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業內大腕齊聚話發展 拍好劇歸根結底是"堅守"

侯鴻亮
鄭曉龍
高滿堂
昨日上午,北京電視節目春季交易會如期開幕。與此同時,2015年度“影視京榜 新春盛典”揭幕,這是北京電視台影視劇中心連續第八年邀請業內同仁共襄盛舉共話發展。鄭曉龍、侯鴻亮、高滿堂等諸多業內大腕憑借去年的精品力作《羋月傳》、《琅琊榜》、《老農民》等現身“京榜”領獎。在整個影視行業被IP、顏值、小鮮肉聚焦的當下,這三位圈內的金字招牌分別發出了“少拍劇、拍好劇”、“做行業的堅守者”、“主旋律和市場化如何統一”等逆勢而行卻又擲地有聲的呼吁。
北京電視台總編王玨在發言中提到,電視劇發展進入“輕時代”,IP劇、顏值劇愈加得寵,傳統電視劇的發展空間正不斷受到擠壓。但是,這些“輕時代”產品,與題材厚重、底蘊深厚的傳統大劇並非是單純對立的關系,在一些作品中完全可以做到二者兼容。而在二者兼容方面做得最完美的當屬鄭曉龍和侯鴻亮。
在過去兩年裡制作的《北平無戰事》、《老農民》和《琅琊榜》三部戲均在北京電視台取得佳績,收獲好評。不唯IP和明星、唯內容和品質是幕后掌舵人侯鴻亮做戲的原則和標准,“拍一部戲,需要演員飾演角色,首先要是非常好的演員,能夠完成角色,如果這個演員是明星,又自帶那麼多的光環,是錦上添花的事情。但是,單純是個明星不見得適合這個角色,IP概念和明星一樣,都是錦上添花的事情。”
《甄嬛傳》、《紅高粱》、《羋月傳》是鄭曉龍導演近三年的作品,在影視圈求高產、拼數量、扎熱錢的風氣下,鄭曉龍導演一年一部作品、每部作品都保有高水准在業內已經成為越來越稀缺的現象。“簡單地說,要拍好劇,拍精品劇,拍多了,一定拍得不好。拍少了,可能拍好。不管干什麼,精力都是有限,把精力放在一個劇上,有可能拍成好劇。把精力放在兩個劇、四個劇上,精力肯定少。所以堅持少拍劇、拍好劇。因為現在中國不缺電視劇,我們國家一年拍多少劇,16000部,一年全國播出電視劇隻有8000部,有8000部根本播不出去,完全浪費。”
針對這種浪費,鄭曉龍導演強調了一個“題材浪費”, 浪費人力、物力,還有一個浪費特別難受,就是題材。有的片子題材不錯,稍微制作好一點,有可能成為好劇,但是匆匆忙忙上來,匆匆忙忙去拍,結果拍出來不好不壞。作為我們公司來講,一年抓一兩部劇,產生的社會影響,產生的盈利,比十部、八部大很多。2013年《甄嬛傳》,2014年《紅高粱》,2015年《羋月傳》,觀眾和市場的反響都非常好,三年后,重播,給公司帶來的效益將近五千萬。少拍劇、拍好劇,才是當務之急。
從鄭曉龍和侯鴻亮掌舵的大劇不難看出,無論是IP還是原創,兩人最追求的就是整體質感,以達到口碑和人氣的兼收。畢竟,二者失其一都稱不上佳作。這點在編劇高滿堂看來,就是堅持主旋律和市場化的有效統一。但是,最大的問題是很多人做得不夠,原因有二,“第一,原創不斷地枯竭和萎縮﹔第二,大家都不願意下力氣去深入生活、深入實際、深入到生活最底層、最深層,大家在市場面前非常浮躁,想一夜之間敲出一個金娃娃來。”高滿堂認為,隻要存在這種心態,就不可能使兩個效應很好地結合一部作品。因此,歸根結底,還是兩個字“堅守”。(記者 馮遐)
25個大獎頒出凸顯主流價值觀
在今年的“影視京榜”上,北京電視台影視劇中心盤點了2015年在北京電視台播出的優秀劇目,頒發了4大類25個獎項。
BTV年度金獎
《羋月傳》《老農民》《左手劈刀》
BTV年度品質獎
《琅琊榜》《嘿,老頭!》《平凡的世界》
BTV年度最佳收視獎
《“北上廣”不相信眼淚》《秀才遇到兵》《別叫我兄弟》《下一站婚姻》《婚姻時差》《鐵核桃》《殺出黎明》《雲水怒》《螞蚱》《嫂子嫂子》
BTV收視貢獻獎
《刀光槍影》《我的鐵血金戈夢》《燃燒》《槍俠》《壯丁也是兵》《野山鷹》《二炮手》《花火花紅》《中國刑警803》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