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2016年網絡媒體“走轉改”活動>>人民網記者在基層

網絡媒體走轉改·人民網新春走基層

一個縣城的千年文學傳統:縣委書記讀書 民間“拌面哥”也寫詩

林長生
2016年02月07日06:31 | 來源:人民網-福建頻道
小字號
原標題:一個縣城的千年文學傳統:縣委書記讀書 民間“拌面哥”也寫詩

1/6《大樟溪》顧問謝冕(左)在永泰田間與本土作家陳家恬合影。

2/6作家王宏甲在永泰作“文化的力量”講座。

3/6永泰詩人“拌面哥”在自己的小吃店工作。

4/6永泰縣委書記林強在閱讀《大樟溪》刊物。

5/6《大樟溪》五周年現場座談會。

6/6作家陳家恬《日落日出》研討會。

人民網永泰2月6日電(林長生)在福建永泰縣千年古鎮嵩口,距離永泰二中不遠處有一尊宋代著名詩人張元干的塑像,雕像基座刻著他著名的“賀新郎”詞章,這是永泰人的驕傲。難得的是,這樣一個30多萬人的山區縣,一千年來堅持文學創作者一直不乏其人,而底層民眾和90后創作者紛紛脫穎而出。

永泰農民堅持文學創作,個體小商販還出詩集

張元干的后人張建設是永泰縣國土局退休干部。他從14歲開始寫作,最近出版了一本詩集《從今莫負雲山約》,收錄了近體詩千余首。更難得的是,永泰的民間文學創作自覺體現在農民、理發師、小商販、裁縫等群體都在寫作。張建設說,裁縫和理發師還分別印發了自己的個人詩集。

永泰縣有一位寫詩的“拌面哥”。這名“純爺們”名字叫張培鶯,筆名“永沙”。他是以經營拌面小吃店的詩人,也是張建設的詩友。“拌面哥”每天堅持寫詩,他的《對著月亮彈起吉他(組詩)》,充滿令人斷腸的鄉愁。因為老婆前段時間騎自行車出了點事故,“拌面哥”的小店年前就停止營業了。2月6日早上,還到小吃店裡加工春節的美食的他說,家裡的套房不方便施展拳腳,還是到店裡加工更快些。他說,下午要和兩個女兒去逛街買衣服了。

永泰每一千個人中,至少有一個文學愛好者或創作者。張建設說,永泰各行各業都有從事文學創作的人,常年堅持寫詩詞的就有100多人。他列舉到,農民黃克煌,農民工賴春光,個體手工業者潘雄濤,道士吉成孟,這些人都是本土文學刊物《青雲山》的作者。此外,裁縫侯世平自己印行詩集《芳草詩文集》,個體理發師楊經照印發了詩集《苦梅》,小學女教師賴月蘭出版了詩集《芳草幽幽》。

永泰有風光俊美的青雲山,也有浩浩蕩蕩的母親河大樟溪。永泰縣借助《大樟溪》和《青雲山》這兩個文學刊物的平台,不定期地舉辦作品研討會,先后舉辦過陳家恬《日落日出》、戴雲飛《時光村落》、邵永裕《歲月跫音》等座談會。

永泰有良好的文學傳統。1992年5月,一本《永陽文萃》見証了上個世紀永泰文學創作的熱潮。20多年后,已是古稀之年的《永陽文萃》的主編鄭善玉面對厚厚的永泰作者文集,感慨后生可畏,也對永泰作者遇到了一個幸運的時代感到欣慰。他希望永泰文藝就此走向新的繁榮。

“90后小才女”嶄露頭角,“狀元之鄉”綿延歷史傳承

在永泰的文學隊伍中,年輕力量也不可小覷。小學教師盧強楨是文學愛好者,也是永泰純文學刊物《大樟溪》的作者。盧強楨在文學創作中漸入佳境,他說文學創作比吃肉還有味道,而他的兒子也少年成名。

