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6年:第2期

維吾爾族民眾互聯網使用情況分析

艾則孜•阿布都熱依木
2016年03月18日17:06 | 來源:今傳媒
小字號

摘 要:互聯網的發展對維吾爾文化的現代性建構發揮著深刻的影響和作用,這種影響和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是通過維吾爾族網民來實現的。目前,維吾爾族網民在創造網絡文化上面臨諸多困境。我們必須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並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以推動維吾爾族網民更加科學有效地使用互聯網,促進新疆經濟和社會的協調發展。

關鍵詞:互聯網﹔維吾爾族網民﹔分析

一、引 言

2015年2月3日,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了《第35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報告顯示,截至 2014 年 12 月,我國網民數量達到 6.49 億,全年新增用戶 3117 萬人。互聯網普及率為 47.9%,較 2013 年底提升了 2.1 個百分點。

據自治區商務廳發布的《2014新疆電子商務發展報告》統計:截至2013年,新疆網民突破千萬規模,達到1094萬人,普及率達49%,在我國各省排名第9位,較前一年提升兩位。對少數民族網民數量,該報告沒有涉及,但2011年進行的新疆網民抽樣調查顯示,當時的網民數量為883萬,其中少數民族網民389萬,利用維吾爾語的網民佔少數民族網民的85%以上。

維吾爾族網民是新疆主要的互聯網使用人群。新疆獨有的經濟、文化和社會發展狀況,造成了維吾爾族網民在互聯網使用上呈現出不同於其他民族的特殊性。互聯網的發展對維吾爾文化的發展起到較大的作用,這種作用在很大程度是通過維吾爾族網民來實現的。因此,對我國維吾爾族網民的網絡使用情況進行研究顯得更為迫切和重要。

為了解我國維吾爾族公眾應用互聯網的規模、特點,課題組成員2014年4月初至5月中旬在新疆的幾個地區開展了維吾爾民眾互聯網應用問卷調查。調查按各地州市維吾爾人口比例分配調查樣本,以保証調查結果對維吾爾族民眾情況的全面反映。

發放問卷共2800份,有效問卷2687份,有效回收率達到96%。通過對2687個被訪者進行了調查,經分析、綜合,得到維吾爾族民眾的互聯網普及狀況、互聯網應用特點等方面的數據。

二、維吾爾族網民的基本屬性

在2687個有效樣本中,網民樣本1219個,網民普及率為45.5%,高於全國44.1%的平均水平。其中烏魯木齊市網民普及率最高,為65.3%,地州網民普及率最高的是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為49.6%,最低的是阿克蘇地區,為39.7%,各地州的網民普及率相差不大(如表1)。這表明,經濟發達程度的高低與維吾爾族網民普及率的大小有關。經濟發達程度高的地區,其網民普及率較高,經濟發達程度低的地區,其網民普及率相對較低。

(一)性別結構

被調查的1219個網民中,男性佔54.1%,女性佔45.9%。維吾爾族網民性別結構中男女所佔比有一定的差距,即男性網民的比例比女性所佔比例大。這也和《第35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得出的我國網民性別結構基本一致。這是由於維吾爾族男性在總體上受教育程度高於女性造成的。但深究下去,這有著深層的社會學意義。一方面,性別與技術使用之間存在著微妙的關系,性別往往是新媒體技術出現和使用的關鍵性因素,特別是男性設計了絕大多數的軟件和硬件。在對維吾爾族網民的訪談中,可以明顯地發現似乎男性更傾向於主動和頻繁地使用電腦和網絡技術,並且其電腦操作技術總體上高於女性。另一方面,差異的出現還與新疆地區重男輕女思想和少數民族風俗中約定俗成的較為低下的婦女地位等傳統原因有關,風俗和傳統依然作為深層的民族心理和意識形態滲透到新技術的使用之中。

作為人口統計學意義的群體,性別是區分受眾的基本標准。維吾爾族男性網民比女性網民多,說明男性網民接觸網絡使用網絡的機會比女性網民要多。

(二)年齡結構

調查顯示,21∼30的網民佔網民總數的42.5%,排第一位, 31∼40歲為22.1%,排第二位﹔15∼20歲為20.3%,排第三位,41∼50歲為11.4%,排第四位﹔50歲以上的網民數量不到網民總數的5.6%。可以看出,維吾爾族網民主要集中在15∼40歲的人群當中。調查發現,過去五年內,31∼40歲維吾爾族民眾互聯網使用率高速增長,未來這一人群的增長空間有限。15∼30歲群體的互聯網使用率逐步攀升,目前還有一定增長空間,將成為下一階段網民增長的主體。41∼50歲網民增長速度較慢,在維吾爾族網民中的佔比出現下降。而50歲以上人群的互聯網使用率變化幅度很小。

