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白岩鬆記者會詼諧應答引"三笑" 拋尖銳問題贏掌聲

2016年03月08日06:46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原標題:委員白岩鬆記者會詼諧應答引“三笑” 拋尖銳問題贏掌聲

委員白岩鬆記者會詼諧應答引“三笑” 拋尖銳問題贏掌聲

  人民網北京3月7日電 (記者 李婧)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的日程過半,全國政協委員、中央電視台新聞中心新聞評論部主持人白岩鬆坐上了第二場記者會的主席台。在一個小時的會議中,白岩鬆發言十分鐘,卻贏來了台下同行三次點贊的歡笑和一次熱烈掌聲。

  記者會的流程,基本上是主持人在一群記者中點“將”,然后由獲得提問機會的記者來點將台上嘉賓。起初,白岩鬆在這場題為“政協委員談綠色發展保護生態環境”的記者會上並不惹人注意。另外四位嘉賓——依次是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別代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原副主任解振華,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秦大河,環境保護部副部長吳曉青,國土資源部原副部長胡存智。從嘉賓的重量級和與議題的相關性來看,白岩鬆不僅不是焦點,反而像是來“打醬油的”。

  然而,還是有記者點到了他,於是一次次地笑聲爆發。

  一次掌聲:白岩鬆上演“無間道”拋尖銳問題

  白岩鬆回答問題的開場白並不是迎問題而上。他有自己的思路——“我以為我將要回答的第一個問題是,你怎麼會坐在這兒?是不是因為你的名字很綠色(岩鬆),我理解全國政協作出這樣一種安排,第一,這幾年全國政協的工作,從調研到各方面都希望跨界別,雲集更多人的智慧。第二,一定是給媒體施加壓力……雖然我坐在這兒很有點‘無間道’的意思,但是我還是覺得我和在座各位在環境保護方面是同一戰壕的戰友!”短短幾句話,就將自己不是來“打醬油”的這件事闡明清楚。

  本以為“無間道”是一句玩笑,沒想到白岩鬆答完自己的問題,居然發了大招——他轉而問其他嘉賓,“最后我特想問另外四位一個問題,面對霧霾的時候到底是環保工作者厲害還是風厲害?”“無間道”上演,台下記者一片歡呼和掌聲。

  全國政協委員、國土資源部原副部長胡存智果然對環境保護有見解,接得極快,第一句“我想風也厲害,環保工作者也厲害。”就將現場局面穩定了下來,他從專業角度闡明了霧霾和風、人之間的關系,最后以一句,“‘十三五’規劃中把環境的治理目標都列為約束性指標,相信經過‘天天的治理’,人一定比風厲害”完美收官。

  記者查閱了胡存智的簡歷發現,這位國土資源部原副部長,曾在北京師范大學地理學系地理學專業、環境科學研究所環境地學專業學習,從1985年開始與土地、資源打交道,職業生涯幾乎都在土地部門。

  兩樣裝備:白岩鬆掏出手絹、公交卡

  白岩鬆在記者會現場掏出“手絹”“公交卡”舉起來向記者展示,他自稱常備手絹,而且常常乘坐地鐵等公共交通工具。“這兒可以給大家看兩個道具,這不是專門為今天帶來的,而是我長期使用的。一個是手絹,兩個人每天手絹用8次,一年下來可以保護一棵20年樹齡的樹。手絹是最便宜的奢侈品。你拿出來特給自己長面子。中國人用這個長面子要比拿出一兩萬塊錢的包更有面子,更重要的是這種面子會保護裡子。”

  會后,白岩鬆舉著手絹和公交卡的照片傳遍網絡,手絹漲面子的觀點也成為媒體的新聞點。

  三次笑聲:乘地鐵白岩鬆無壓力 都看手機誰看臉

  記者會上,白岩鬆的詼諧機智回答贏得三次笑聲。自嘲“無間道”是第一次。談到某些地方政府在環保問題輿論監督方面希望“燈下黑”,是第二次。白岩鬆說“遇到很多環境的事件,偷排、超標排放等等,輿論和新聞媒體要當政府和老百姓的眼睛。在這兒我多想說兩句,我知道很多地方,一旦在他這兒發生了環境污染事件之后,他希望‘燈下黑’,很多當地媒體都不能報,我覺得這是社會當中的另一種‘霧霾’,而且PM2.5一定不少於250!”話音未落,笑聲已起。

  第三次笑聲是最持久的。白岩鬆自稱常坐地鐵,“有很多人說你編故事,你坐地鐵一定很不方便。政協開幕我就是坐地鐵來回的。戴上帽子,摘下眼鏡,托霧霾的福,口罩是標配。你覺得中國人現在在地鐵上除了看手機還看別人臉嗎?所以我基本上沒有什麼問題。”笑聲驟起,不僅點明了霧霾的危害,還捎帶著抨擊了“活在指尖”的生活方式。

  雖然在白岩鬆發言期間,多次爆發笑聲。然而,嘉賓白岩鬆是來“逗你玩”的嗎?真不是。白岩鬆在發言中舉例:“1996年我作為新聞調查的主持人做淮河水的節目,我從淮河的源頭一直走到入海口,在桐柏山的源頭一類水能喝,僅到安徽的蚌埠就已經是五類開外,連工業用水的資格都不夠。”一段話,台下靜默。細品其每次的“抖包袱”,雖然歡笑,但都是言辭犀利、直指要害。

  白岩鬆是不是常備手絹、常坐地鐵,記者一時無法考証。不過,他常做環保方面的新聞倒是有據可查。白岩鬆主持的新聞類節目“新聞1+1”在去年10、11、12三個月曾有四次關注霧霾。希望做記者會嘉賓很成功的白委員以后能多提環保類的提案,繼續多為環保做貢獻。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