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種“返鄉故事”:平凡中的堅守和希望
【網絡媒體走轉改】
光明網2月16日電(記者 李平沙)從去年“博士生返鄉日記”火爆,到今年“滬女逃離農村”的爭議,一到過年,形形色色的返鄉故事總能屢屢上頭條。
似乎也隻有在這個節點,廣袤的農村地區才會成為了輿論焦點。當在外求學工作的游子們紛紛返鄉,他們重新審視著不再熟悉的故鄉,在各種追憶中寄托縷縷鄉愁:或驚詫其日新月異的巨大變化,或嘆息其衰敗凋敝的各種問題。而在年后,隨著游子們的陸續回城,鄉土故事也將很快被淡忘,隻待來年返鄉“故事會”重新開啟。
然而,真正的返鄉故事或許不應該“淺嘗輒止”,僅限於短暫逗留中的感慨。還有那麼一批返鄉者,他們選擇扎根故鄉,在經歷過外面世界的繁華之后,依然能在故土踏實生活,以自己的人生經驗和知識儲備建設家鄉。不同於離土離鄉的返鄉“觀察者”,作為返鄉“實踐者”的他們,講述的則是另一種“返鄉故事”。
八十歲的返鄉老人:溫暖故土 凝聚人心
今年春節,李國禎老人度過了自己八十歲的生日,他戲言“我也是80后了”。今年,也正是他返鄉的第十九個年頭。
1997年,為了一心一意地照顧自己的老母親,這位在中科院上海原子能研究所退休的老科研工作者,毅然放棄了城市裡優越生活條件,返回故鄉福建省仙游縣龍溪村,在這個偏遠的一個小村庄度過自己的晚年生活。
“我是1956年考上同濟大學,那時候家裡窮,記得當年上大學的學費都是鄉親們湊齊的。落葉總是要歸根,對母親我要盡孝道,對家鄉我更要盡微薄之力。”回憶起當初返鄉的選擇,老李一直十分坦然。
因為是老一輩少有的“文化人”,回鄉后的老李一直深得村民們信任和尊重。在這個大批青壯年外出打工,僅有一百多老幼留守的村庄裡,大到修路籌款、翻修祠堂、小到尋醫問藥、孩子上學,鄉親們都自覺去請教老李。而他所居住的祖屋也自然而然成為了村裡新的“文化中心”。
李國禎老人與村裡的鄉親翻修的新祠堂
老李自然是閑不下來,除了料理日常各種事務,他還帶頭出資翻修了老屋,籌建了從鎮上到村裡的水泥路,使村民們出行更加方便。此外,在他的奔走聯系下,李氏聯誼會獎學金項目惠及了村裡的學子,讓每年考上大學的優秀學子都能得到資助和獎勵,村裡崇文尚教之風日盛。
“主要還是鄉親們信任我,我只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而談及目前農村面臨的困難,老李的想法十分朴實:“城鄉差距必然存在,多一些包容就好,多想些辦法就成。”
從花甲歲月到耄耋之年,近二十年間,這位老知識分子自覺承擔起了“鄉賢”的責任,默默延續著鄉土社會的優良傳統,以自己的文化和道德,溫暖故土,凝聚人心。
80后的返鄉大學生:教書育人 反哺家鄉
猴年春節,28歲的中學教師小林在老家辦了一場熱熱鬧鬧的傳統婚禮。在返鄉工作后的第三年,她的工作和生活雙雙步入幸福的軌道。
2012年從北京師范大學畢業之后,當班上的同學大部分同學選擇留京工作,小林卻回到家鄉做一名普通的中學地理教師。
“我的媽媽也是一位鄉村教師,從小到大我都非常喜歡學校淳朴的氛圍和環境。”頂著名校畢業生的光環回鄉,小林一直十分淡定,對自己的選擇沒有絲毫猶疑。
在工作的前三年,作為年輕教師的她要承擔一個年級五個班的工作量,還要身兼班主任。每天凌晨兩三點睡覺,六點起床看早自習成為常態。“天亮之后去上班,天黑之前就能回家,這完全是一個奢望。”小林調侃道。
辛勤耕耘之后,更多的是苦盡甘來的美好。“我第一年帶高三班上的一個農村孩子,在她考上大學的第一年給我手寫了一封很長感謝信,在那一刻覺得值了。”說起孩子們的真誠,小林的感動溢於言表。
畢業后的學生給林老師寫的信件
在小林所在的中學,有太多這樣的農村孩子,期盼著通過讀書高考改變自己的命運。而像小林這樣堅守家鄉,教書育人的年輕教師,則為他們的夢想插上了翅膀,帶來希望。
“其實我比較感性,也比較細心,更重要的是我喜歡孩子,我相信我能做好這份工作。”談及目前的工作和生活,這位80后的年輕人自信從容。
回望中國的鄉村,在現代化的沖擊下,這片古老土地正在經歷劇變。我們會看傳統道德倫理的瓦解,也會看到變革中的產生種種問題,城鄉之間的差距則讓這些現象更加凸顯。
然而,當我們為游子們的“返鄉故事”而感傷嘆息的時候,或許更應該聽一聽那些堅守故土的返鄉人的聲音,他們不應該是沉默的大多數。無論是年過八十的老知識分子,還是80后的年輕大學生,亦或是更多的返鄉工作生活的人們,他們才是返鄉故事真正的主角,是鄉村變革和發展的親歷者。
在他們身上,我們更多看到的是平凡中的堅守和希望,而這,才是自古以來鄉土中國生生不息的血液所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