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太子妃"等網劇下架引業界大討論 嚴審自律是"良方"

尹春芳
2016年01月28日08:33 | 來源:深圳特區報
小字號
原標題:網劇“清毒”: 左手嚴審,右手自律

  網劇《太子妃升職記》海報

  網劇《盜墓筆記》海報

  網劇《心理罪》海報

  近期網劇發生的一件大事,被稱為“又污又毒”的網劇《太子妃升職記》被暫時停播了,同時還有《心理罪》、《暗黑者1》、《盜墓筆記》、《探靈檔案》等都已在視頻網站無法觀看。據悉,下架的理由是“涉及血腥暴力、色情粗俗、封建迷信”等。該消息一出,不但引起網友粉絲的強烈震動,業界也掀起了一場關於網劇內容和審查尺度的大討論。

  實際上,網絡劇下架早有先例:2011年,《第二夢》、《在線愛》等劇被指台詞露骨、情節低俗,遭遇刪減、停播﹔2012年,《東北往事之黑道風雲二十年》由於內容涉黑被勒令下線﹔2014年,大鵬的《屌絲男士》因涉嫌低俗下架受審。下架折射的是整個網劇市場一直以來存在的問題,業界對於網劇大尺度的爭議也從未停止過。此次多部網劇的集體下架在業界引發不小震動,並被視為網劇審查制度規范化的“風向標”。為此,記者採訪多位業內人士給出分析,在已有觀眾的基礎上,網劇如何打破“惡俗”標簽,淨化市場,真正制作精品。

  有“毒”網劇盡早開“罰單”

  《太子妃升職記》是一部改編自知名網絡小說的IP網劇,制作並不精美,內容也相當混亂,但其中大膽的設定和出位的表演卻迎合了當下年輕人的喜好。“天雷滾滾”的花式負面口碑迅速通過社交媒體發酵。這部“又雷又污”的奇葩網劇也終於“升職”到了微博熱門話題的榜首,並以8.0的高分擊敗《羋月傳》。

  其實在碎片化網絡時代裡,《太子妃升職記》並不是唯一一部奇葩網劇。記者進入視頻網站仔細查閱了不少網劇,發現多數網劇不僅粗制濫造,而且充滿投機心理。比如借著《道士下山》東風的《道士出山》,《港囧》上映前網絡上出現大批的《澳囧》、《巷囧》、《鬧在囧途》,《尋龍訣》上映前夜付費網站就出現了《猛鬼吹燈之尋龍訣》、《鬼點燈》、《尋凶訣》,另外還有各種山寨網絡大電影如《捉鬼記》、《解救吾小姐》、《色戒·情敵》等等。

  對於那些五毛錢特效、天雷滾滾的台詞、無節操的劇情,許多人表示一開始是拒絕的,不願被一部low劇拉低了段位,最后卻直接拉下了坑,為“有毒”網劇貢獻了點擊量。網友“小蝦米”說,“與其說是網劇,倒不如說是一場吐槽狂歡宴。網劇故意把劇集制作得槽點滿滿,是為了方便讓觀眾去吐槽,從而產生病毒式營銷”。

  2015年曾被稱為網絡劇井噴的一年。據統計,去年市場上網絡劇的數量高達355部,已經超過了傳統的電視劇。但其中精品劇寥寥可數。有網友總結新“劇毒型”網劇:IP劇、CP劇、穿越劇、瑪麗蘇劇,才是當下的爆款。

  娛評人嚴絮認為,此次有大規模的網劇下架無疑是給網劇制作敲響警鐘。“網劇如果要靠一些題材上打擦邊球來博眼球,不是一條長路,而是一條死路。不如鼓勵作者在題材創作上少些投機心理,多一些實驗性質的探索,選准題材,台詞嚴謹,節奏感強,才能換來一路綠燈。”

  嚴審自律是“良方”

  為什麼這些“毒”網劇會堂而皇之地出現在視頻網站上呢?一位不願意透露名字的業內人士張先生說,造成網劇良莠不齊的重要原因,就是審查制度的寬鬆。他告訴記者,目前網絡影視劇基本是自審自查,廣電總局要求,網絡影視劇隻要到歸屬地廣電備案就可以開拍,拍完之后由播出該劇的視頻網站組織3名以上審核員審核通過,並由視頻業務負責人最后通過,即可播出。這意味著,視頻網站在審查本身掌握很大的話語權。

  包括《羋月傳》導演鄭曉龍在內的一些專業人士認為網絡劇的審查標准過低,“導演協會開會時,大家都說咱們去拍網劇吧,為什麼?網劇審查不嚴啊,電視台播出的電視劇是先審查,而網播劇是后面有了問題再審。”鄭曉龍呼吁,“網劇、電視劇應審查一致”,表示現階段國內網劇和電視劇的審查標准不一樣,這種不一致會給創作人員帶來很大的困惑,或是對市場造成紊亂。

  著名編劇白一驄表示,政策雖然有限制,但這可能會讓網劇的業態更為公平,“作為從業者來講需要自律,否則的話大家最后真的是在一個無序的環境中競爭,最終也會失去受眾。”

  記者了解到,近幾年來,國內各大視頻網站都不約而同地加大了自制網絡劇的投入和規模。擁有播出渠道和平台的自主性,以及周播、季播等播出方式的選擇自由,都是視頻網站相較於傳統電視劇制作機構的集中優勢所在。

  “自2009年就萌芽的網劇發展到現在已經有成熟的觀眾土壤,方興未艾。受眾也已經細化,通過大數據可以清晰地看到他們的口味。可以說網劇有新的增長點,一方面要監管,一方面要扶持”,嚴絮分析說,比起電視上長篇累牘、題材雷同的電視劇,網劇絕對有自己的優勢。資金、演職員亦不在話下,喜劇、偶像劇,哪怕是正劇都可以實現。“小成本的題材尤其是網劇的菜,一旦好好耕耘應該會有不錯的收成。即使出不了像《紙牌屋》那樣的精品,也可以改一改網劇惡俗的標簽。”

  對於未來網劇發展,樂視網內容高級副總裁兼內容總編輯李黎分析:“經過網劇的萌芽期和野蠻發展期,大家會逐漸嘗試新的題材開發,採用復合型題材的模式,同時符合年輕觀眾的需要,符合政策要求,走品質化路線。”

  白一驄認為,目前網劇的重中之重就是淘汰掉那些隻圖商業利益的投機者,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他相信隨著網劇市場的不斷淨化,以及大批專業傳統影視人的介入,網劇會在激烈的競爭中逐漸走向高品質,受眾群也會從年輕觀眾擴展到更多群體,“網劇有朝一日甚至會超越傳統電視劇。”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