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老狼加盟第四季《我是歌手》:四十也惑 我還想調動激情

曾索狄
2016年03月14日11:15 | 來源:新聞晨報
小字號
原標題:加盟第四季《我是歌手》 老狼:四十也惑,我還想調動激情

制圖/夏曾珍


  在很多人心中,“老狼”這個名字,是青春的符號,是耳邊隨時響起的《同桌的你》。
  帶著這揮之不去的印象,本周五,老狼將以補位歌手的身份,亮相第四季《我是歌手》。在接受晨報記者專訪時,他輕鬆談起自己這些年熱衷的現場表演,以及對民謠音樂的所思所想,誠懇、直接,“叫我‘老老師’或者‘狼老師’,都行!”

  參加真人秀 重新調動自己的情懷

  記者:很多人覺得這些年你一直沒變過,很驚訝你要參加《我是歌手》。
  老狼:確實,就像如果羅大佑來參加,我也會挺驚訝的,有很復雜的感覺。我在微博上也收到過這樣的私信,很多人說,“知道你要去參加《我是歌手》,我又激動,又不想讓你去”(笑)。他們可能特別怕內心很珍貴的東西打碎了。
  記者:因為“老狼”這個名字寄托了70后、80后的很多情懷。一直這麼被大家寄托、懷念,會不會有負擔?
  老狼:還好。那份情懷是當年我和高曉鬆、和老宋(宋柯)一塊兒長大的東西,它實實在在,沒什麼丟人,而且能夠被大家記住,是一件好事。很多優秀的歌手可能嗓音條件、唱功都非常好,但缺乏一首能夠真正意義上代表他個人的作品。我特別幸運,屬於那種可能唱得沒有那麼好,也沒有那麼完美地去呈現一種形象,但非常巧的是,那些優秀的作品打動了人,是那些歌太牛了。
  記者:當初是怎麼答應來參賽的?
  老狼:去年12月我在北京做演唱會,洪濤去看了,第二天就問願不願意參加,我考慮了兩天說算了,不太習慣比賽的節目。今年2月,宋柯又給我打電話說來參加補位,洪濤也說現場的設備、樂隊都是國內首屈一指的,希望我來。我想了想,再不來也不太好(笑)。
  記者:第一場競演唱的是朴樹的《旅途》,為什麼?
  老狼:20年前我聽到這首歌時,就覺得朴樹有很多天才式的獨特的東西,有特別年少輕狂的激情在裡面。《旅途》是年少輕狂然后逐漸長大的經歷,少年時代有很多激情在內心,現在激情很難被調動起來,我也想用這首歌來重新調動一下自己的情懷(笑)。

  愛唱現場 捕捉強烈的共鳴和互動

  記者:參加《我是歌手》跟參加音樂節、做演唱會有什麼不同?
  老狼:我跟小葉(葉蓓)有一次排練《青春無悔》,兩人對著看了一眼,嘩嘩地,眼淚開始流,其實就是那歌真的進入了內心。當你在現場重新唱起那些歌,彼時彼刻有一個陶醉的眼神或者一滴眼淚,被你捕捉到了,就會帶來特別強烈的共鳴和互動。這也是我越來越喜歡現場的原因。
  記者:這些年裡有讓你覺得完美的現場嗎?
  老狼:我們希望每次都在最好的狀態,但這可遇不可求。當年我錄《那麼那麼地》的時候,總監龍隆來彈吉他SOLO,第一遍我們覺得特別好,可還有一點點殘缺,於是再來,可怎麼聽都沒有第一遍的感覺了。音樂就是那麼流淌出來的東西,你不知道它最好的時候在哪兒。
  有一次我去北京郊區的一個院子,和舌頭樂隊的吳吞、吳俊德,以及萬曉利、李志等幾個朋友坐在一起,周圍放著各種民族樂器,誰高興就來一段,那種夜晚是完全沒法復制的。以前我一個大學同學唱《共飲一江水》,聽得我淚流滿面,那個時刻你完全被音樂籠罩了。
  記者:你還是特別感性,可能很多這個年紀的人已經不這樣了。
  老狼:對對(笑)。我看好萊塢電影的煽情段落,也經常會稀裡嘩啦的。當然也不是每次現場都要淚流滿面,因為好的音樂還有另外一種狀態,就是能控制——把最豐沛的情感表現出來,但在控制范圍內,那也是一個大師的能力。我還沒做到那一點,隻能拼命讓自己投入,再投入。

