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視聽》>>2016年第3期

摩登都市中的中產鏡像:“新都市電影”的文化批評

董文暢
2016年03月29日11:12 | 來源:視聽
小字號

摘要:近年來,展現都市青年奮斗歷程與情感故事的“新都市電影”風行。但它們整體上重在都市奇觀的展現與消費氛圍的渲染,缺少對城市精神氣質的描摹和對青年心理結構的挖掘。文章從空間表征、敘事結構、主題表達三方面對“新都市電影”進行文化批評。

關鍵詞:新都市電影﹔都市奇觀﹔消費主義﹔中產階級

2010年以來,《杜拉拉升職記》《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小時代》系列等一大批展現都市青年生活與情感的中小成本電影被陸續推出,以商業化、類型化的運作模式使“都市�青春”題材走向大眾、成為主流,打破了新世紀以來古裝片獨大的市場格局。它們在不斷刷新票房紀錄的同時也引起業界、學界的熱議。為了區別於張元、婁燁等“第六代”灰暗、沉重的都市電影,有學者將這些明亮、輕鬆的電影統稱為“新都市電影”。①“新都市電影”遠離了邊緣化的都市生存樣態,熱情地擁抱著全球化的都市想象。雖然影片中的青年主人公不乏小挫折、小傷感與小遺憾,但整體上對都市生活方式與中產階級理想持肯定態度,並以為之奮斗為榮。

先天貧弱的中國電影發展到靚麗時尚的“新都市電影”是產業化更加成熟的表征,但這些都市青春片對單一題材的機械復制與重復消費使影片喪失了真切的表達沖動與獨特的思考角度。劇中人物或迷失在庸俗成功學、商品拜物教的價值觀中,或萎靡於一種小布爾喬亞的懷舊傷感裡。能夠真正把握時代的青春脈動、與城市青年心靈接軌的“新都市電影”並不多見,大多數影片內在的文化內涵與外在的光鮮景觀並不匹配。本文將從空間表征、敘事結構、主題表達三方面對“新都市電影”進行文化批評。

一、空間表征:流光溢彩的都市景觀

迥異於第六代“都市電影”的邊緣敘事、廢墟美學和批判現代性立場,“新都市電影”以小資青年、中產階級為塑造對象和目標觀眾,熱情地歌頌著富裕、和諧的現代文明和都市生活,通過烏托邦式的影像敘事完成了對現代都市的奇觀展示和審美轉向。“新都市電影”開啟了探究城市文化的嶄新視角與別樣路徑,這固然值得肯定,但也有必要指出其所呈現的都市空間僅僅止於平面。

為了迎合視覺時代的審美偏好、滿足觀眾在現實中的人生缺憾,“新都市電影”以現代化、國際化程度較高的北京、上海等大都市為拍攝地,現代化的寫字樓、精裝修的高檔別墅、豐盛炫目的購物中心、典雅奢華的西餐廳構成了銀幕中的物質景觀與類型符碼。流暢的運動鏡頭與后期剪輯、節奏感十足的配樂與錦上添花的電腦特效再次加強了都市感的營造。《杜拉拉升職記》取景於地處北京中心商業區核心地帶的銀泰中心,是長安街沿線最高的建筑。正如導演、主演徐靜蕾自陳:“展示北京確實是我的一個願望。我是北京人。我覺得沒有一部電影能把北京現在新的東西拍出來。當時我們說,起碼拍得和紐約一樣。” ②影片一開頭,鏡頭就變化角度仰望著銀泰建筑群,呈鼎足之勢的三棟方形高塔熠熠生輝、光彩奪目,都市生活的現代感、節奏感油然而生。由青春文學作家轉型的導演郭敬明生長於四川自貢,他在採訪中直言,四川對他的寫作並無太大影響,反而上海的影響多一點。成名定居上海后也很少回老家。③ 他將自己的文化想象與身份認同安置在上海而非自貢,代表了一代年輕人對一線城市的憧憬與向往。在他所執導的《小時代》系列電影中,南京西路、外灘、陸家嘴、馬勒別墅等豪華市景釋放著誘人魅力,魔都被裝點得珠光寶氣、極盡奢靡。此外,《失戀33天》中多次閃現的三裡屯酒吧街是京城最繁華的夜生活場所,而《非常幸運》遠赴號稱“世界上最昂貴的”新加坡金沙酒店取景。綜上可見,都市青年的愛情童話、友情故事與追夢奮斗史隻在高樓林立、車水馬龍的都市空間展開,而現實城市生活中臟亂、嘈雜的“廢墟”被過濾掉。影片中美輪美奐的景觀建筑形塑著年輕觀眾對於都市空間與都市生活的美好想象,給他們帶來一種物質文明極大豐富的震驚感。但這種“震驚”顯然不同於第六代鏡頭下搖滾青年在社會轉型期心靈的震蕩與撕裂感受。在“震驚”中,“都市電影”中的青年拒斥地逃離都市,而“新都市電影”中的青年迷戀地凝視都市。

