神曲總是看似自然而然火起來,其實背后大都有推手。曾有媒體這樣評價:大量事實証明夢想總是薄弱的,靠消費夢想來包裝才是真相。正如一位網友所說,“在今天,幾乎所有的熱門話題的背后都有資本的運作,沒有隨隨便便成功的”。

  業內提醒

  創作者心裡要有好的標准,要把價值觀建立起來

  在一個活動現場採訪王力宏時,談及網絡歌曲王力宏稱,“網絡讓音樂創作門檻變低,不過也失去了濾嘴的作用。他表示,藝術不是數據,現在都說大數據,從數據看哪首歌好,就是說這首歌大家都在瘋傳,成了一個現象,看起來好像是很有價值的,所以音樂隻看點擊率,電影隻看票房,但我們創作者心裡要有好的標准,要把價值觀建立起來。”

  中國流行音樂學會常務副主席、廣東省流行音樂協會主席陳小奇也表示,互聯網時代,歌曲制作更加日常化,“現在全國每年都有十幾二十萬首原創歌曲,流行音樂確實更流行了。但也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的情況,因為以前發歌,有唱片公司的制作人把關,確保一定的藝術品位,現在網絡時代則是無門檻,一些歌曲為了點擊率可以忽視藝術性,隻重娛樂性,真正好的作品想冒頭就更加困難了。”

  神曲風靡Q&A

  Q:因為生活節奏加快?

  A:所以神曲有了受眾基礎

  神曲的風靡,跟整個生活節奏加快有關。演唱者肖央就覺得《小蘋果》節奏跟現代人生活的節奏很像:快、碎片化。快餐式社會,快餐式生活,大眾也習慣快餐式消費、快餐式幽默,大多數人不願意再按照常理出牌,許多娛樂圈的“怪咖”能讓他們找到共鳴。

  Q:旋律簡單,歌詞口水?

  A:創作有著嚴謹的科學精神

  大多數人覺得神曲比較低端,旋律簡單,歌詞很口水,不過其實神曲的創作有著嚴謹的科學精神。曾有神經科專家提出過“不自主的音樂想象”的概念,也就是普通人常說的“耳朵虫”,意思是歌曲的某個片斷會不由自主地反復在人的腦子裡出現。

  曾有韓國的科研機構對神曲《江南Style》進行過研究,發現它以3.6秒為一個周期將五個音節重復4次,而整首歌中五個音節的核心節奏重復了100次以上,這樣的節拍和人在慢跑半小時后的心率幾乎同步——這也正是感覺最為興奮的瞬間。這一說法,解釋了為什麼大多數人都會不自覺地跟著這首歌搖晃起身體的原因。之后流行的大多數神曲,都會以這樣的旋律、節奏與聽眾的生理特征相吻合,讓歌迷難以拒絕。

  Q:制作方看菜下飯?

  A:鳳凰傳奇准確抓住了市場

  既然聽眾需要聆聽神曲宣泄情緒、快速娛樂消費,制作方就會生產匹配的產品滿足這種需求。

  出過多首神曲的鳳凰傳奇就是其中的代表,有大學教授分析,鳳凰傳奇填補了一個傳統上稱作“人民藝術”的空白,他們的受眾經濟上富足,但還沒有文化資本,極端缺少文藝生活,大的唱片公司提供的歌曲跟他們的需求又對不上。鳳凰傳奇准確抓住了這個市場。

  Q:網絡時代助推狂歡?

  A:已經不單是聽音樂

  網絡時代加大了網友聽神曲、消費神曲的狂歡,神曲是一種另類的表達,歌迷的聽歌行為其實也是一種文化表達和參與。當神曲成了現象,網友可以調侃、嘲笑、追捧它,形成談資,已經不單是在聽音樂,既是營造一種存在感,也是紓解情緒,更可以凸顯自己戲謔、反諷、惡搞的標新立異的個性。

  頭評  

  聽后還需醒腦醒神

  神曲通常通俗、流暢、鮮明、朗朗上口,讓人一聽就欲罷不能,有點像消夜時的方便面,吃時滿口爽,吃后胃難受得發脹,寡淡得沒有回味余地。神曲容易給人洗腦,讓人身處其中醺醺然沉醉,神曲一首接一首的來,這種沉迷的狀態很可能持續,不過洗腦后記得還要醒腦,方便面好吃,但做不了主食。

  契合著互聯網時代聽眾的心理,神曲快速走紅,隔三差五就會出現,每每都會以排山倒海的氣勢響徹街頭巷尾,成為大家熱議的焦點,不過神曲大都也壽命不長,各領風騷一小段時間就銷聲匿跡,長時間傳唱的還是那些具有人文美、藝術美的經典。

  神曲並非一無是處,作為速食或開胃小菜,調劑著人們的生活,不過也很容易讓人像迷戀零食一樣,漸漸變得對正餐失去興趣。

  泥沙俱下的樂壇中,有格調的文藝作品和審美品質欠佳的神曲都有生存空間,在這大浪淘沙、披沙揀金的過程中,神曲如浮雲般飄過,經典恆久遠。消費神曲無可厚非,隻不過不要隻愛這一口,造成文藝營養缺乏。(記者 李淵航)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