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視聽》>>2016年第3期

充分了解受眾特點 全面貼近受眾需求——主持人應如何從受眾特點出發做好兒童廣播節目

左小群
2016年03月29日11:18 | 來源:視聽
小字號

摘要:兒童廣播節目是廣播節目中比較特殊的一類,它的受眾定位非常窄,受眾的收聽習慣又明顯區別於其他大多數收聽人群。本文以兒童廣播節目《毛毛狗的故事口袋》為例,論述了主持人應如何從受眾特點出發,充分了解受眾的收聽規律和收聽習慣,做到從節目內容到節目形態上都充分貼近受眾,從而使節目受到歡迎喜愛。

關鍵詞:兒童廣播節目﹔對象性﹔窄眾節目

本文所論述的“兒童廣播節目”的對象主要指“學齡前”階段即3—6歲年齡段的兒童。由於學齡前兒童心理發展尚不完善、認知能力較差、知識儲備很少,所以他們接受外來信息的方式和數量都與成年人有著非常大的差距。目前廣播節目普遍採取“採編播”一體化的運作方式,主持人往往負責整個節目從選題策劃到編輯主持制作的全部環節,這就要求主持人全面把握節目的各個流程。主持人要想制作出學齡前兒童都“聽得懂、喜歡聽”的節目,就必須充分了解兒童,並且在節目的方方面面貼近兒童。

一、了解兒童生活安排,在節目內容上貼近受眾

兒童聽眾與成年聽眾截然不同,他們的知識有限,生活經驗不足,語言能力也遠遠無法和成年人相比。大多數兒童在3歲時才剛剛完成了從“家庭環境”向社會環境的首次轉變,也就是經歷“上幼兒園”這件事。此時的兒童還沒有開始分學科知識的學習,他們的知識結構主要圍繞“吃喝拉撒睡”這些生活瑣事構建。這就決定了兒童節目主持人想要做“孩子聽得懂的節目”,就必須緊緊抓住“兒童生活”這個核心,在選擇節目內容時以兒童生活中熟悉的事物為主。

兒童的生活有著自己顯著的特點,比如季節交替時的“生病高峰期”、開學前后的“作息混亂期”、每年一次的“入園過渡期”、令人頭疼的“幼小銜接期”,對一檔兒童節目來說,這些比“過節”“紀念日”“政治事件”重要得多。而節目對選題的策劃、內容的重心選擇也都是緊緊圍繞著這些“孩子的特有節律”進行的。

以筆者所主持的《毛毛狗的故事口袋》① 節目為例。在每次季節交替的時候,節目都會做一些特別的策劃,比如“聽,春天來了”“樹葉為什麼掉下來?”“我們去玩雪”等等,包括了季節的知識,也會包括給孩子的生活細節提醒,比如“這幾天出門的時候還不能摘掉帽子,因為天氣還很冷,也許還會下雪呢”“你仔細聽,都能聽見屋頂上的雪化了,滴滴答答的聲音了,春天就快要來了”等等。

每年,節目中的一些固定選題都會陪伴孩子和爸爸媽媽,盡管每次出現稍有不同,但服務於兒童受眾的核心是不改變的。每年的6月底到10月,都是“幼小銜接期”。這個時候,大班的孩子要面臨從幼兒園到小學,爸爸媽媽也面臨對待孩子要從“全面呵護”到“部分自理”這個重大轉變,這對孩子和家長都是大事件。每到“幼小銜接期”,筆者都在節目中推出與上學相關的故事,比如《小朋友去上學》系列故事。這個故事的小主人公就是一個即將上學的小女孩,筆者將兩周的連播故事安排在8月的最后兩周播出,最后一集正好在開學的前一天,使故事的發展和兒童聽眾的生活節奏完全吻合,並配合了關於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的故事、小知識等,做足功課幫助孩子順利渡過社會化的重要一步。

對學齡前孩子來說,生活技能的學習高於文化知識學習,這是很多先進的幼教工作者的共識,兒童節目主持人也應該注重在的節目裡培養孩子一些生活常識和技能。

一位父親曾經說,“一次兩歲多的女兒走在街上,突然指著房檐下的遮雨棚說,打雷下雨的時候要躲在這裡,不能躲在樹下面,我驚訝地問她怎麼知道的,她說是《毛毛狗的故事口袋》裡面說的。”筆者在節目中播講故事時常常在故事情節之外“順便”說一兩句與故事相關的生活常識,將知識的內容融化在故事的框架當中。每天晚上提醒小聽眾刷牙洗臉再上床,天冷的季節要記得蓋被子,天熱的季節不可以一直吹空調……這些都是主持人在節目中的固定工作,小聽眾們持續地收聽,有利於兒童好的生活習慣的養成,也使主持人本身成了小聽眾生活的組成部分,提高了小聽眾對節目的“粘性”。

