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長春廣播台交通之聲蘇桐 帶領"司機開會"的主持人

2016年03月03日07:57 |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小字號
原標題:蘇桐:帶領“司機開會”的主持人

  開欄語

  每一檔好節目,每一個好欄目,都離不開廣電人切切實實的努力,他們的辛勤與汗水,都在節目或欄目中得到最完美的回饋。本版繼《總監說》《台長說》兩個人物專欄后,今日起開設《一線人物》欄目,講述那些工作在一線的編輯、記者、編導、主持人的故事。

  長春廣播電視台交通之聲節目主持人蘇桐

  “作為一家專業的交通台,如果沒有一檔專業的交通節目,我覺得那是不成功的。”春節后,《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去採訪長春廣播電視台交通之聲節目的主持人蘇桐,因為知道他在交通之聲一直從事著與交通有關的主持工作,而且對長春每一條街道的路狀、交通標識標線、交通法規都了如指掌。他主持的《司機開會》節目廣受好評,在長春同一時段有將近50%的聽眾在收聽該節目。

  從“年畫阿福”到一個思考者

  “1999年年底,那個時候我還在上大學,正好有一個機會來交通之聲工作,每天主持的是凌晨0點到3點的節目。”蘇桐回憶,那個時候很辛苦,長時間熬夜,不是睡不著就是醒不了,但是那個時候也是自己成長和歷練的重要階段。

  “再后來台裡辦了一檔節目《阿福送喜》,就是我在某個路口與台裡連線,找一個司機幫忙在電腦程序中選一個幸運車號,獎品為20升汽油,以此來贏得更高的收聽率。”蘇桐介紹,讓他干這個活,主要是他長得挺胖乎,像年畫裡的福娃。通過一段時間的工作,蘇桐的主持風格和敬業態度得到了領導的認可,他也迎來了主持每天19:30~20:30時間段綜藝節目的機會。

  “我在晚上主持的是綜藝、音樂類節目,但是我越來越發現,我不是一個有娛樂細胞的人。”蘇桐說,在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后,他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我決定把一生的時間投入到廣播事業中,所以必須要給自己找一條路,然后走下去。等有一天我老了,退休了,希望還有人能夠記得,我曾經主持過某某節目,甚至還能夠記得我的名字。”就在蘇桐一籌莫展的時候,他在英國留學的同學回國,兩個人在閑聊中,同學對他說,在英國,電台把節目分得特別細,光音樂台就分為輕音樂、搖滾樂等10多個頻率。這一次閑聊,給了蘇桐一點啟發,一個專業的交通台,就應該辦一檔專業的交通類節目,他的想法也得到了領導的認可。

  到處拜師提高節目質量

  大約在2005年,蘇桐開始主持《一路暢通》節目,這是一檔交通陪伴節目,當時播一些話題和資訊。后來,節目演變為《司機開會》,這個“會”開起來就一直沒有停,而且參與的司機越來越多。

  “給司機開會,那麼你知道的一定要比一般的司機多,自己什麼都不懂和司機說什麼呀?”蘇桐說,他2003年才有了自己的私家車,此前對車、對交通雖然有一些了解,但如果想成為專家型的主持人,差距還是相當大的。在這種情況下,蘇桐開始更深入地學習交通法規、事故處理、執法程序等方面的知識。

  “光有書本知識不行,還得有實踐,要不也解答不好聽眾的問題,於是我想了一個辦法,就是到處拜師傅。”蘇桐說,那個時候,為了主持好這檔節目,交警支隊所有的部門他都跑遍了,秩序、法制、科技信息、監控中心、事故、車駕管各個部門都能看到他的身影,涵蓋了交通的各個方面,這些積累成為《司機開會》節目的定海神針,奠定了節目的基礎。蘇桐介紹:“《司機開會》節目就是司機說問題,我們幫助解答,有些需要反映給管理部門的問題,我們會及時聯系,督促問題及時得到解決。”

  解決好解釋好每一個問題

  “打鐵還需自身硬,這句話我覺得很有道理,《司機開會》每天都在開,而且每天都有那麼多司機在聽,其中的奧秘就在於,司機在聽節目的過程中確實增長了知識。”蘇桐介紹,在日積月累中,司機對法律知識掌握得非常多,在開車的過程中,知道什麼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

  “作為一名主持人,不能光聽司機在廣播裡說,他們說哪個標線錯了,哪個信號燈時間有點短,我都一一記在心裡,然后下了節目立即開車去現場看,找問題的原因。”蘇桐說,隻有做到自己心裡有數,有聽眾再打電話詢問,才能夠一下子解釋明白。現在,每天有許多司機打電話,問交通方面的事應該怎麼辦,蘇桐大多能夠當場進行解答。“有一次,聽眾反映一個丁字路口左轉車多的情況,建議把右側右轉彎車道改為可以左右轉彎。我到現場去查看車流量發現,10分鐘內左拐的車輛為165輛,右拐的車輛為173輛,由於長春規定右轉彎車輛在不影響通行的情況下可以不等燈,於是在視覺上右拐的車道比較通暢,左轉彎的車排隊較長,這樣就不能更改了,因為更改后兩條車道等燈的車就會更多。”第二天通過節目向聽眾一解釋,大家覺得蘇桐說得有道理。

  “在長春市金宇大路上有一個路口,因為沒有信號燈,市民出行很不方便,有聽眾打進了電話。我們把情況反映給信號科以后,第三天就安裝上了信號燈,第五天就開通了。”蘇桐說,節目就是通過這樣的一件件小事贏得了廣大聽眾的喜愛。

  架起與交管部門溝通的橋梁

  “告訴聽眾哪裡有停車位、哪裡不可以停車、外地的駕駛証能不能在長春換証等信息,看似一些很小的事情,但對於聽眾來說,卻是他們生活中最需要的。”蘇桐介紹,在無形之中,《司機開會》架起了交通參與者、交通管理者之間的橋梁。

  “2015年,長春兩橫三縱快速路試開通,為了及時掌握兩橫三縱快速路的路況,我們就按照施工圖一步步走,一點點丈量,制作了‘長春市兩橫三縱快速路導向圖’,為廣大交通參與者如何利用快速路出行提供了參考。2010年長春的一場大暴雨使多處主要街道出現了內澇,交通斷流,整個城市交通癱瘓,我的一個同事離家很近,下午5點從單位出發,卻在當天晚上11點才到家。”蘇桐介紹,那一天,他把節目改成了路況直播,取消了其他的節目,在直播間看著交警監控大屏幕,不斷地刷新路況,並與交警、公交、環衛等多個部門現場連線,匯總最新的路況信息,在這種緊急情況下,隻有交通之聲能做到把最新的信息及時傳遞給市民。

  “我做了3個多小時的節目,實在說不動話了,不得不換同事繼續播報路況、連線、疏導交通,那天的大雨之夜,交通之聲變成了長春人都在聽的電台。”蘇桐說,今年,交通之聲有了無人機,可以進行航拍,聽眾通過登錄微信平台,就可以了解到路況信息。

  “滿城貼告示,仍有人不知。有時一個問題,不同的聽眾在不同的時間問了幾百遍,確實也有煩的時候,這就需要不斷地提高自己的個人修養,養成一種耐心。”蘇桐現在不僅是長春廣播電視台的主持人,還擔任信息部負責人,但是他始終有一個原則,既然你是《司機開會》的主持人,就應該懂車、懂路、懂交通,懂得交通參與者和交通管理者的心聲,並且要在工作中不斷學習,每一天都做一個超越昨天的自己。(見習記者 張席貴)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