(三)學歷結構

維吾爾族網民中文化程度為本科及本科以上的比例最高,佔到35.4%,其次是大專(21.7%)和高中(21.7%)。 小學及以下、初中學歷人群的佔比分別為4.7%和16.5%,高中及以上網民總佔比高達79.2%。以上數據表明,網民所佔比重隨學歷的上升而增加,學歷越高,網民人數越多,學歷越低,網民人數越少。美國傳播學家蒂奇諾等人提出“知溝”理論假說指出由於社會經濟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會經濟地位低者更快地獲得信息。

造成“知溝”擴大的原因:傳播技能(閱讀和理解能力)﹔知識儲存量﹔社交范圍﹔信息的選擇性注意、理解和記憶的因素﹔媒介的性質(印刷)等。維吾爾族群體中個體之間的傳播技能、知識儲存量和社交范圍都有所不同,學歷越高,擁有上述的技能也就越高。

(四)職業結構

調查發現,學生群體是維吾爾族網民中規模最大的職業群體,佔比為 32.7%。其次為教師,佔比為14.8%。工人佔整體網民的7.7 %,一般職員佔6 %。黨政機關中,領導干部和一般公務員佔整體網民的12.8%。值得注意的是,農民和個體戶在整體網民中的佔比有所上升,分別為6.2%和8.9%,說明網民人數的比重與職業有密切關系,並與網絡接觸機會有關。農民、工人、個體戶等職業平時接觸網絡的機會不如職員、教師、公務員等因工作原因接觸網絡的機會多。

(五)收入結構

在維吾爾族網民中沒有固定收入者就佔了37.4%,這部分無固定收入者大部分是學生,他們在經濟上基本上靠父母,其次是農民和待業人員。月收入500元以下者佔2.4%,介於500元到1000元之間的佔有6.1%,三者就大約佔了一半的比例,1000到2000元之間的佔有 13%,2000到3000元之間的佔有25.3%,這部分網民之所以佔的比重較大,因為網民的相當一部分是中等收入的機關和事業單位職員﹔而月收入超過3000元以上的網民佔網民總數的15.3%。總的來說維吾爾族網民月收入情況偏低,這與維吾爾族人口主要居住的南疆等經濟欠發達地區密切相關。經濟發展水平是制約新疆少數民族地區網絡普及的首要因素,家庭經濟水平決定了維吾爾族網民上網條件的有限性。

(六)城鄉結構

維吾爾族網民中農村人口佔比為32.5%,城鎮人口的佔比為 67.5%,據調查,最近半年維吾爾族農村網民規模的增長速度為5.8%,略高於城鎮。城鎮網民與鄉村網民的差距,是由經濟實力、文化程度、社會背景等相關因素有關。城鎮的維吾爾族居民在以上方面比鄉村的維吾爾族居民要相對於好一些。使其受眾能接觸網絡並使用網絡的能力更強。新疆農牧區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較低,因此受眾對媒介的投資相應也較低,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農牧區受眾的文化水平對接受網絡信息也有限制。使用網絡這一媒介平台,首先,要具備購買電腦或手機客戶端的經濟條件﹔其次,要具備能夠操作和使用新媒體的技能和文化水平,至少應該知道如何利用這些平台進行上網,關注和取消關注。這些都有賴於一定的物質經濟基礎。

三、維吾爾族網民使用互聯網的特征

(一)開始接觸互聯網的時間

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我國的互聯網進入活躍時期,開始在民間普及,我國維吾爾族群體也開始在這一時期接觸互聯網,但這時期接觸互聯網群體中大部分是青少年。對1219名維吾爾族網民的調查發現,接觸互聯網時間為3∼5年的人數最多,共459人,佔比為37.7%﹔6∼10年的排在第二位,佔比為26.9%﹔1∼2年的排在第三位,佔比為19.7%﹔接觸互聯網時間不到一年的網民數量最少,共93人,佔比為7.6%。這些數據基本符合我國網民接觸互聯網的基本情況。近幾年互聯網在維吾爾族群體中的普及速度較快。