二、尊重兒童發展規律,在節目形態上貼近受眾

“從傳播者角度來說,為了給大眾提供不同內容的服務,為了滿足特定受眾某些專門的需求,媒體設定了多種多樣不同的主持人節目,這些節目都有自己的節目宗旨……同時有確定的傳播對象,於是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節目語體。”②兒童節目主持人的語言為了貼近兒童聽眾接受習慣,應該是“生動而富有故事性的”。

成年人在選擇收聽一檔廣播節目的時候,可能會從很多方面考慮,比如節目內容的貼近性、知識性、趣味性等等,這種選擇摻雜了理性分析,而兒童聽眾選擇持續收聽一檔節目往往隻有一個原因,就是“好聽”。

(一)主持人制作兒童節目最重要的一點是要“好聽”。

而從學齡前期的兒童心理發展特點來看,要吸引孩子的耳朵和心靈,最好的辦法就是講故事。

以《毛毛狗的故事口袋》節目為例,主持人將整個節目做成了一個好聽的“大故事”。在節目中,講故事是最主要的內容,但其他內容,比如知識、常識、對孩子的提醒等都是用故事的形式呈現的。

節目有個很重要的職責,就是要陪伴孩子的睡前時光,幫助孩子順利睡覺,主持人小群姐姐使用了“約定”的說法,好像在跟孩子勾勾手指頭做游戲,每天“聽完故事就睡覺了”是毛毛狗、小群姐姐和小聽眾三個人之間的約定,是要遵守的。這樣“角色化”的安排使小聽眾感覺到好像是在跟主持人“過家家”,而對於“按時睡覺”這個生活習慣的養成是“游戲”中的一個部分,實用也有趣。主持人在節目中播報聯系方式的時候也是採取了這種“約定”的方式,告訴小朋友“想對小群姐姐和毛毛狗說悄悄話就可以發短信給我們”,不僅僅將孩子的角色設定在“聽眾”上面,而是讓孩子時時刻刻都覺得在“毛毛狗、小群姐姐和我”的這個情境中,“我”是一個重要的角色,是參與其中的。

這種將孩子帶入“節目所呈現的故事情境”的方式非常有效,很多爸爸媽媽反映,“孩子會非常遵守約定,按時睡覺。”

主持人在《毛毛狗的故事口袋》中也會教孩子們一些基本的生活常識,而為了讓孩子們容易的接受這些知識,就要讓知識變得好玩、好聽。節目中,主持人常常像講故事一樣來講知識,比如在一期主題是“准備上學”的節目中,配合著音樂主持人說了下面一段話。

“媽媽說等門口的那棵大樹上的葉子開始變黃了,像變黃了一片、兩片,我就可以背上我的新書包到小學裡去了。每天我路過那個大大的操場,看到最高最高的攀爬架,我總是想著,它比幼兒園裡小小的彩色的攀爬架神氣多了。那門前的大樹什麼時候才能落下黃色的葉子呢?我每天每天每天都趴在窗台上使勁地看,使勁地看。媽媽說先學會系鞋帶吧,等什麼時候我能自己把兩隻鞋子的鞋帶都系得整整齊齊,不再打個死結解不開的時候,葉子就會開始變黃了。”

這段話加上溫和的音樂,其實算是該期節目的一段結束語,主要目的是將氣氛變得柔和,適宜孩子入睡,但其中也包含了與當天節目主題(准備上學)相關的一個知識點——什麼時候開學,小群姐姐告訴孩子“葉子開始變黃”的時候,也就是秋天即將來臨的時候,會是開學的時候。另外,主持人還告訴孩子“學會自己系鞋帶”(以及其他相關的生活自理能力)會是上學要做好的准備。這一段話與其說是在講“什麼時間開始上學”,不如說是一個關於“一個小朋友想要去上學”的小故事。小聽眾在“故事化”的語言中,很容易就將自己與故事中設定的“我”的角色聯系起來,增強了“融入感”。

(二)兒童發育的特點決定了他們注意力集中的時間短於成年人,這就要求兒童節目必須盡量使節目表達豐富、生動,緊緊抓住兒童的注意力。

為什麼兒童更容易被電視節目和卡通片吸引?電視多元素傳播信息的特點起到了重要作用。聲音加畫面,豐富的視覺信號能夠緊緊抓住兒童的眼睛。比起電視和電腦豐富的傳播元素,廣播的劣勢是傳播元素單一——隻有聲音。廣播節目中的聲音包括了人聲、音樂、音效以及空白。

