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免稅時代"終結跨境電商路在何方 個人代購回暖?

2016年04月10日14:50 | 來源: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
小字號
原標題:“免稅時代”終結 跨境電商路在何方

  隨著4月7日晚《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清單》發布,稅改的最后一隻靴子應聲落地,“免稅時代”正式終結!該清單共包括1142個8位稅號商品,其中包括部分食品飲料、服裝鞋帽、家用電器以及部分化妝品、紙尿褲、電子商品和馬桶蓋等。

  根據財政部、海關總署、國家稅務總局聯合發布的《關於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稅收政策的通知》,4月8日起,我國將實施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稅收政策,同步調整行郵稅,取消了稅費50元以內免稅等政策,並將單次交易限值確定為人民幣2000元,同時將設置個人年度交易限值為兩萬元。在限值以內進口的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關稅稅率暫設為0%,進口環節增值稅、消費稅取消免征稅額,暫按法定應納稅額的70%征收。

  針對跨境電商稅改新政,各電商平台迅速反應,在連夜升級系統后紛紛推出“包稅”措施,力求在新格局中站穩腳跟。作為C2C(消費者個人對個人之間的電子商務模式——記者注)平台的個人網店、微商算是逃過一“劫”。

  多家電商平台推出優惠活動

  “4月8日開始實施的稅改和正面清單打消了跨境電商未來的不確定性,意味著電商的發展進入了新時代。 ”進口母嬰電商蜜芽CEO劉楠說,“總體上,稅改將跨境電商的長期合法性正式確立下來。”

  “一直以來,跨境電商行業被視為偷稅漏稅的灰色產業,而稅收新政的實施必將引導跨境電商行業‘由亂而治’,這是行業步入成熟的標志。”跨境直郵電商洋碼頭CEO曾碧波表示。

  曾碧波說,洋碼頭將通過降低30%物流成本來平衡,將省下的這部分費用返補給平台上的海外買手。雖然海購商品的價格上漲已成定局,但在當前中國消費升級的大趨勢下,消費者對價格已不那麼敏感,更願意為品質、服務買單。

  天貓國際也表示,天貓國際海外商家,尤其海外品牌暫無調價計劃。10%左右稅率調升對天貓國際上擁有品牌溢價的海外品牌商來說,可以自身消化掉。

  4月7日,京東商城宣布,正式啟動“寶貝趴”線上主題活動。4月11日至4月18日,用戶可享受到多家大牌母嬰商品“滿499減200”的優惠,以及京東母嬰帶來的多重延伸服務。

  跨境電商波羅蜜宣布對用戶提供“過渡期補貼”政策,即所有用戶通過保稅區下單后即可獲得一張優惠券,該券可對稅金進行全額減免,單筆減免金額不設上限。

  網易旗下的跨境電商考拉也推出“稅改省錢”攻略,在奶粉頻道推出“省稅大牌區”和“包稅爆款區”,滿299元減40元或45元。如果用戶下單購買紙尿褲,考拉按不同的消費金額,返還一定金額的稅金。

  就連日本亞馬遜也在此時改變了策略。在收不收運費這件事上,日本亞馬遜給出了兩種選擇:一種是花3900日元(約合人民幣230元)成為年費會員,所有商品不收運費﹔另一種是購滿2000日元(約合人民幣120元)將收取350日元(約合人民幣21元)的運費。

  4月8日,蜜芽在網站首頁宣布,從10時起,平台上所有在售的跨境品牌奶粉將全部上線,由平台方繳納11.9%的稅費。蜜芽的客服告訴記者,為配合海關,網站已經全線升級,4月7日14時前下單實行舊政策,此后一律按新稅改執行,不過平台方推出了包稅活動,從購買數據上來說波動並不大。

  劉楠也表示,短期來講,正面清單的發布會讓電商平台進行一些調整,但長期來看,監管更加確定。掌握海外供應鏈,和品牌密切合作、且有實力的平台長期來看將受益,這也是行業整合的大好時機。

  個人代購或將回暖?

  相比跨境電商,個人代購受到的影響並不明顯。

  從事澳洲奶粉代購的全職媽媽劉婧婧告訴記者,新政策實施后,她代購繳的稅比之前多一點,但變化不大。她說,除了主要代購奶粉、尿不濕,也會偶爾代購服裝、皮包和化妝品,都是直郵回國,每天都要打包100到200個包裹發往國內。

  她告訴記者,一罐200元的奶粉,以前享受50元的免征額,稅費為零。稅改后,多繳納11.9%的稅,最終價格為223.8元,比之前多了近24元。但媽媽們還是更注重品質,願意為此埋單。而一個千元左右的包,以前須繳納10%的行郵稅費,新政后是11.9%的增值稅,漲幅不大,客戶很容易接受。

  從事美國化妝品代購的學生玲玲說,以前轉運公司會幫她將訂單拆分成一個免稅的量運往中國,但現在行郵稅起征點從0元開始了,成本稅收勢必會增加,她正在猶豫要不要提價。

  微博、微信等社交工具上的個人代購一度被認為是監管難題。在跨境電商出現之后,因平台價格補貼一定程度上擠壓了個人代購市場。有人說,此次稅改打擊了平台的一些低價爆款,代購迎來了新的春天。

  對此,劉楠表示,海關不希望把跨境訂單推回到個人代購和水貨渠道,“根據海關總署新快件通關管理系統,個人海淘的效率和體驗會下降,抽檢率會上升,買家被加稅的幾率增加”。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指出,迄今為止,還沒有納入征稅范疇的隻剩下C2C平台上的一些中小賣家、個人網店和部分個人C2C模式的微商等,其余電商業態均要求工商注冊、正常納稅,預計未來對這一部分商家的征稅也將進一步規范。

  限額有待進一步完善

  針對新政策,劉楠提出,自然年兩萬元的額度低估了國人的消費能力。這個限額會讓各平台在上半年通過更加瘋狂的價格戰來鎖定用戶有限的額度,讓行業競爭更加無序。不僅如此,各家電商無法獲知消費者在別的平台的消費信息,超出限額后無法前置性提示不能下單,隻能后置讓客服聯系取消訂單,耗費大量人力成本,而且會導致用戶體驗差和客戶投訴。

  “有人擔心新政策可能有利於水貨渠道,這應當引起重視,加大監管力度。”曾碧波希望正面清單能夠面廣一些,同時能夠將保稅及直郵區別對待。對2000元及兩萬元限額的具體計算、退貨退稅等細節也進一步明確和完善。

  許多跨境電商也認為,“陽光通道”兩萬元額度不夠用的情況,很可能將消費者從已經陽光化的海淘推回代購渠道。

  對此,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張斌說,2000元和兩萬元的額度是否合理還須進一步去討論,怎麼制定的,是否科學,怎麼計算出來的應該公示。但對一般消費者來說,目前2000元和兩萬元的額度基本是夠用的,未來隨著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費水平的提高,限額肯定會動態調整。

  在他看來,現在設的限額本身來說就是一種對海淘的補貼,是國家的一種優惠,不可能不設上限,否則將使國內商品與國外商品不公平競爭,會對國內實體經濟、外商在華投資等帶來較大沖擊。(記者 謝宛霏)

(責編:宋心蕊、燕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