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人民日報新春走基層 雙腳丈量時代筆墨記錄變遷

2016年02月16日07:14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雙腳丈量時代 筆墨記錄變遷(新春走基層·特別報道)

  標題書法:蘇顯龍

  2月1日至15日,本報共派出110余名記者

  累計刊發文字報道72篇

  春節7天長假,刊發圖片53幅

  編者按:春節,是中華民族最盛大的傳統節日之一,人們闔家團聚、辭舊迎新﹔基層,是中國這個龐大肌體的一個個細胞、一段段毛細血管。新春時節,本報記者深入基層,觸摸前進中國的脈搏和律動,用筆墨和鏡頭描繪、捕捉人們生活的變化,反映群眾最真實的幸福與願景……在採訪中,記者也收獲了不少感悟和體會,現摘編如下,以饗讀者。

  福 建

  創業夢,綻放在鄉村大地上

  本報記者 趙 鵬

  “最大的困難,其實不是市場、資金或政策,我覺得是精神孤獨。”杜贏說這話時有點擔憂的樣子,是記者在整個新春走基層期間最難忘的一個鏡頭。

  杜贏,90后,是福建寧德赤溪村第一個回鄉創業的大學生。早在大四的時候,“家鄉的巨變以及由此帶來的巨大機遇”,就讓小杜下定決心回鄉創業。小杜創業得到了當地政府的支持,不僅有啟動資金,還有低息貸款﹔如今,小杜的茶葉加工銷售業務已小有名氣、市場不斷拓寬,甚至注冊了自己的商標。

  一切看上去都是那麼美好。然而,故事並沒有像童話書裡那樣——“從此過上了美好的生活”。

  在創業過程中,小杜與父親之間有觀念、思路上的差異,有時也拗不過一些鄉村社會的法則和人情。據了解,有著同樣煩惱的不隻小杜一人。對於很多回鄉創業的年輕人來說,鄉村依然是一個很難融入現代精神和靈魂的地方。

  這些年來,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鄉村的公路、水電等基礎設施已大為改善,然而,能夠凝聚人心、特別是能吸引年輕一代的新鄉村文化仍很薄弱。“留得住鄉愁”和想象中的詩意田園,似乎正漸行漸遠。也許,這才是小杜這些返鄉創業年輕人感到失落與孤獨的深層原因。

  今天,我們要為農村發展“補血”,不僅要補基礎設施的短板,更要補鄉村文化之所缺。在鼓勵年輕人返鄉創業的過程中,不能隻把農村當作物質財富創造基地,更應該讓鄉村與城市一樣,成為能夠豐沛精神、寄托夢想的家園。唯此,才能讓更多年輕人的夢想之花綻放在廣闊的鄉村大地上。

  海 南

  沉下去,共享脫貧后的喜悅

  本報記者 丁 汀

  農歷臘月初二,新春走基層活動中,記者赴海南瓊海採訪扶貧情況。

  瓊海博鰲作為博鰲亞洲論壇永久會址,貧困人口,尤其是少數民族貧困人口數量仍然比較多。

  守著綠水青山,為啥窮得叮當響?不是人懶,而是地偏。當地人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夫妻二人種水稻,按當地人均4畝地算,一年收入不過萬元,如果要供養兩位老人、兩個孩子,肯定會貧困。

  而2014年—2015年,還是一樣的田,在瓊海推行“不砍樹、不佔田、不拆房,就地城鎮化”以及“田園+”精准扶貧政策下,加腦村脫貧了,會山鎮也脫貧了。

  如果不是走進這裡,很難想象這裡的人們對改變貧困的渴望,更難體會他們改變貧困后的喜悅。

  公共服務均等化,在紙上只是個概念。而在這裡,卻是改變貧困的開始。

  全面小康、精准扶貧,對於生活在城市的人們,可能只是一個模糊的概念。而在這些窮過、窮怕了、剛脫貧的人們面前,是村民介紹起全村覆蓋WiFi的驕傲,是家門口干干淨淨的清爽氣兒,是人們重拾編竹籃繡花邊等手藝的動力。

