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6年:第2期

淺談新聞類節目的“播”與“說”

吳佩蘭
2016年03月29日10:01 | 來源:今傳媒
小字號

摘 要: 播音實踐經驗的積累和理論促進了播音員主持人業務逐漸從幼稚走向成熟,有志於電視播音事業的同行經過不懈努力,播音質量和理論研究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隨著時代發展,新聞類節目播出形式也在不斷發生新的變化,播出形式從之前的“播”新聞逐漸也有了“說”新聞、“評”新聞等類型,本文僅就“播”與“說”兩種新聞播報方式進行探討。

關鍵詞:新聞節目﹔“播”新聞﹔“說”新聞

新聞節目的“播”與“說”,已經不再是個新鮮話題了。可是在一些人來看,至今仍然在認識上存在不少誤區,很有必要進行探討和分析。

近年來,隨著新聞節目的改革與發展,播音員、主持人也不斷細化為新聞播音員、新聞主持人,新聞類節目的播報方式也隨之發生深刻變革。作為地方台的一名新聞播音員,本文僅就播音界沿用多年的“播”新聞與近年來逐漸風行的 “說”新聞這兩種風格迥異的播報方式,以及新聞節目本身對此提出的要求,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個人的一些粗淺看法。

一、新聞節目“播”與“說”的含義和特點

從總體上講,“播”與“說”是兩種不同的新聞播報方式。對於什麼是“播”新聞,大多數人都通俗易懂。從1958年北京電視台(中央電視台前身)誕生之日起,有了新聞類電視節目,新聞播出方式就是播音員坐在前台,面對攝像機,在提詞器的輔助下完成新聞提要的播報,一組新聞節目也由圖像配音加口播新聞提要構成,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央視新聞聯播及省、市地方《新聞聯播》。由此可見,所謂“播”新聞是播音員或主持人根據記者寫的新聞稿件進行播報。稿件的要求是內容准確、文字精練、朗朗上口,而對播音員、主持人的創作要求則是“字正腔圓、呼吸無聲、節奏明快、語勢穩健、播報流暢” [1],具有權威、嚴肅、庄重、悅耳、流暢的審美感覺。因此,新聞播音員、主持人作為媒體形象的承載者和體現者,在新聞播報時,淡化了主持人個人個性,而是與節目內涵及定位相匹配,最大程度與節目融合,成為節目的“代言人”,所謂的“千人一面,萬人同聲”是對電視新聞播音的特殊要求,而並非是其自身的缺點。

新聞內容及節目定位對播音的要求,形成了“播”新聞這種語言規范語調沉穩、形態有限、結構嚴謹的表現形式,可以說,這是我國幾代新聞播音員孜孜以求的結果,這種創作形式根植於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基礎之上,是當前電視傳媒播報形式的主流。

新聞節目隨著時代發展也呈現出新的形式,新的播報方式在這種情況下,“說”新聞應運而生。典型欄目有香港鳳凰衛視《鳳凰早班車》、中央電視台《焦點訪談》、陝西衛視《都市快報》等。

所謂“說”新聞,是指主持人依據新聞事件本身而非成形的新聞稿件進行播報的一種特殊形式。它主要是根據不同的需要,逐漸滲透到大眾傳播領域的。通常主持人把稿件進行第二次創作(往往只是提綱),把記者從一線採訪到的信息用自己個性化的語言“說”來,由於“十分注重語言的口語化,而且形態不受限制,因而語體結構鬆散,語調較為接近自然狀態,使觀眾感到輕鬆、親切、自然。[2]”在這裡,主持人與觀眾平等的個性形象得以充分展示,媒體與觀眾之間的心理距離更加貼近和趨於平等,彼此的交流感進一步增強。

“說”新聞不僅為主持人創造了充分發揮和展現才能的空間,也對主持人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新的挑戰。作為“說”新聞的主持人,不僅僅要有極強的臨場應變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而且還要具備新聞敏感性,努力培養正確的新聞價值觀和審美觀,這就要求我們必須發揚與時俱進的精神,不斷提高綜合業務能力和學識修養水平,以過硬的綜合素質迎接新挑戰。