在全球化意識的滲透下,“新都市電影”的景觀呈現出同質化、抽象化的趨向。如《非常完美》充滿夢幻色彩的少女香閨與街道布景讓觀眾有種置身於《欲望都市》的錯覺,《杜拉拉升職記》與《杜拉拉追婚記》中跨國公司DB的辦公場所如同美式寫字樓在北京的復制移植,它們打造出的是一種虛擬感與懸浮感,而非真實可觸的生活質感。它們重在都市奇觀的展現與消費氛圍的渲染,淺俗的敘事背后缺少對城市氣質與精神特征的細膩描摹,也缺少對都市人心理結構的深入挖掘。中國都市本土化的精神氣質與文化內涵連同附著在其上的“靈韻”逐漸消弭,淪為紐約、巴黎、倫敦、東京等異國都市的摹本。而那些流光溢彩的都市景觀也成為漂浮在都市中的空洞意指和消費幻覺。

二、敘事結構:中產階級的成功之路

“新都市電影”中的主人公也不再是第六代影片中失意、失落、失敗的邊緣者形象,而是外表光鮮體面、寢食無憂的都市白領和中產階級。他們大多數並非“含著寶玉出生”的富二代,而是出身城市平民家庭、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取成功的勵志榜樣。在高速運轉的現代社會中,傳統家庭功能失調,人際關系功利化,兩性關系快餐化。越來越多的都市人在孤單、無助、壓抑的情緒中渴求情感的共鳴與心靈的撫慰。“新都市電影”恰如其分地填補了情感空洞,以青春回憶、純潔愛情、追逐理想等元素為都市青年進行心靈按摩,在競爭激烈的都市空間中推行著“樂觀、善良、努力就一定會成功”的敘事邏輯,讓青春的困惑、人生的窘迫都在樂觀昂揚、催人奮進的基調中得到化解。“勵志”與“治愈”成為影片中相輔相成的雙重情感導向。

近年來票房飄紅且引起輿論關注的都市電影中,“屌絲逆襲”與“中產療傷”的故事不斷上演。前者是由平民階層向小資、中產邁進的奮斗史,后者是中產階級進行自我調整以便更好地投入工作生活的過渡期,二者最終目標都是成功、富裕、精致、閑適的中產階級生活。《杜拉拉升職記》中杜拉拉從“職場菜鳥”成長為世界500強跨國公司的白領麗人,實現了月薪從三千余元到一萬余元的飛躍,並與銷售總監王偉相戀﹔《失戀33天》中都市白領黃小仙經歷男友背叛后用33天的時間走出陰霾,樂觀面對工作與生活,並收獲了與王小賤的友誼﹔《泰囧》中商業成功人士徐朗為了爭奪專利授權奔赴泰國,在偶遇的蔥油餅老板王寶的影響下完成自身蛻變,選擇回歸家庭﹔《等風來》中在大城市倍感迷茫的雜志編輯程羽蒙陰差陽錯地踏上“尋找幸福”的尼泊爾之旅,瑞爾峰頂的風鈴聲給她帶來了某種人生啟示與感悟﹔《微愛》展現了北漂編劇沙果對夢想的執著與堅持,雖然最終放棄了編劇夢想回老家經營飯店,但在感情上贏取美艷車模陳西的芳心。影片中的主人公或愛情事業雙豐收,或重返家庭的和睦與心靈的寧靜,終歸朝著更加美好的生活勇敢而堅定地前行。感受到共鳴的觀眾將自身經歷與體驗縫合到電影情節中,圓滿的結局幫助他們完成了心靈創傷的想像性療愈。