盧強楨的兒子盧王偉是永泰縣高考冠軍,也是個小作家,現在就讀蘭州大學。今年,除了盧強楨的兒子外,還有一名在校生陳方舟也加入了福建省作協。

永泰一中畢業的“90后小才女”王君心是廈大中文系在校學生,最近成為大連出版社的簽約作家。王君心蟬聯兩屆新概念作文一等獎,獲得福建省少年兒童文學獎兩屆二等獎。她是永泰山水的滋養的結晶,也像大樟溪中的一泓清流注入大江大河。

一個縣城的文學氛圍濃厚,也得益於它的文化底蘊。永泰是“狀元之鄉”,曾在南宋乾道年間七年三度狀元,歷史上出過7個文武狀元,現在有《青雲》、《大樟溪》、《方志田園》、《永泰商人》4本地方刊物,有一大群愛好閱讀和寫作的人,還不時舉辦文學活動,這是難得的一種文化現象。

1月30日,《大樟溪》雜志創刊五周年的日子。《大樟溪》的顧問是北京大學教授謝冕。台灣詩人鄭愁予也給予了“所有的河流都是母親的愛”的題詞。當日,一本收錄了63名永泰縣作者作品的新書《大樟溪》在永泰舉行首發式。來自福建各地的作家、讀者經過縣政府裡的文廟前,在縣政府的會議室匯聚一堂,談起了文藝復興時代的文學閱讀對滋養性靈的必要性。

永泰活躍著龐大的文學創作群體,這在當今浮躁的社會氛圍裡是難得的風景。當天,參加活動的冰心文學館副館長練建安表示,永泰縣的創作隊伍龐大,結構好,不管是哪個年齡層次的作家,創作都相當活躍,同時還形成了良好的文學氛圍。他認為,這和永泰古朴的民風和優質的山水地理條件分不開。

在永泰,縣委書記也以讀書為榮。去年11月29日,福州廣播電視台和本網聯合策劃的《縣委書記悅讀匯》播出第七集,永泰縣委書記林強還與觀眾分享閱讀《民間靈氣》的體會與感悟。他結合永泰的工作實例,講述民俗文化在當今社會所面臨的困境與機遇。

永泰縣在福建省文學創作上形成了自己的“永泰方陣”,也取得不錯的成績。在永泰作家中,已有陳家恬和郭永仙兩名中國作協會員,還有20多名福建省作協會員。陳家恬《日落日出》獲福建省政府百花文藝獎一等獎,福建省優秀文學獎一等獎,福州市政府茉莉花文藝獎一等獎,郭永仙散文詩連續10年入選《中國年度散文詩》。

郭永仙說,永泰作者不僅有耄耋老者筆耕不輟的佳話,也有一家三代齊寫作的故事。他把永泰文學創作的盛況比喻為“病毒”,而這種“病毒”正在復制和爆發。

採訪手記:“你會寫詩,你會炒菜嗎?”有人說,在法國,人人都會寫文章。而據說,浪漫的巴黎人,他們更引以為豪的是會做得一手好菜。法國巴黎和福建永泰似乎沒什麼可比性,卻同時跳進我的心田。

永泰是一個山區小縣城,在福州地區是屬於不富裕的地方。然而,恰恰就是這樣一個地方,古老的傳統還在延續,這從保護較好的嵩口古鎮及古朴的民風中可以感受到。福州人賣茶葉,長樂人搞紡織,平潭人打隧道,福清人挖煤礦,永泰人搞建筑……這是對福州地區在外從事的工作的大體概括。永泰出建筑人才,勤勞的鄉民在全國各大城市蓋房子,有些六七十歲的老人還在工地上高空作業,自食其力。這裡的人,一方面腳踏實地,傳承著中國文學的“飢者歌其食,勞者歌其事”的傳統,另一方面也在仰望星空,也讓人必須在精神上仰視。

如今,文學的興盛正成為互聯網時代的一種特殊現象。1月31日晚上,評論家謝有順蒞臨福州。他在八閩書院開了一場“中國所需要的文藝復興”講座。在這場爆滿的講座上,他提到《大國崛起》篇章少了“文藝復興”是令人遺憾的。他說,文藝復興是民族復興的先聲,文學是文藝復興的基礎。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