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接,成就電視未來
2015年11月21日,是聯合國確定的第20個電視日。11月21—22日,首屆“世界電視日” 中國電視大會在北京舉辦,兩天17場論壇100多位嘉賓的精彩發言,引爆了雨雪天氣都未能阻擋的現場人氣。而“世界電視日”這樣一個帶有鮮明行業歸屬感、責任感的主題日,也因這次大會而在業界得到廣泛的傳播。
一個跨界、“奇葩”的會議
會上百位“大咖”從各個不同角度為電視的未來支招,最多時7場論壇並行開講,思想的交鋒令人腦洞大開。這份學習心得足足花了筆者近一周的時間,由於很多內容隻能靠PPT和速記來學習,很多精彩的觀點也難免因不在現場聆聽而有所缺失甚至誤讀。
可以說,本次大會的嘉賓不但涵蓋了電視的全產業鏈,包括制播、傳輸、終端及相關的管理、技術、研究方面的機構及行業組織,還包括電信系的中國電信上海研究院、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樂視、優朋普樂、小米、優酷土豆、滴滴打車等互聯網企業也在其中。更“奇葩”的是,像新華人壽、王老吉這樣的企業,也在互動營銷的主題論壇中跨界亮相。各類別的與會嘉賓,大多為該領域的代表人物,風雲際會、思想交鋒的盛況可想而知。
本屆大會的主題,包括電視制播及運營的核心議題:節目模式與未來綜藝、電視制作、電視版權、衛視影響力、播音主持、移動電視、媒體融合﹔還有一些跨界融合的話題:互動電視趨勢、電視互動營銷、智能終端與智慧家庭、有線無線融合網絡、DVB+OTT、電視游戲﹔此外,還為業界與投資機構搭建了一個項目對接平台,給有線運營商與電視機廠商、內容與牌照商提供了合作交流的機會。
最新的熱門技術也在會上有所介紹和展示,包括雲管端、4K、DRM、TVOS、無人機、裸眼3D、VR虛擬現實視頻技術等。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等趨勢性技術與應用亦是大會的重要關鍵詞。本次大會稱得上是一個跨界甚至有些 “奇葩”的會議,以往的行業活動,別說與行業外的交流,就連系統內的電視台與有線網,電視台內搞技術與做節目的之間,都很少共聚一堂。
在大會開幕式上,電視台、有線電視、直播衛星、地面數字電視、IPTV、互聯網電視及相關主管部門、行業協會、相關服務單位發布了《“世界電視日”共同宣言》。這份短短200字的宣言表達了行業責任、用戶意識、行業自律,“共同推動電視行業與社會各方面資源的連接” 體現了平台化連接思維。
電視業界一直奉行“ 內容為王”,在有線、直播星快速發展階段,也一度有“渠道為王”的說法。這在消費電子等實體經濟領域也有類似的現象。
本次大會上,從節目模式與未來綜藝、電視 制作、電視版權、衛視影響力等多場論壇眾多嘉賓的發言中,基本上可以總結出一個共識:內容依舊為王。當然增加了新的前提,即好的內容還要結合與用戶的互動,並適應新的傳播方式。
視頻媒體版權產業正進入黃金時代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楊明品認為,視頻媒體版權產業已成為全球文化產業的決勝高地,正進入黃金時代,而我國視頻媒體將進一步提升內容原創戰略。
中央電視台版權和法律事務室主任鄭直提醒業界,廣電的內容優勢正在消解。3年前,新媒體視頻10%自制、20%UGC,70%來自傳統內 容提供商。因此大家幻想的模式是“我用內容賭明天,你用渠道換此生”。然而,新媒體正全面布局內容,樂視、優酷土豆、阿裡巴巴、騰訊、愛奇藝等,紛紛建立或控股內容企業。環境寬鬆的網絡自制內容,正從“矮窮矬”成長為“高富帥”。吐槽不斷的《盜墓筆記》,播放超26億次。電視媒體在影視劇、紀錄片、綜藝節目、體育賽事、新聞節目方面的優勢,正在逐一消融。鄭直認為,當然,目前電視台在內容方面仍然有“比較優勢”,這也是“我們看到電視台為數不多的優勢”,因此,在電視與互聯網融合的過程中,一定要對版權進行開放性的保護,對於現象級版權進行全鏈條經營、大IP開發。