這些影片雖然以中產階級價值為核心,但也不忘彌合社會各階層之間的矛盾和差異。無論徐朗、王寶還是程羽蒙、王燦都是互相影響的伙伴式關系,這象征著不同階層之間的多元共存。王寶——或許還有未來的沙果——踏踏實實靠經營小本生意過上了小康生活,這也提示通往美好生活的不同路徑。影片雖然在宏觀的文化意義上推進了社會和諧,但在創作無意識的層面上展現出消費主義意識形態的根深蒂固。如杜拉拉升職之路體現於衣著打扮、交通方式的變化,《小時代》中的成功人士宮洺有著嚴重潔癖與收藏癖,影片中的“成功”都是以中產階級式的物欲享受和時尚趣味來標注的,這反而將社會各階層區隔開來,形成了文本表達的斷裂。

與上述影片相比,《中國合伙人》的勵志色彩更加濃烈。影片在國家政治經濟崛起的宏大背景下,以改編自“新東方創業史”的成長故事燃起了年輕觀眾的奮斗激情,並在“中國夢”的話語傳遞中表達了對青年的意識形態規訓。就該片的都市想象而言,“盡管它將幾乎所有的喜劇性都埋藏在成東青從鄉村到城市的艱難與糾結當中,但是它隱含著一種對都市意識形態、對都市生活的肯定與強調,並最終讓其戰勝了都市,成為新都市的主人,以這種方式來達成生之艱難與都市的喜劇性和諧。” ④

三、主題表達:白日夢中的價值空洞

審視近年來的“新都市電影”,大多側重在財富展示與壓力排解,所蘊含的精神價值卻相當匱乏。在亞健康情緒泛濫的現代社會,都市烏托邦的影像生產具有合理性與必要性。但這些“白日夢”的內部價值與敘事邏輯難以自洽,不但不能為年輕觀眾提供積極健康的道德規勸與引導,甚至以錯誤虛假的價值觀誘惑、誤導青少年。

青年追求物質財富與美好生活的權利固然值得肯定,但“新都市電影”中膨脹的物欲已經遮蓋了財富之外的維度,豪宅、豪車以及名牌服飾的炫耀式呈現使大銀幕成為琳琅滿目的奢侈品櫥窗。在具體的敘事層面,財富成為追求愛情的工具與衡量成功的標准。在《杜拉拉升職記》中,當杜拉拉得知王偉與玫瑰的關系,花多年積蓄購置了高檔跑車與名牌服飾。在《我願意》中,唐微微的前男友追求她的途經是拼命砸錢,刷爆卡后還四處籌集現金。而楊年華最終打動唐微微的不僅是他的溫柔體貼,更是將整個鑽石公司作為厚禮和策劃巴黎浪漫求婚的“土豪”行為。《小時代》的“拜物教”傾向有過之而無不及,流露出“暴發戶”式的審美品味。影片大肆鋪排豪華奢靡的生活場景、消費模式與享樂方式,本不扎實的故事淹沒在時尚盛宴的華麗面具下。“白富美”出身的女主角顧裡即使在學校上課也必有秀場同款服飾和定制手袋傍身,價值26萬的米蘭時裝周撞色皮草引來無數女觀眾驚羨的目光。就連以學生氣“乖乖女”形象為定位的林蕭也幾乎每件衣服都是國際名牌,著裝更加精致、利落,且帶有小資情調。消費觀的扭曲反襯出精神生活的貧瘠,“浪漫而不張揚、有品位而不高調、消費而不盲目、享樂而克制的積極、健康、理性且兼具自我反思能力的中產階級文化或許才是我們時代最需要的。” ⑤

