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員熱議融媒體平台 提升新聞輿論傳播引導力
現在,智能手機在村裡普及了,很多鄉親在手機上看新聞、找資訊。可網上流傳的消息到底是真是假,鄉親們很難辨識,這該怎麼辦?有沒有權威的信息發布渠道?
今年兩會,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靈璧縣高樓鎮高庄村村民彭偉平是帶著這個問題來的。
在提交大會審議的“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中,彭偉平找到了答案:國家將打造融媒體運行平台。何謂融媒體運行平台?“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解釋材料給出了這樣的解釋:“融媒體運行平台是指充分利用媒介載體,把廣播、電視、報紙等媒體進行全面整合,實現‘資源通融、內容兼融、宣傳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體運行平台,基於雲計算技術實現資源統一調配、統一管理,把多渠道採集的信息,通過雲端把內容發布到報紙、網站、手機、平板、電視、‘兩微’、APP等媒介,實現全媒體與傳統媒體的融合發展。”
前不久,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指出,尊重新聞傳播規律,創新方法手段,切實提高黨的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在今年兩會上,代表委員們認為,推進媒體融合,打造融媒體運行平台,是貫徹習總書記指示的切實舉措。
媒體融合 主動出擊
“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的融合,首先是觀念的融合,傳統媒體的從業者要形成適應媒體融合發展的新觀念、新認識、新思維。”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國際廣播電台台長王庚年把融合發展視作傳統媒體鳳凰涅槃的過程,“無論從技術角度,還是從受眾的接受習慣上來看,融合發展都已經成為媒體未來發展的大趨勢。如果不主動融合,隻能被逐漸邊緣化。”
全國政協委員、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原台長王求認為,媒體融合發展既是技術手段的革新,又是內容的革新,但無論怎麼革新,傳統媒體都不能丟掉原有的優勢和特色。“從短期看,各家媒體都希望在手機、互聯網上爭得一席之地,有同質化發展的傾向。但因為實力、投入、思路的差異,將來必然會出現分化。推進媒體融合,傳統媒體需要立足於自身的特色。”
根據報業媒體融合的特點以及發展中遇到的問題,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新聞文化促進會理事長李東東建議設立國家報媒融合發展基金,以促進報媒融合體系的建立,保証人才隊伍的穩定,同時也應該在版權保護、股權融資改革、稅費減免、人才培養等方面進行扶持,使報業在現代傳播體系中繼續發揮重要作用。
“再過幾年,到了5G時代,手機用戶將感覺不到移動網絡和WiFi網絡的差異。”王庚年委員認為,隨著5G、IPv6等技術的發展,媒體生態會發生更大的變化,“針對這種可能到來的技術革新,我們必須更新觀念,在內容、渠道、平台、經營、管理等方面都做好充分准備。”
會講故事 善講故事
“傳統媒體想要贏得競爭,還是要靠內容的優勢。”王求委員說,為了適應媒體融合的需要,傳統媒體更應該提高“講故事”的能力。
“寫受讀者歡迎的新聞,一定要從小處著眼,從讀者可以理解的角度出發。”十幾年前,還在環球時報總編輯任上時,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記協副主席何崇元就常常和同事們強調,雖然國際新聞發生在世界各地,但報紙刊發的報道絕不能滿篇生僻的詞匯,而要寫得像中國普通老太太的身邊事一樣通俗易懂。“如果新聞作品不可讀,不管導向多正確,都無法贏得讀者的青睞,傳播力、引導力就無法實現,在媒體融合的時代更是如此。”何崇元說。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編輯學會會長郝振省還記得50年前聽小學語文老師朗讀《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時的情景:“當老師讀到‘他心裡裝著全體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時,我就情不自禁地流淚了。要講好故事,就要真正俯下身、沉下心,察實情、說實話、動真情。”郝振省說,現在新聞採訪依然需要記者邁開雙腳,走到基層,挖掘新聞的富礦。全國人大代表、重慶謝家灣小學校長劉希婭同樣希望,不管媒體如何融合,新聞報道的重心都應該落在基層。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外文局原總編輯黃友義多年來一直從事國際傳播問題研究。在他看來,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最重要的還是要講好故事。
“增強中國新聞輿論的國際話語權,不是簡單的敘述技巧問題,不是辯論誰對誰錯的問題,而是在不同歷史文化、不同思維方式的碰撞中,跨越文化的隔閡,用外國受眾能夠理解的方式,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黃友義提出,現在迫切需要加強中國對外傳播頂層設計,主動設置國際話題,加強對外傳播本土化影響力。(本報北京3月13日電 本報記者 李苑 杜羽)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