2015年10月份,攜程和去哪兒在百度的撮合下達成合並。有專業人士認為,這或許反映了十年互聯網黃金期的結束。其分析邏輯是,互聯網的生意像修路,修好路以后收點買路錢,叫流量販賣。然后普通人走免費,豪華車收高額通行費,這叫增值業務。而現在該修的路都修完了,各類渠道與平台差不多都建好了。視頻行業似乎也是如此,有線、IPTV、互聯網電視、網絡視頻,渠道甚至過剩,內容的爭奪自然就格外激烈起來,各家平台都希望形成自己差異化的運營優勢。2015年,TCL推出同步院線的“全球播”,東方網絡發布“沙發院線”,捷成世紀通過對華視網聚的收購,也在其媒資系統業務之上快速疊加起內容的砝碼。資本對於視頻內容上游資源的控制日益加強,阿裡巴巴不久前巨資收購優酷土豆,BAT自此全面深度介入視頻產業,視頻創意人才跳槽的消息也因此不絕於耳。
用戶是最終的目的和最重要的資產
中國電視大會不僅僅是一個廣電的會議,其涵蓋了有線、地面、衛星以及IPTV和互聯網電視。《沒有市場,就沒有陣地》,這是筆者在媒體融合論壇上演講的題目。電視媒體具有宣傳與產業的雙重屬性,但沒有產業、市場的成功,失去了用戶,陣地也就名存實亡了。
優酷土豆集團與“理想國”團隊共同出品了一檔文化節目《看理想》,在剛剛結束的第一季中,包括梁文道主持的文學欄目《一千零一夜》,陳丹青的繪畫欄目《局部》,馬世芳的音樂欄目《聽說》。《看理想》上線至今播放量超過1.3億,其中《一千零一夜》集均播放量超過117萬。通過大數據分析為用戶畫像發現, 《一千零一夜》的 觀眾以25∼30歲青年男性為主,學歷高,收入高。這檔節目也成為互聯網上第一檔首季就獲得冠名的垂直文化讀書欄目,招商總額超過了千萬。
優酷土豆文化節目中心總制片人姚文壇談到,經過半年時間摸索,她的體會是“用戶是最終的目的以及最重要的資產”,“社群化、自頻道矩陣化建設,對於節目聯動是很好的嘗試”。把《看理想》欄目做成了一個“內容+互動+社群”的超級自頻道,建成了梁文道、陳丹青在國內唯一與“粉絲”互動交流的平台。同時,《看理想》在知乎、微博、微信、豆瓣、喜馬拉雅等平台上打造了“自媒體矩陣”。此外,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理想國”全年有近百場現場推介活動。談到2016年《看理想》的運作,姚文壇說會 “用知識社群的方式運營”,通過做出高品質節目,由此吸引高價值用戶,進而吸引垂直、准確的高端品牌,還在 計劃“用戶的眾籌”。
筆者在媒體融合論壇中提出如下觀點:用戶深度參與的媒體才是真正的新媒體。因此內容的價值,不僅僅在於版權和IP,它更是圈用戶的入口和可變現的應用,而直播互動的節目制播形態是促成這一轉變的利器。
台網聯合,共建航母級的媒體平台
不管未來如何,廣告在當下依然是電視台、視頻網站 收入的“大頭”,有線網、互聯網電視也正在這個方向上發 力。尼爾森網聯總裁助理欒旭濤指出,移動互聯網這幾年發 展特別迅猛,到2015年有24%的時間消費和傳統互聯網是 一樣的,但是廣告消費隻佔到了8%。這方面也驗証了一個問題:廣告主青睞的還是大屏。
2010年,國務院提出電信網、廣電網、互聯網的“三網 融合”,並在2015年開始全面推進。2014年,中央提出推進 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其間,還有“台網融合”的提法,“台”指電視台,“網”則有不同的理解,可以是電視台自己的網站或網絡廣播電視台,也有的指互聯網,或者有線網。且不論這些概念如何,“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融合發展”重點在於“發展”,“媒體融合”只是手段,各種融合,都不能為融合而融合。
鳳凰衛視常務執行副總裁崔強認為,僅僅把電視媒體從線下播放轉為線上播放是不行的,這只是“+互聯網”,並不是“互聯網+”。傳統電視行業的從業者要想把握“互聯網+”的契機,必須從思維、思路上改變。
鄭直指出:“台網融合,本質是兩種生態體系的融合,更直接一點:是一種單向的、封閉的、收斂的體系,向另外一種新生的,但是多元的、開放的、發散的生態體系演進。”
筆者的觀點非常明確:電視台是有觀眾沒用戶,有線網是有訂戶沒用戶,而電視台和有線網聯手開展直播互動,可以通過內容圈用戶,通過大數據實現關聯推薦、電視電商和精准廣告。唯有如此,才有廣電的未來!
連接,無處不在!
(中廣格蘭旗下品牌公司中廣互聯為此次中國電視大會的承辦機構)
(作者系中廣格蘭董事長兼總經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