除了對消費主義與享樂主義的膜拜,“新都市電影”中的愛情觀也極為功利、輕率和混亂。《小時代》中,同為富二代的顧裡和顧源用物質財富和工具理性搭建著愛情的橋梁,在資本與權力的拉鋸戰中分分合合。席城多次對南湘拳打腳踢,讓她懷孕並墮胎。林蕭在和男友簡溪戀愛的情況下,又分別與宮洺和周崇光關系曖昧,這段戀情以簡溪劈腿告終。都市青年的成長故事變成了狗血愛情的競技賽,背叛與濫交成為他們感情生活的常態,似乎隻有自虐般地制造傷痛才能夠填滿他們浮華空洞的青春回憶。還有一些電影打著“性解放”“女權主義”的幌子吸引眼球,獵奇地放大“一夜情”等放縱的生活模式,最終又生硬拼接上真愛至上、回歸家庭等傳統價值觀,導致影片前后脫節、不倫不類。《北京愛情故事》第一段故事中,男女主角由一夜情發展為真愛,二人在女主角意外懷孕后突破無房的物質困局而裸婚。《一夜驚喜》更是圍繞著職場女強人酒后亂性后孩子的生父之迷而展開,將一夜情的結晶視為“驚喜”。《有種你愛我》中標榜女權的建筑師左小青通過一夜情的方式“借種生子”,卻由此愛上了花心的“夜店小王子”查義。上述影片在“亂性”的暫時滿足和“真愛”的終生相伴之間沒有找到恰切的情感鋪墊與心理轉折,顯得突兀而做作。

青春電影理應貼近青少年觀眾的生活狀態與心理需求,並給予他們足夠的人文關懷、信仰支撐與價值引導。但目前的“新都市電影”並沒有在面對青少年自身價值、情感與欲望時展現出成熟、理性的心態。它們雖然力圖貼近年輕人的生活,但往往浮於表面,缺乏直面現實的勇氣、自我反思的力度與真誠的現實關懷。電影裡的“中產階級就是關注自我欲望的極大化滿足,就是追捧炫耀性消費和富有刺激性的偷情。” ⑥看似被美化的中產階級精神實際被矮化,中產者以及追隨其后的小資青年在精致華麗的都市景觀、消費漩渦中和感性欲望中迷失。“白日夢”的麻醉與致幻功能隻能暫時緩解青年的心理壓力,而無法療愈空虛、冷漠、茫然的都市症候。如何營造真實的生活質感而不是拼湊華麗的都市景觀與時尚符號?如何立足“現在時”的校園青春而不是沉浸在理想化的校園回憶中?如何准確把握青年融入社會時的復雜心理而不是將人物平面化?如何坦然面對性與性取向,而不是把“性解放”“LGBT”當作宣傳的噱頭?如何在錯過了“那些年”后達成成長主題的升華,而不是矯揉造作地隻悔不悟?這些都是“新都市電影”需要攻克的難題。

注釋:

①陳犀禾,程功.“新都市電影”的崛起[J].電影新作,2014(1).

②徐靜蕾.杜拉拉升職記[J].當代電影,2010(5).

③郭敬明:向往大城市是主流文化 上海對我影響大過四川﹝EB/OL﹞.鳳凰網.http://ent.ifeng.com/fcd/special/guojingming/news/detail_2013_07/04/27132073_0.shtml.

④趙立諾,龔自強. 走入城市深處的命名——從都市電影到新都市電影的嬗變[J].上海大學學報,2014(4).

⑤劉琨. 殘缺的青春與華麗空洞的都市——2013 年暑期檔國產青春片與都市電影述評[J].當代電影,2013(10).

⑥向榮.想象中的中產階級與文學的中產化寫作[J]. 文藝評論,2006(3).

(作者系中國傳媒大學博士生) 

(責編:王妍(實習)、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