(二)上網地點

調查數據發現,在辦公室上網的網民居首位,佔總比重的37.7%﹔在學校上網的網民佔居第二,為26.9%﹔家庭上網的網民佔居第三,為19.7%﹔在網吧和其它地方上網的網民佔比最小,分別佔7.6%和8.1%。可以看出,辦公室、學校和家庭依然是網民上網的主要地點。調查還發現維吾爾族網民在家裡上網情況比前一年相比呈穩步增長趨勢。在網吧上網的網民同前一年相比有所減少。隨著我國信息化建設的不斷深入,上網場所在不斷擴展,上網條件也在不斷改善,上網變得更為便捷。隨著新疆經濟的發展,家庭收入的提高,維吾爾族網民家庭上網規模也一直在擴大,在特定的公共區域內,受眾更容易接觸網絡。而網吧作為上網的重要場所,其網民人數比重在逐漸減少。網絡傳播具有多種功能。如環境監測、社會協調、文化傳遞和娛樂功能。辦公區域網絡的使用是網絡傳播對社會進行協調管理,其次,在教室使用網絡說明網絡傳播起到了文化傳遞的功能。這些功能綜合體現在不同區域,使網絡的傳播功能得到了重要體現。

(三)上網設備

針對問卷上“您最主要的上網設備”這個問題,有59.6%的網民選擇“台式電腦”,排第一位﹔有27.6%的網民選擇“手機”,排第二位﹔隻有12.1%網民選擇“筆記本電腦”,排第三位。以上數據說明台式電腦仍是維吾爾族網民最重要的上網工具。維吾爾族網民用手機上網的比例低於全國平均水平。雖然相當一部分維吾爾族網民使用過手機上網,但隻有27.6%的網民主要使用手機上網。從目前新疆手機網民在網民中不太高的情況來看,維吾爾族網民手機上網處於發展初期的培育階段。維吾爾族手機網民主要集中在較為年輕的網民群體中,其中25歲以下佔比51.1%,並且是主要使用手機上網群體,25歲至35歲佔比為33.3%。總之,維吾爾族手機網民群體總體年輕。

(四)上網頻率

維吾爾族網民中有高達42.6%的人每天最少上一次網,其中,近六成手機網民每天使用手機上網多次,2∼3天上一次網的網民人數居第二,佔總比的31.2%,上網頻率為一周一次的網民人數佔總比重的18.1%,上網頻率為10天一次、15天一次、一個月一次的網民人數比重差距不大,分別為3.4%、1.8%、3.0%。維吾爾族網民中有高達42.6%的人每天最少上一次網,其中,近六成手機網民每天使用手機上網多次,可見維吾爾族網民的上網頻率相當高,對網絡有著依賴的心理,這種依賴的主要原因是:與報紙、電視等傳統媒體相比,網絡把各傳統媒體優勢技術進行整合,實現了視、聽、讀、寫、說一體化的服務。

(五)單次上網時間

在單次上網時間上,維吾爾族網民大多花費1至3個小時,佔比為53.3%,單次上網時間在一小時之內的比重為28.7%,4至5個小時的比重為14.4%,5小時以上比重為3.6%。如果按比例最多的兩項“每天最少上一次網”和“每次上1至3小時”來計算,維吾爾族網民大約每周上網14小時,2015年2月發布的《第35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2014 年,中國網民的人均周上網時長達 26.1 小時,相比較,維吾爾族網民每周的平均上網時長低於全國網民每周平均上網時間12.1小時。

(六)每個月的上網費用

調查表明,39.9%的網民每月上網費為20∼50元,與此同時,32.7%的網民每月的上網費低於20元﹔總的來說,大約72%的維吾爾族網民的月上網費低於50元。說明,維吾爾族網民的上網費普遍低﹔原因在於維吾爾族網民經濟條件非常有限,數據顯示,無固定收入網民和月收入低於1000元以下的網民的比重達到50%。月上網費超過100元的網民隻佔網民總數的7%。

(七)上網方式

數據顯示,66.6%的網民主要用寬帶上網,說明寬帶上網是目前維吾爾族網民的最主要的上網方式。22.8%的網民主要使用無線網,手機是大部分無線網用戶的主要上網設備。撥號上網的網民比重隻佔10.6%,撥號上網群體的上網頻率普遍很低,這部分網民大部分偶爾上網。調查發現,在網民的上網方式中,寬帶上網方式正逐漸被越來越多的維吾爾族網民所接受,並漸漸成為網民上網的主要方式。

四、維吾爾族非網民不上網的主要原因

在對各有效問卷的數據分析之后,顯示在2687個有效樣本中,網民樣本為1219個,網民普及率為45.5%,非網民樣本為2687個,佔樣本總數的54.5%。

數據顯示,“不了解電腦和互聯網知識”是維吾爾族非網民不上網的主要原因,所佔比重為62.0%﹔“沒有上網條件”為第二個原因,所佔比重為29.1%﹔“沒有時間上網”和“其他原因”為次要原因,所佔比重分別為5.7%和3.2%。可見,不懂電腦和互聯網知識,不具備上網所需的技能是影響維吾爾族非網民不上網的最主要因素,目前仍有超過60%以上的非網民由於此原因不能上網。