  不走進這裡,可能很難感受到,扶貧帶走的是貧困,帶回的卻是人們被日復一日的貧困消磨掉的希望與意氣。

  作為記錄時代的新聞人,沉下去,分享他們改變生活的喜悅,不僅是職責所在,更是不斷前進的社會賦予的特別榮光。

  這,或許是2016年新春走基層,給一個普通記者帶來的最大正能量。

  河 南

  多陪伴,孩子最好的過年禮

  本報記者 劉 暢

  每逢年關,對留守兒童的關注就會格外高。孩子們期盼的眼神、羞澀的笑意總會擊中人們內心的柔軟,溫馨團聚的畫面也讓人心暖。這次走基層,記者來到了河南商丘虞城縣稍崗鎮韋店集村和梁庄村。

  韋店集村的張美麗在浙江寧波打工,女兒王佳慧在縣裡中學上初一,平時母女交流很少。王佳慧說,她在學校的時候,生活和學習的事都要靠自己,但基本能自理。記者感嘆這個小女孩的獨立和懂事。然而,在與媽媽張美麗的交流過程中卻明顯感到,張美麗對孩子的情況了解並不多。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在當地,像小佳慧這樣的孩子很普遍,父母出去打工,孩子自己上學。

  因為近一年沒出去打工,梁庄村的魏世乾對女兒魏詩薇的了解才多了起來。魏詩薇9歲,自出生起就跟著爺爺奶奶,現在虞城縣上寄宿學校。“以前都是聽老師說孩子的情況,一個月才通一次電話。”魏世乾說。孩子放寒假了,又趕上過年父母在家,但據記者觀察,小詩薇的父母跟她的交流還是不夠多。孩子自己玩自己的,有時打開電視看看動畫片,而魏世乾就在旁邊玩手機。

  看著這樣的情形,記者頗有感觸。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即便是在鄉村,孩子們的生活條件都比過去有了很大的提高,可以說基本生活無憂。然而這樣的無憂之外,教育、監護和親情互動的缺失卻更令人擔憂。

  今年,魏世乾還得出去打工。對於小詩薇們而言,父母陪伴的缺失似乎仍無可避免。希望家庭、政府、社會、學校和企業能夠盡到更多的責任,形成更大的合力,讓每位留守兒童的成長記憶中,都留存更多親情的陪伴和關愛﹔也呼吁留守兒童的父母,盡一切可能,拿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陪伴、參與孩子的成長,因為一旦錯過,就真的永遠錯過了。

  安 徽

  走基層,聽聽農民工心裡話

  本報記者 李昌禹

  春節前夕,記者跋涉1000多公裡路程,跟隨安徽籍80后農民工梁啟峰踏上了漫漫返鄉路。

  以往走基層,記者更多感受到的是老百姓一年來的幸福與喜悅。但這次,記者卻體會到了幸福背后的不易,感受到了新生代農民工內心的困惑與迷茫。

  在梁啟峰這樣的新生代農民工身上,集聚了許多當下懸而待決的社會問題,如城鄉差距、留守兒童、農村空心化、戶籍制度、醫保制度、教育公平等等。向往城市卻不易被接納,根在農村卻對農村日益疏離,1億新生代農民工的出路在哪裡?如果進城不能安居,回鄉無法就業,這一代人恐怕難以真正安心。

  多年來,相比於城市的迅猛發展,廣大農村地區尤其是中西部農村地區的發展相對緩慢,以至於很多農村年輕人要進城尋找工作,但融入城市難上加難。

  這些問題,對於我這樣的年輕記者來說,以前只是浮光掠影地聽專家們侃侃而談,並未有過切身體會和深入思考,而通過新春走基層,記者開始有意識地、帶著問題去了解農村、觀察社會,一點點尋找問題的答案。