由於“說”新聞和“播”新聞在表現形式上各有側重,而節目的風格各具特色,很受廣大觀眾的歡迎和認可。目前,“播”新聞的語言表現形式仍是電視新聞節目的主要播報形式, “說”新聞是在多媒體時代,新聞形式多樣化下的一種補充和體現。

二、“播”與“說”運用於何種新聞節目

俗話說,千裡不同風,百裡不同俗。可以看出,欄目的播報方式與欄目定位、不同年齡的受眾面等相關因素息息相關,具體的欄目中,一個好的主持人就可以代表一個節目,主持人的播報方式、形象定位就可以代表整體節目的風格,通過主持人起到引導暗示作用,因此,必須根據欄目的形式,採取不同的表達方式。

1.新聞類(要聞+社會新聞)。

2.主持人導語+記者報道+主持人評論類。在這些新聞版塊節目中,內容之間有所區別就決定了我們播報的方式必須有所不同。

(1)要聞+社會新聞。這類節目中新聞的內容,往往包含十幾分鐘的時事、政治要聞。由於要聞的政治性、庄重性和時代感強,加之,具有准確、規范、嚴謹、簡潔、真實、客觀的書面語體和觀眾收看的習慣性,主持人在對這類節目的處理上應該遵循播音的基本規則,表現為庄重大方。不可需要過分地進行語氣上的修飾,宜採用“播”新聞的形式。比如:國家主席習近平今天下午會見了美國總統奧巴馬,雙方在親切、友好的氣氛中就雙方關系……。主持人在這句話中如果僅僅從表面上做文章,增加一些語氣詞,來調節“說”的氣氛和節奏,就會使這條非常嚴肅的政治新聞和兩國之間的政治交往一下子成為鄰裡之間很隨便的事,失去了要聞固有的庄重性和政治性,同時影響了受眾對節目接受的准確性。

因此這類新聞節目所要求的真實、准確、簡明的特性,決定了在主持人對稿件進行“播”報成為必須。

要聞之后的內容多是一些與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或者周圍發生的新鮮事,在播讀這一塊時應採用“說”的播報方式。如:“新世紀商場職工宮女士養的小狗貝貝,一心想當歌星,隻要有音樂一響或有人唱歌,它總要唱一段……面對攝像機鏡頭,貝貝還有些不好意思,可是一想,不能錯過,哎,誰讓咱想當明星呢。”在這裡,主持人通過對稿件進行第二次加工,使自己話源於生活口語,但又比生活口語更加規范、更具美感。另外,為了提高“說”的感染力,也可以在說社會新聞時,有意識地添加一些連詞或語氣詞來調節“說”的氣氛和節奏,利用副語言的變化來為“說”的新聞內容服務,不用過多強化重音,隻需平心靜氣,娓娓道來,令觀眾感到輕鬆活潑、喜聞樂見。

由於要聞與社會新聞往往同在一組新聞節目當中,因此在採用兩種不同的播報方式時,應注意兩者之間的平穩過渡。

(2)主持人導語+記者採訪報道+主持人評論。這類欄目主要是以記者本人對事件的報道為主,主持人的開場白或導語及最后的評說,在整個節目中起到畫龍點晴的作用,像中央台《焦點訪談》《新聞調查》等。

這類節目一開始,主持人採取說的播報形式,通過“切入點”引出本期節目主題,適時加入相關背景資料,節目最后以主持人的評論闡明節目觀點,引發受眾投入更多關注。通過事先的精心設計,使“說”的過程顯得更加精彩,為受眾理解掌握信息提供引導和服務。(主持人導語:)“前不久,寶雞縣連續發生多起電力變壓器被盜事件,嚴重破壞了農業生產。警方在偵破這些系列被盜案件時,發現有人竟給竊賊提供了便利的銷贓渠道,這是怎麼回事。請看記者的報道”。主持人知道這個事件的來龍去脈,但在把握語言時應和觀眾想法一致,以同樣不了解事情真相的心態去問“這是怎麼回事”,在播報形式上採用了“說”的方式。

