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網絡媒體走轉改:春節留守外賣小哥的思鄉曲

劉湃
2016年02月18日15:29 | 來源:中國新聞網
小字號
原標題:網絡媒體走轉改:春節留守外賣小哥的思鄉曲

網絡媒體走轉改:春節留守外賣小哥的思鄉曲

  匆忙穿梭在路上的外賣小哥。中新網記者 劉湃 攝

  中新網北京2月17日電 (記者 劉湃)“您好,這是您的外賣,祝您用餐愉快!”外賣小哥,是生活中與你我有著一面之緣的人群之一。然而,我們很少遞上一杯熱水,對他們說一聲“辛苦了”。新春伊始,中新網記者採訪到幾位外賣小哥,聽他們講講自己的苦與樂。

  “遇到有禮貌的顧客,感覺世界很美好”

  大年初七,90后小伙張宇打開手機上的接單系統、騎上電動車,開始了他新一年的“騎士生活”。

  張宇在北京送外賣已有兩個多月,每天能送25單左右。92年出生的他看上去斯文、直率。張宇解釋,每天的送單量跟工齡沒有太大關系,而與對路況的熟悉程度、工作時長有關。

  干這行賺多少錢,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下多少力”。除了每天規定的標准工作時間8小時,若想提高收入,就得在其余時間多接幾單。在張宇的同事中,每月賺五六千的人有,接近“萬元戶”的也有。32歲的山西外賣“騎士”學勝晚上10點鐘送完最后一單,回家睡覺就到12點了。

  被問及是否碰見過態度惡劣的顧客,張宇稱自己還沒遇到過,但有同事遇到過。對於有的顧客5星評級隻給1-3星,他坦誠地表示,“多是因為送餐時間超時、洒湯等原因,我們也有問題!”

  當然,忙碌的工作中也有溫暖的時刻,“心情不好時,突然碰見一位顧客或者餐廳人員非常有禮貌,會感覺世界還是美好的,心情也好很多!”對他而言,幸福就是這麼簡單。

  匆忙穿梭在路上的外賣小哥。中新網記者 劉湃 攝

  春節仍堅守崗位 小哥:“其實我也想家”

  誰不希望過年與親人團聚?記者走訪發現,肯德基、麥當勞等連鎖快餐春節一般照常營業,每個分店留守派送員兩人左右。

  被問到春節值班什麼感受?肯德基派送員小宋無奈微笑:“想家,怎麼不想家呢!”小宋是甘肅人,猴年是他的本命年。吉野家派送員老高來自哈爾濱,他說“選擇這行了沒招啊!”

  據美團外賣望京西站的派送員楊師傅介紹,該站點有120多人,春節期間約30人留守北京。

  去年,網絡曾熱議惡劣天氣該不該叫外賣,有網友出於對外賣小哥的同情和關心,呼吁“雨雪天不訂外賣”﹔也有網友認為,叫外賣無需內疚,“不叫外賣小哥會失業的!”

  近日,春運返程高峰遇上雨雪大風天氣,作為外賣鏈條上重要一環的派送員,小哥們會怎麼說呢?

  “這是顧客決定的,顧客下單了就得送”,學勝直截了當地回答,“我們是沒選擇”。

  派送員楊師傅表示,自己不會受天氣的影響,正常接單,“客戶有需要就送”。

  張宇認為,這只是一種簡單的商業行為,不涉及道德。顧客有點外賣的權利,外賣員可以選擇少接單,由其他人接單。另外,惡劣天氣公司也會給員工發放補助。

  “互聯網+外賣”:他們期盼更好的生活

  2015年,“互聯網+餐飲”遍地開花,據報道,去年餐飲O2O模式市場規模已經突破1300億元。外賣平台在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早已普及,許多三四線城市也已覆蓋。

  張宇對未來充滿希望,他表示自己不會一直干外賣員,將來可能做點小買賣。張宇稱自己上高中時,就篤定自己將來要“闖北京”。

  如火如荼的外賣O2O春節后頭幾天也遭遇“小尷尬”,許多配送員和廚師尚未到崗。據北京麗華快餐某站點的送餐員15日介紹,他們正月十一正式營業,目前僅有半數送餐員到崗。

  大城市的“用工荒”,更讓人們感受到送餐員、快遞員、小時工等普通勞動者的重要作用。而工作的不穩定、發展空間有限也是他們最終選擇離開的理由。如何讓他們在城市裡獲得更多歸屬感,仍是值得探討的問題。

  新的一年,張宇和學勝們仍每天忙碌地“在路上”。(應採訪者要求,文中人物為化名)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