  黨報的編輯記者間有這樣一種說法:“站在天安門城樓上想問題,到田間地頭找感受,想中央之所想,願百姓之所願。”這道出了一名黨報記者所必備的能力和素養。而要達到這一要求,唯有我們深入基層,心系基層,融入基層,喜群眾所喜,憂群眾所憂。

  浙 江

  新變化,讓鄉村充滿新活力

  本報記者 方 敏

  2月1日一早,杭州竟然下雪了。收拾行裝,記者便動身趕往金華市武義縣。武義是浙江的一個山區縣,許多農民曾一直住在高山上,生活貧困。上世紀90年代開始,縣扶貧辦採用“下山扶貧”的辦法,協助村民搬下山來居住,逐步走上了致富路。

  “現在所有村子裡都沒有絕對貧困的家庭了。”原縣扶貧辦主任董春法說,下山后,村民有的搞大棚種植,有的搞來料加工,有的外出務工,更有的做生意當了大老板。

  記者來到村子裡,看到路上小轎車很多,過一個路口要等很久。董春法笑著說:“現在村民富了,很多人都買了小轎車。一到過年,路倒顯得擁擠了。”

  外面大雪依舊,屋內炭火正旺。跟著董春法這個老扶貧人一路走、一路看、一路聊,記者感觸頗深。新春走基層活動,讓更多的記者來到田間地頭,能夠看到許多鮮活的東西,聽到老鄉們的心裡話,這就是新春走基層最大的收獲。

  平日相對安靜的村子,如今因為很多外出者返鄉而熱鬧不已。在浙江的農村,許多人學會了網購,農村淘寶店逐步在村子設點鋪開,大量的年貨通過電商網絡從天南地北飛來……基層農村的這些新變化,讓這片土地充滿了新的活力。到基層走訪,也讓記者看到了國家精准扶貧給農村帶來的變化,看到了“互聯網+”給農民收入帶來的提高,看到了惠農政策給農業生產生活帶來切實的改變。

  走在鄉村的大路上,切身感受著新的變化,如實記錄著這些變化,讓更多人了解甚至參與這裡的變化,我想,作為記錄者的我們,當不負此行,也不負這筆墨。

  陝 西

  深扎根,才能與群眾心貼心

  本報記者 姜 峰

  “一些地區農村黨員教育管理,存在著失之於寬、失之於鬆、失之於軟的現象。”寶雞市鳳翔縣柳林鎮黨委書記李廣恆,身處基層“望聞問切”,把准了基層的脈:規范鎮委黨校建設,做強基層黨建陣地,落實人員、場地、教材和組織機構,讓“黨校”落地生根。

  來柳林鎮任職之前,他是縣委宣傳部副部長。從縣委大院“下”到田間地頭,從“筆杆子”變成了“泥腿子”,老李把基層的問題看得真、更說得切:“農村‘細胞’抓不好、基層黨建陣地做不強,直接影響到的就是農民群眾對黨風廉政建設的客觀評價。”

  以前“坐在機關”,“紙上得來終覺淺”﹔如今“扎根基層”,“為有源頭活水來”——老李從“筆杆子”變“泥腿子”的經歷,不也是給我們記者上了一課?記者走基層的要義,不也在其中嗎?

  了解基層,深入基層,扎根基層。基層是新聞工作者的源頭活水和精神寶庫。不僅要舞動一雙“筆杆子”,更要練就一對“泥腿子”,做到理論與實踐的統一,知與行的合一。隻有這樣,新聞工作者才能真正觸摸和把握來自大地的真切律動,才能敏銳地捕捉到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選題和“活魚”,也才能寫得出無愧於讀者、無愧於時代的生動文章。

  向基層的干部學習,反映基層群眾的真實生活、生存狀況,關切基層百姓的情感訴求,與他們同呼吸、共喜樂,這是我們永遠努力的方向。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