記者報道之后的主持人用語,是整個報道的點睛之筆,如:“竊賊固然可恨,然而利欲熏心,無視法規的廢品收購站更可惡。試想,如果沒有黑心業主提供的銷贓渠道,他們發現贓物及時報案,那麼竊賊早就該落網了……除了有關部門加大管理力度,還要對那些黑心業主加大處罰力度,罰得他們傾家蕩產,才能淨化廢品回收市場,才能保証社會治安的穩定。”主持人抓住准確、鮮明的事實,形成“說”的提綱后,充分消化吸收,再形之於聲。它是主持人的思想感情與記者報道中的思想感情相融合,隻有這樣,才能真正將“說”新聞的功效在節目中充分體現出來。總之“播”與“說”,作為不同的播出表達方式,雖然形式有所不同,但都是為新聞節目內容服務。無論是“播”還是“說”,隻要適合欄目的風格定位,得到廣大觀眾認可,就是優勢的體現。

三、如何實現“播”與“說的辯証統一

以上兩種欄目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播”與“說”同時穿插在一起,這就出現了一個“說”與“播”的辯証統一問題。

由於新聞中要聞部分的特殊要求,主持人一般都是看提詞器或拿稿件播新聞,播音員、主持人的主要精力和工作重點在播音創作上。在社會新聞部分,主持人靈活發揮空間很大,但由於失去了新聞稿件的依托,主持在播報時既要考慮播報內容,又要兼顧新聞說的形式,長期以來“播”的創作模式養成的習慣,對播新聞的播音員來說是一項巨大的挑戰。因此,主持人在由“播”向“說”的轉換中面臨一定的難度。

另外,不僅新聞節目,還是其它類別的欄目,都可能存在著風格不一的矛盾。一般來說,一條新聞的導語往往來用“說”的播報方式,接下來的則沿用“播”的形式配音,這種前后播報方式的不同,節奏、速度不同,使受眾的感覺也不同,傳播效果當然也就不同。因此,主持人根據內容的不同,採用“播”,或者“說”,但一條新聞,一個新聞事件的播報形式應該是統一的。

四、探索與實踐

“播”新聞與“說”新聞,其過程本身就是一個藝術創作的過程。“播”新聞使文字稿件轉換得更加准確、鮮明、富有感染力,是一種極具藝術性的有聲語言。播好一件作品不容易,要播出個性更不容易。播新聞對主持人有嚴格要求,主持人的思想品格、文化素養、業務技能、知識儲備等素質,是主持人能否播好新聞的前提,隻有主持人的感情豐沛,語調准確,才能將一條幾十字的新聞導語、一篇新聞專題播的聲情並茂,真切感人。怎樣把新聞“說”得精練、深刻,做到有邏輯性,除了要具備播新聞的業務能力外,主持人也要參與到新聞的攝制過程中,主持人在新聞的攝制過程中挖掘新聞點,鍛煉新聞的敏感性,提高新聞專業水平和素養。許多著名的主持人大多是在新聞一線鍛煉多年的編輯、記者,像中央電視台主持人水均益、崔永元,他們不但有較強的組織編排能力、邏輯善辯能力和捕捉新聞熱點的能力,而且具有很強的語言表達能力。因此,作為主持人應積極參與到新聞採編當中去,在實踐中積累知識,這樣才能游刃有余地“說”新聞。

總之,隨著新聞節目的不斷改革,節目的內容也隨之細化。因此,作為新聞類節目的播音員、主持人,既要播好新聞,也要說好新聞,在新媒體形式多樣化的今天,微信、微博的普及,人人都可以練就新聞播音員主持人,所以在當下要適應不同節目內容和播音創作要求,這對新聞播音員、主持人是一個機會,更是一項挑戰。

參考文獻:

[1] 吳郁.播音學簡明教程[M].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1998.

[2] 趙俐,李昕.實用口語表達與播音主持[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9.

(責編:王妍(實習)、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