據分析,經濟及其社會地位因素是維吾爾族非網民不上網的主要原因。維吾爾族非網民中沒有上網硬件設備的佔20.8%,當地無法連接互聯網的佔18%。目前,維吾爾族非網民的月收入水平明顯低於網民的月收入水平,45.1%的非網民沒有固定收入來源。這部分低收入人群因為配置上網設施以及上網費用等問題,在知識、信息獲取速度與質量上會弱於經濟條件較高的人群。而經濟條件較好的的人群,就有機會接觸新媒介與某些重要信息,因而有更多的機會得到更多的信息資源。

其次,受教育程度也是維吾爾族非網民不上網的另一個主要原因,維吾爾族非網民的學歷結構為:本科及本科以上者佔4.9%,大專者佔5.7%,高中的佔15.9%,初中的佔35.9%,小學文化水平的則佔38.7%。(如表3所示)從受教育程度上看,高中以上學歷中還有上當一部分人不上網,這就說明了非網民的受教育程度偏低。初中以下的非網民佔總體網民的佔比略高。“不懂電腦或網絡知識”是非網民不上網的主要原因,有48.9%的非網民都受此限制。 大部分不具備上網所需技能的維吾爾族非網民中農村的佔69.9%,城鎮佔31.1%。

在維吾爾族非網民職業結構中,農民的比重最大,佔45%,工人的佔10.5%,個體戶的佔9.9%,教師、公務員、學生、職員分別佔6.8%、5.4%、4.9%和2.2%,其他的非網民佔比為15.1%(如表4所示)。

網絡作為一種媒介,信息獲取功能仍然是其基本功能。通過維吾爾族網民的調查發現,網民獲取新聞信息的主要渠道選擇依次為:網絡佔43.89%,電視佔42.58%,報紙佔8.45%,廣播佔5.09%。說明網絡是多數維吾爾族網民獲取新聞信息的首選渠道,其次是電視,報紙和廣播。調查還發現,維吾爾族網民通過網絡獲取新聞信息首先是滿足信息需求,佔38.33%﹔其次是滿足求知需求,佔23.0%﹔第三是滿足娛樂需求,佔19.25%。表明維吾爾族網民獲取新聞信息主要是為了滿足他們的基本社會生存和發展需求,其次才關注擴大自己的知識面和豐富自己的娛樂生活。

而維吾爾族非網民最重要的信息渠道是電視,53%的非網民選擇經常從電視獲取信息,其次是報紙,有接近40%的非網民除了電視外,還經常通過報紙獲取信息,還有相當一部分非網民通過人際交往中獲取信息。

網絡能夠使網民共享全球信息資源,沒有任何一種傳統媒體在內容的廣度、深度和速度上可以與網絡媒體相提並論。比如報紙若多印1萬字內容,就需要增加數個版面,給印刷、排版、發行、成本帶來很多問題。互聯網可以不限時、不限量地貯存和傳播信息,運行各種信息數據庫,使用戶可以對各類的利息信息隨時進行檢索。從以上可以看出,網民無疑比非網民多了一條信息渠道。

互聯網從誕生到今天,僅僅用了30多年的時間就迅速發展成為現代社會重要的信息基礎設施,廣泛深入到社會生活方方面面,深刻影響著人們的工作、學習、生活和思維方式,改變著人們的思想觀念。維吾爾族網民的性別、職業、年齡、地域、經濟狀況、文化水平等各方面的不同必然會導致他們獲取的信息各不相同,其多元化的分眾態勢也會越來越明顯,這是現代信息化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隨著我國互聯網事業的進一步發展,維吾爾族網民的個性化需求將會越來越受到重視。

參考文獻:

[1]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EB/OL].http://wenku.baidu.com/link?url=gjuYX_2TSkJhcVREq23cXKGShq2kzPPucgrDql_VI-qP9bH2hBW276xKOqhlsHAibP-Xj4S4JuHewZjZBjkGm3MXXbJoPoz_KaNjvfmsdWy.

[2]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互聯網協會.新疆互聯網發展報告2010[EB/OL].2011-05.

[3] 彭蘭.網絡傳播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

[4] 《新疆電子政務發展報告》編委會.2014新疆電子政務發展報告[M].烏魯木齊: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13.

[5] 艾則孜•阿不都熱依木.新疆維吾爾語政府網站建設現狀探討[J].新疆財經大學學報,2015(1). 

(責編:王妍(實習)、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