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中華文化走出去 觸動國外受眾"心裡最柔軟的部分"

2016年03月14日10:20 |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小字號
原標題:觸動國外受眾“心裡最柔軟的部分”

“全世界都想要了解中國的聲音,現在是中華文化走向世界的關鍵時刻了。”列席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的海外僑胞、洛杉磯西方學院校長助理尹曉煌告訴《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對中華文化走出去提出了“升級版”的目標,主要包含“提高文化開放水平,加大中外人文交流力度,創新對外傳播、文化交流、文化貿易方式”等。全國兩會期間,多位代表委員就中華文化走出去建言。

走出去要入腦入心

走進去要長期規劃

“雖然文化走出去已經很迫切了,但是還是要有長期規劃,不能一哄而上,也不能過於急躁。”在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翻譯協會副會長黃友義看來,文化走出去比服裝、食品甚至高科技走出去都要難。因為,文化走出去要入腦入心。

黃友義認為,我們自己要有定力,要能夠沉下心來。同時,還要摸准不同對象的不同需求。我們走出去面對的有發達國家,也有發展中國家,他們的需求程度是不同的。2015年,黃友義去南非參加《習近平談治國理政》一書的座談會。南非一位研究員的發言讓他大為吃驚。這名研究員拿著這本書,讀了其中的6個段落,一邊讀一邊問在座的南非領導人,這個事情在南非做得到嗎?黃友義強烈感覺到,像南非這樣的國家,他了解中國的東西,是為了向我們學習。

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出版工作者協會主席王亞非同樣認為,文化走出去是“長期功夫,不能急功近利”。在他看來,走出去不僅要在海外建立自己的實體,要並購、重組,還要把根扎進去。

立足“四化”講好故事

創新文化援外模式

如何講好中國故事,轉變話語體系,讓國外讀者聽得懂、聽得進、聽后信呢?大家支了一些實招。

在尹曉煌看來,講好中國故事,要做好“四化”。一是本土化,可以利用海外華人對中國文化的了解,更有效地介紹中華文化。二是民間化,可以利用海外華人基金會等民營機構,講好中國故事。三是當代化。這一點尹曉煌不斷地向記者強調,國外對傳統中國文化有一些了解,但是對於當代中國的政治、經濟、社會等方面卻知之甚少。他建議圍繞當代中國熱點,出版更多的中英雙語叢書。四是特色化,可以與國外知名大學中的華人建立合作,使中華文化高層次地走出去。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兒童戲劇研究會副會長朱海燕則建議,進一步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策劃組織一系列高端的中國文化產品,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對外文化交流平台,增強我國文化企業在海外的競爭力和影響力。

“進一步加強我國對外文化援助,支持我國大型文化企業積極承擔更多的對外援助項目,創新文化援外模式。”在全國人大代表、湖南出版投資控股集團董事長、中南傳媒董事長龔曙光看來,這條新路徑有利於推動中華文化更快速全面地走出去。

龔曙光希望有關部門能將文化教育作為今后對外援助的一個重要內容,將文化援外項目列入我國重點援外工程,列入商務部無償援助和中國進出口銀行雙優貸款項目庫,並對其資質要求、審批內容進行單列,審批手續從簡,開辟綠色通道,以便給予更多的政策性資金支持。同時,構建多元化的扶持政策體系,設立專項扶持基金,鼓勵更多的文化企業走出國門。相關部門可組織先行實施企業牽頭制定中華文化走出去的全球一攬子規劃。

糾正翻譯人才誤區

提高對外傳播水平

“文化走出去首先是人才走進來。”王亞非對此感同身受,在他任安徽出版集團董事長期間,集團在走出去方面成績斐然。他認為,隨著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的加快,尤其是隨著國有文化單位轉企改制的深化,文化產業發展亟須一大批高素質的職業經理人和經營管理人才隊伍。

在全國政協委員、中共中央編譯局原局長韋建樺看來,翻譯是走出去的基礎,但是現在對翻譯人才培養有誤區,以為語言就是個工具載體,翻譯就是查查字典。“這把翻譯看得太簡單了,翻譯其實是一個文化的問題,是思想的轉換。”韋建樺說,隻有把文本吃透,了解對象國家歷史、文化、風俗、政治、經濟等方方面面的事情,才能夠知道他“心裡最柔軟的部分”是什麼,如何講故事才能打動他。所以,他建議要在培養能夠很好講中國故事的學貫中西的翻譯人才上下功夫。

黃友義則認為,翻譯要創新。一方面要加強機器翻譯,人要訓練機器,讓它反過來為人服務,“過去一個人一天翻譯3000字了不得,現在借助機器一天可以翻譯3萬字”﹔另一方面要引進更多的外國翻譯人才,提高對外傳播的水平。(劉蓓蓓 孫海悅 尹琨)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