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了不起的挑戰"了不起 改變引進真人秀不接地氣尷尬

高書
2016年01月27日15:11 |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小字號
原標題:《了不起的挑戰》了不起

  明星挑戰各種職業。 資料圖片

  “央視爸爸,你變了!”央視真人秀節目《了不起的挑戰》播出后,習慣於在網絡上看電視的年輕網民們,開始紛紛在評論區刷屏“蓋樓”,發出這樣驚喜的感嘆。

  華東政法大學二年級的孫小璇(化名)加入了《了不起的挑戰》全國粉絲QQ群,該群目前已經有997名成員,同時“各個地方還有地方粉絲群”。孫小璇說,在她以前的印象裡,央視的節目一向一本正經、正襟危坐,像“爸爸”一樣。“但是我感覺《了不起的挑戰》在努力改變,想要做得更符合年輕人的口味。”

  積極向年輕人靠攏

  在《了不起的挑戰》第二期節目中,6位嘉賓主持人分頭前往四個地方,親身體驗絕壁清潔工、煤礦工、“棒棒工”和挖藕工的辛苦工作,克服重重困難完成“了不起的挑戰”,體會普通勞動者的艱辛與不易。在嚴肅而沉重的主題背后,節目採用了輕鬆活潑的敘述形式,動畫花字幕的吐槽使整期節目笑點滿滿,甚至在即將進入“雞湯”內容的時候,屏幕右上角會出現一碗“雞湯”的圖標,網友因此戲稱節目組為“老母雞”,紛紛表示“被央視圈粉”。

  對此,中國傳媒大學教授胡智鋒說:“這個節目中的動畫花字幕用得大氣,恰到好處。第二期節目中展現的這些職業太慘、太苦,甚至有些讓人目不忍睹,需要通過動畫花字幕這種喜劇的風格來調節氣氛,否則就會顯得太過沉重。另外,這種輕鬆的形式剛好和生活中的困難形成鮮明反差,對比之下,原本辛苦的工作顯得更加辛苦,危險的工作顯得更加危險,而普通勞動者仍然能夠在困境中保持樂觀的心態,仍然相信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創造美好的未來,這點讓人非常感動。”

  事實証明,央視接地氣的風格並沒有分散觀眾的注意力,相反,它不僅借此吸引了更多觀眾,而且讓觀眾“願意喝了這碗‘雞湯’”。豆瓣網友“我亦鬼也”在評論中寫道:“每個工種都不容易,我們吃著別人挖來的藕,用著別人挖來的煤,卻還在抱怨生活。了不起的挑戰,了不起的工作者。這個節目太有意義,娛樂的同時它告訴你這些工作者都是如何工作的,他們到底承擔著什麼……”

  “洋模式”接中國地氣

  《了不起的挑戰》引進的是韓國MBC電視台的《無限挑戰》,因為部分觀眾對於韓國原版《無限挑戰》的喜愛,《了不起的挑戰》在首播之前便備受期待與爭議,央視的制作是否會保留《無限挑戰》中娛樂和搞笑的環節設置是一大焦點。早在《無限挑戰》中國原創升級版三方合作簽約儀式上,燦星制作宣傳總監陸偉曾透露:“韓版節目有很多戶外體驗的東西,像游戲、歌舞等,而我們會大量舍棄這些東西,著重於明星在各種各樣生存環境下工作、勞動的生活場景。”

  雖然《了不起的挑戰》去掉了綜藝和游戲設置,卻並沒有減少節目的娛樂性,同時又在原始版本的基礎上增加了教育意義。豆瓣網友“MsBettie”說:“在歡樂的同時又滿滿的正能量,比某些隻知道玩游戲、沒任何意義的綜藝節目強的不是一星半點。”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傳媒研究中心秘書長冷凇在文章《三大維度引航主流真人秀創新:〈了不起的挑戰〉首播評析》中,提到了《了不起的挑戰》對於原版節目模式的突破:“《了不起的挑戰》的主題架設與《無限挑戰》的發力方向完全不同,節目超越了單純的劇情綜藝與游戲綜藝的維度,而在功能性上進行了引領式的拓展。《了不起的挑戰》把體驗生活、發現生活作為重點,通過明星的體驗,把視角切入普通人的生活。節目為市場上眾多的綜藝娛樂節目制作團隊作了超越性的表率,在完成娛樂節目基本的商業功能之外,大眾媒體的傳播者還應該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通過手中的傳播力介質,反映現實生活,探尋平凡中的‘了不起’。”