從兒童發展規律來講,學齡前兒童觀察世界時,比成年人更注重細節。成年人由於經驗的影響,往往先從宏觀角度去觀察事物,而兒童受到知識儲備和經驗的限制,一般會著重對事物細節的捕捉。當主持人隻能憑借聲音來吸引兒童受眾的時候,充分利用各種聲音元素、注重節目細節的表達就變得非常重要。

通過對《毛毛狗的故事口袋》每期節目的音樂使用進行統計能夠看出,每期一小時的節目,節目使用的音樂始終在十幾種以上,加上音效的使用,節目的聲音元素非常豐富,而主持人的生動演播也使故事更加具有畫面感,很多小聽眾見到小群姐姐總是會問,“真的隻有你一個人在講故事嗎?不是有很多人跟你一起講嗎?”

“細節決定成敗”用在給孩子的節目上面一樣貼切。在每年的頻率節目技術指標質量打分和節目抽聽評比中,《毛毛狗的故事口袋》的分數在本頻率始終是最高的。主持人斟酌每段音樂音量的大小,每段故事墊樂進出的時機,也注重音樂和人聲的搭配,不吝惜讓音樂做主角,也絕不讓音樂喧賓奪主。片花結束后空幾秒開始說話,是讓兩段歌曲疊進疊出還是中間加入空白,這些都絕不是隨機的,而是經過設計的,這使節目聽起來更加完整流暢,也保証了對小聽眾持續的吸引力。

有的家長不明白為什麼《毛毛狗的故事口袋》會比很多同類型的節目更能吸引自己的孩子,答案也許就在每一個細節當中。主持人尊重小聽眾的耳朵,尊重兒童的發展規律,更希望對細節的計較能夠培養孩子對事物更高品質的要求。

(三)兒童節目另一個更加重要的細節就是“要說孩子聽得懂的話”

兒童故事的來源是書本,是書面語言,從書面語言向口語轉化的過程中需要大量的改動。在兒童廣播節目中,兒童故事出現的頻率非常高,《毛毛狗的故事口袋》節目就是以故事演播為主要內容。很多面向成年人的小說演播節目中,演播者無需過多改動原著文字。但是兒童聽眾的語言能力有限,不能像成人聽眾那樣順利地在收聽的瞬間在頭腦中完成部分書面語言的處理工作,這就要求兒童廣播節目主持人在演播兒童故事時,對故事的書面文字進行大量的修改和二度創作。

1.語序改動

比如《大變小》故事的一個片段,作者原文是這樣寫的——

天氣好晴朗啊,這一天藍皮鼠和大臉貓在草地上散步,他們看到了一頭牛。“嘿,一頭大牛。”大臉貓說。

在實際播出時,主持人略微調整了語序,改成了——

天氣好晴朗啊,這一天藍皮鼠和大臉貓在草地上散步,他們看到了一頭牛。大臉貓說:“嘿,一頭大牛。”

主持人這樣改動,是因為這種先出現人物后出現人物語言的語序更符合廣播的線性傳播特點,也更符合孩子的理解習慣。另外考慮到兒童對邏輯關系的理解比成年人差很多,主持人還將故事中的倒敘、插敘都盡量改成順敘,更有利於孩子理解故事內容、順暢地進入故事情境。

2.用詞改動

兒童聽眾掌握的詞語量有限,修辭更是匱乏。在節目中,特別是故事播講中,主持人把大部分超出孩子理解范圍和不符合孩子語言習慣的詞語都用簡單詞替換掉,或者進行了解釋,使孩子聽得懂。

比如在故事《獅子和臭鼬》中有一句話“臭鼬身上臭烘烘的,大家都唯恐避之不及。”播講主持人將其改成“臭鼬身上臭烘烘的,大家一見了它就要遠遠地躲開。”這樣小聽眾們就能聽懂了。

注釋:

①《毛毛狗的故事口袋》節目在北京人民廣播電台愛家廣播頻率播出。筆者於2009年至2015年主持制作該節目,在這期間節目榮獲全國優秀少兒廣播欄目一等獎、全國廣播電視創優創新欄目等多個獎項。

②吳郁.主持人的語言藝術[M].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1999.

(作者單位:北京人民廣播電台) 

(責編:王妍(實習)、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