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網絡媒體走轉改】探訪山西食文化:花股麻花香四方

張婭喃
2016年02月14日13:22 | 來源:人民網-強國論壇
小字號
原標題:【網絡媒體走轉改】探訪山西食文化:花股麻花香四方

  人民網2月14日電(張婭喃)“出城五裡上北坡,年前戶戶支油鍋,男人壓面女人搓,花股麻花香得多。”這個流傳在山西省運城市臨猗縣的順口溜家喻戶曉。沿臨猗縣城北上,有一條綿延數裡的緩緩長坡,當地人形象的稱為“五裡坡”,它以地勢高低將臨猗縣分為坡上與坡下,久享盛譽的朱柿花股麻花就產於臨猗縣的坡上。

  (臨猗景氏廟朱柿花股麻花)

  一根麻花凝智慧 半坡朱柿香宜人

  與晉南地區傳統麻花不同,朱柿花股麻花因用發酵和未發酵兩種面搓成,加配特色水果朱柿,外表一股淺黃色一股橘紅色,有別於普通的渾股麻花。這種麻花口感酥脆,尤以臨猗縣北景鄉、大閻鄉、閻家庄鄉一帶為佳。抓起一個嘗鮮,香甜酥脆的味道,瞬間征服味蕾。

  1988年,臨猗縣興起栽果種果熱潮,北景鄉景氏廟村農婦閻慧人不趕潮流,憑借小時候奶奶教授的搓麻花的手藝,嘗試著把臨猗縣傳統美食“花股麻花”推向市場,獨自念起了花股麻花經。閆慧人和丈夫楊爭普鑽研嘗試,在麻花中加上朱柿、花椒、茴香、蜂蜜等,使得口味獨特。

  沒有文化的產品就沒有足夠的吸引力。閆慧人想做到讓吃花股麻花的人感受到,每一口都是文化的縮影。2003年,閆慧人認為朱柿是麻花的主要原料,營養價值極高,將品牌名字改為“朱柿花股麻花”。在制作上,他們開發出五香、麻辣、孜然等十多種口味﹔在規格上,研制出粗長型、粗短型、細長型等多個規格﹔在包裝上,有粗包裝、細包裝、小包裝等。

  以誠招人,以信贏人,以質利人,以量惠人

  隨著知名度的不斷提高,花股麻花產業也越做越大。隻有小學水平的閆慧人,花重金在國家工商局以丈夫楊爭普的肖像,注冊了花股麻花的商標,成為運城市麻花產業的第一個注冊廠家。

  2009年,山西省書法協會會長趙望進先生為他們題詞“以誠招人,以信贏人,以質利人,以量惠人”16個大字。這是一份沉甸甸的鼓勵與祝福,這一切無不彰顯文化的魅力。

  2月9日大年初二,商鋪關張,全家老小歡聚一堂歡度春節,楊爭普的門店裡飄來陣陣麻花香。走進打聽,原來是年前有客人臨時加定了一批貨,楊爭普夫妻倆趁著過年這幾天,想把客人的貨加班加點做好。“大家辛苦一年,想讓工人們過個好年,就早早讓他們回家陪家人了。這個客人是外省的,通過幾番打聽找到我們,想嘗嘗花股麻花的味道,就想著過年這幾天做好這批貨,早點送到顧客手中。”楊爭普邊在發亮的案板邊嫻熟地搓麻花說到。

  不一會功夫,有很多客人驅車前來楊爭普的商店門前,詢問麻花是否有貨,想買點帶回家。春節期間,很多正常開門的商鋪會收取客人一部分“加班費”、“服務費”。對此,楊爭普認為,這樣做會讓顧客們覺得商家不誠信,所以哪怕自己再累再辛苦,春節期間的麻花價格還是和往日一樣,讓大家買得舒心。

  緊跟時代潮流,連接互聯網走天下

  為了讓天南海北的客人品嘗到口味獨特的花股麻花,楊爭普和閆慧人在子女的幫助下接觸互聯網,制作“臨猗縣楊爭普食品廠”網站,展示宣傳產品﹔開通網店,利用微信進行銷售,讓大家足不出戶品嘗風味美食,通過互聯網走遍全國。

  臨猗縣景氏廟村在楊爭普的帶領下,已有10多家朱柿花股麻花的生產企業和作坊,楊爭普食品廠是龍頭企業,麻花產業已經成為景氏廟村的支柱產業和主導產業,成功打進全國多家大型超市,在民營食品企業中嶄露頭角,有效地帶動了農民的增收。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