  再談民謠 每首歌都有自己的命運

  記者:李志、萬曉利這兩年非常受關注,你認為屬於民謠的時代回來了嗎?
  老狼:也沒有。李志出了這麼多專輯,那麼努力做演出,東西非常獨特,但他有些現場依然沒法放在電視上呈現的,不算真正走進大眾視線﹔萬曉利也是天才型的創作者和歌手。他們在我眼中都非常了不起,完全拋棄了追求主打歌之類的,沒有特別強烈的功利心。
  記者:怎麼看待民謠和大眾媒體之間的關系?
  老狼:我覺得還好,其實還有很多好歌是別人沒聽到甚至沒機會去體會的。無論有沒有選秀節目,好的歌曲都在,隻不過有沒有發現它的耳朵而已。一些好歌通過選秀火了,能夠被更多人知道,是好事。當然,如果你真喜歡音樂,喜歡一個歌手,你就去現場看看他怎麼演出,這是你在電腦、電視前聽歌的時候永遠得不到的。
  記者:也有人覺得,就算這些民謠火了,可能原唱者還是不太適合大眾的舞台。
  老狼:原唱者的確會有一些獨特的處理,就像羅大佑,他不見得有多好的唱功,但他的作品隻有他唱,才有特別的味道。不過,帶一點表演和娛樂性質的詮釋,可能更容易被現在的大眾接受。所以誰唱都OK吧,娛樂時代,作品娛樂化以后被大眾接受,也是一件好事。
  記者:自“校園民謠”的黃金時代過去以后,這方面的題材越來越少了。
  老狼:確實。原因可能是,像高曉鬆那種白衣飄飄的抒懷方式,都隻屬於那個年代——當時校園最流行的是詩人和歌手,如今最流行的是馬雲。這沒什麼不好,時代變了。
  我們那時資訊很少,遇到一個好聽的東西,會反復聽。現在有互聯網,大家都是點擊式地欣賞音樂,注意力是發散的。校園裡的音樂也是,受各種類型的音樂影響,也不太可能再回到純木吉他的風格。

  平淡生活 享受慵懶的天倫之樂

  記者:你曾說過自己是在扮演“老狼”的形象。是喜歡當時的自己還是現在的?
  老狼:對,我扮演1/3的高曉鬆老師(笑)。我覺得現在挺好的,成名太早,會特別浮躁,現在稍微實在一點,但也排除不了,哈哈(笑)。在名利圈滾打,多多少少都有粉飾自己的可能性。
  記者:現在的生活和工作的狀況是怎樣的?
  老狼:我這兩年基本在家帶孩子,特別開心。小孩是個快樂的源泉,他可以給你帶來那種傻呵呵的快樂(笑),他是童真的,讓你完全不用跟復雜的人性較勁,我覺得他給我好多特別慵懶、享受生活的天倫之樂(笑)。
  記者:會不會為了孩子創作或者唱歌?
  老狼:很有意思,我兒子現在最喜歡聽《戀戀風塵》,每次我們出去遛彎,我帶著手機,他會說“放《戀戀風塵》”。挺逗的,一個3歲的小孩能夠喜歡這歌,我也不知道為什麼。
  記者:人到四十,不惑之年,你有這樣的體會嗎?
  老狼:還真沒有不惑,本來我還想選U2的一首歌,《I  Still Have Not  Found What  I Am  Look-ing  For》,意思是“我到現在也還不知道自己要找什麼”。我不知道是不是搞音樂讓人比較痴呆或者天真,我沒有那麼復雜的生活。
  我有的小歌迷會說,“我爸是你的歌迷”,小時候爸爸教他彈吉他,第一首歌就是《戀戀風塵》。我覺得挺好,原來那些東西真的流傳下來了,我還挺得意。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