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化媒體依然要靠市場力量去突圍
2013年,我在一家雜志上發表文章時談到:“如果連走市場化的都市類媒體都感到困難了,那麼拐點就真正到來了。”從近年的情況來看,廣告和發行量跌幅最大、不斷減版裁員的就是都市類報紙,被稱為斷崖式的下滑。這顛覆了我們過去常說的“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說法。這就容易引起質疑,難道辦都市類報紙的方向和定位都錯了?
都市類報紙該不該走市場、如何走市場,這值得探討。
都市類報紙紅火了十多年,正是堅持走市場化道路的結果﹔今天出現的問題並非走市場化道路的錯,而正好相反,是都市類報紙未適應新形勢下市場變化而陷入困局。市場並非固定的,市場經濟的內外部環境總是隨著時間的遷移千變萬化的,對手之間的競爭是很激烈的,甚至是很殘酷的。適者生存。媒體經營者必須根據各個時期的社會、經濟、技術發展的狀況及競爭對手的變化,審時度勢,擇機而變,才不至於被淘汰出局。
都市類報紙的誕生,是為了彌補機關報市場不足、滿足城市大眾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產物。城市尤其是中心城市,市民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許多新人、新事、新風尚需要報道﹔市政的許多民生工程需要市民關注和參與,需要有連接政府與市民的載體做好信息傳遞和溝通工作﹔城市的許多社會熱點也需要媒體追蹤釋疑解惑和進行分析引導輿論。改革開放之后,機關報除早就存在的中央機關報、省委機關報和部分地市機關報之外,各地市尚未辦機關報的也紛紛申請創辦,甚至縣一級也有辦機關報的。機關報一般辦得比較嚴肅,在黨委和政府直接管理下的定位非常強調“喉舌功能”,緊緊圍繞中心工作開展報道。作為一個省的省委機關報,其報道面要兼顧全省各地及各行各業,不可能用過多版面報道城市市民關注的一些話題。都市新聞短板,這與作為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省會城市地位極不相稱,需要有新聞媒體去承載填補這一市場空檔的使命。晚報承載了部分使命,晚報其實也是都市類報紙。全國各地先是恢復了“文革”時期停辦的晚報,繼而有些中心城市或二線城市也辦了晚報,但總體來說數量並不多。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華西都市報、南方都市報、楚天都市報等都市類報紙如雨后春筍蓬勃發展,而且相當一部分是由省委機關報辦起來的。原有的晚報和后來興起的都市類報紙並駕齊驅,以其貼近市民的定位和新銳的風格受到讀者尤其是年輕讀者所喜愛。都市類報紙的發展不僅增強了以機關報為龍頭的報業集團的實力,而且也倒逼機關報改革創新,從比較單純的指導工作的報紙變成多樣化的報紙,內容、形態等也進行了創新。比如,都市類報紙的導讀版、評論版也被機關報所仿效。所以,市場化的都市類報紙實際上推動了中國報業市場的繁榮發展。由此可見,都市類報紙在中國報業發展史上功不可沒。不能因為現在發生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就說過去走市場之路錯了。
都市類報紙在新形勢下的市場在何方以及如何定位,必須要厘清。都市類報紙紙質版是否就完全沒有讀者了,先要考量一番才好下結論。不少年輕人的閱讀習慣轉移到新媒體尤其是移動媒體上,都市類報紙的讀者大量流失是不容置疑的。當然,仍有一部分既看紙質版又從互聯網上閱讀的讀者,而且“鐵杆讀者”也還有。明晰了現狀,認定都市類報紙的讀者定位依然是中青年為主沒有問題,但顯然不能像過去那樣一味追求百萬大報,壓縮發行量是必然的。從內容定位來看,都市類報紙貼近市民,善抓社會熱點、關注民生,以及言論新銳等風格也應堅持,但像過去那樣抓取眾多內容信息,以版面規模與競爭對手拚搏實在沒有那個必要的。眼下,紙媒之間已稱不上對手了,對手已被新媒體所取代。過多版面不只是一種浪費,報紙也無法承受高成本的壓力。當今受眾並不缺信息,缺的是優質的信息,都市類報紙精選內容瘦身強身成當務之急。都市類報紙紙質版的讀者在萎縮,已拋棄紙質版的讀者對都市類報紙其實還有留戀之情,因此都市類報紙在市場定位中,應盡量通過轉型將失去的讀者請回來,並千方百計擴大用戶群。2015年4月15日上線的南方都市報並讀新聞APP,通過“讀新聞有賺”的模式吸納大量用戶。至12月,下載量已超4700萬,大大超過了紙質版原有的發行量。
都市類報紙當年的大發展靠市場的推動,近年發生的困境是對互聯網態勢下的市場不適應造成的,未來依然要靠准確的市場定位去突破。
(來源:《西部學刊》2016年1月下 作者系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