  “挑戰失敗”是節目的成功

  “這個節目最有意義的地方,在於它能夠感動人、教育人,把明星放置在普通的勞動崗位上,用鏡頭展現了普通工作的風險和辛苦——這些工作都在挑戰著人生理和心理的極限,其存在本身就是‘了不起的挑戰’。”胡智鋒強調。

  談到《了不起的挑戰》錄制幕后,燦星公司的員工徐杰講了一個細節:岳雲鵬獨自搭乘礦下軌道下礦井為工友送飯期間,因為不能熟練乘坐軌道加上嚴重體力不支,在行進過程中不慎摔下,他當時一動不動地躺了足有五分鐘,導演組問他是否放棄時,他仍然堅持重新背起飯包。后來實在難以堅持,考慮到不能耽誤礦工准時開飯才忍痛放棄。

  《了不起的挑戰》與其他職業體驗類節目的最大不同,就在於它讓明星真的“體驗”了,讓明星活動的“強度”和“險度”都達到了極限。在第二期當中,岳雲鵬雖然挑戰失敗,但這恰恰是節目的成功,讓觀眾感受到了礦工的辛苦。

  冷凇格外強調讓明星“實實在在”地去體驗的重要性:“《了不起的挑戰》的引航價值,就在於其著力點的不同。21個小時、35個小時曲折任務目的不在‘虐’,而在剝離明星光環,讓錦衣玉食的明星回歸普通人的生存狀態﹔打破了優越感和驕傲之后,明星們才能以最真實的‘人’的狀態體驗普通勞動者的日常生活,這種‘生活’不是30分鐘或者3個小時的‘玩票’,而是經年累月的辛勤和日復一日的投入。正因如此,《了不起的挑戰》呈現的‘任務完成’才顯得扎實而厚重,對普通勞動者生存狀態的展示才真誠而完整。”

  做有意義的真人秀

  同一些真人秀節目把注意力放在明星游戲搞笑上不同,《了不起的挑戰》在娛樂的同時,也為觀眾提供知識和見識,比如樂嘉和沙溢在挑戰“棒棒工”的時候,節目組會先介紹重慶多山的地理環境,使觀眾理解“棒棒工”存在的必然性﹔阮經天和華少挖藕的時候,觀眾也可以增長新的認識,知道藕是怎樣一步步種植、生長、收獲的。一些觀眾對挖藕的過程感興趣,甚至想去嘗試。這樣的設計,比簡單的游戲帶給人們更多的知識、體驗和情感。

  《了不起的挑戰》制作方星空傳媒總裁田明在談及為何要在今年進軍戶外真人秀時說:“戶外真人秀節目提供了很好的娛樂效果,被市場所接受,但燦星要做的是有意義、有價值、傳遞中國主流文化價值觀的節目。”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宣傳司司長高長力表示:“中國目前的真人秀節目還存在兩大問題亟待改變:一是有些節目‘有意思,沒意義’,雖然收視率高,但只是在進行單純的娛樂,甚至很低級庸俗,不能給觀眾帶來新的認知,對觀眾也沒有教育作用。今后在節目環節設計中應當盡可能搭載一些價值和知識,使其更有意義。二是過度炒作明星,過於依賴明星帶來的吸睛效果,使節目成為明星自我炒作和作秀的舞台,甚至為明星未成年子女提供包裝造星成名的機會。真人秀節目應當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加大普通群眾參與節目的機會和比重,使人民大眾成為明星主角。”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