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南湖晚報》創新地方兩會報道 唱響時代強音

姜鵬飛
2016年04月14日10:23 |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小字號
原標題:創新地方兩會報道 唱響時代強音

  兩會歷年來都是社會和媒體關注的焦點,是展現辦報實力的一次重大戰役,也是新聞人每年沖鋒陷陣的“主戰場”。

  作為嘉興的主流媒體,《南湖晚報》牢牢把握大局,精心策劃,創新報道,全方位、多視角報道嘉興兩會盛況。在媒體融合背景下,《南湖晚報》通過融合創新,烹制出全面、立體、多樣,更具時效性、貼近性與生動性的新聞大餐,使2016年嘉興兩會報道異彩紛呈,出色地完成了各項採訪報道任務。

  ●想有接地氣的報道,就必須深化“走轉改”,讓新聞記者俯下身、沉下心、察實情、說實話、動真情,

  寫出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報道來。

  ●“文者,貫道之器也。”在信息時代,誰的故事能打動人,誰就能得到更多聽眾、更好傳播。在新聞

  報道中,不能為了講故事而講故事,而要把“道”貫通於故事之中。

  ●在輿論環境、媒體格局、傳播方式深刻變化的大勢下,堅持創新不僅是技術要求,更是政治要求﹔

  不僅是業務素養,更是政治素養。

  ●傳播力決定影響力,取決於創新力。移動互聯網時代,新聞報道如何做進百姓心裡,創新互動

  顯得尤為重要。

  深化“走轉改” 壯大主流輿論

  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同志重要講話精神基礎上,《南湖晚報》不斷尋找自己的定位,扣緊時代脈搏,找准地方特色,以百姓關注的社會民生領域為切入點開展縱深報道。通過多年來兩會品牌欄目——《提問兩會》,反復設置議題,豐富報道內容,最終聚焦在治水、治堵、養老健康、智慧城市、農房設計、居民收入上。這些內容不僅事關百姓生活,而且關乎未來城市新一輪發展,也與中央、省、市相關精神十分吻合,可謂“頂天立地”。

  想有接地氣的報道,就必須深化“走轉改”,讓新聞記者俯下身、沉下心、察實情、說實話、動真情,寫出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報道來。參與《提問兩會》的6名記者,均圍繞議題,帶著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深入現場,了解實情,傾聽百姓呼聲,讓新聞報道多一些“泥土”的味道。

  記者接地氣才有靈氣,報道貼近群眾才有受眾。針對百姓和社會的關切,每篇報道還讓更多的代表委員進行把脈,並帶著問題採訪了市建委、治水辦、經信委、就業管理局等部門的主要負責人,彰顯了主流媒體的權威性,回應了社會的熱點問題,讓更多市民吃了“定心丸”。

  每年兩會討論現場無疑是新聞報道的“金礦”。兩會期間,《南湖晚報》還推出了《兩會嘉觀察》,記者“潛入”各個會場,捕捉精彩的發言,通過獨特的新聞視角,以“走筆”的形式推出了《“熱烈討論”中看到成熟和自信》《心系群眾的“獲得感”》等5篇報道,不虛夸,不回避,不自矜,凝聚人心,形成了奮發向上的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讓普通百姓讀懂、讀深、讀透嘉興市的《政府工作報告》,《南湖晚報》多名條線記者認真學習《政府工作報告》,找准百姓關心的問題,分別採訪了市發改委、建委等近20個部門的“一把手”。在具體安排上,不惜版面,共推出了5個整版,梳理2016年重點工作,以關鍵詞梳理發展思路,努力做到通俗易懂、一目了然,在行文時努力做到用百姓看得懂的語言來解讀,用數據總結改革成效和亮點。

  該報道集可讀性和權威性等於一身,努力做到了精心、精准、精巧,把原則性、政策性、靈活性、貼近性有機結合起來,增強了主流媒體的吸引力、感染力。兩會期間,大家就搶著讀、搶著看《南湖晚報》,特別是這些整版的解讀報道,不少人都小心收藏起來,因為這是今后工作中的重要指南和參考。

  講好嘉興故事 濃墨引領發聲

  作為“十三五”開局之年的兩會,如何守好輿論陣地,讓社會能夠聽清好聲音?《南湖晚報》除了傳遞好代表委員建言獻策的聲音外,還精心策劃,講述嘉興好故事,傳播嘉興好聲音,讓嘉興故事成為兩會和社會關注的話題,激發社會正能量。

  在反復學習和斟酌的基礎上,《南湖晚報》結合當前新媒體發展新特點和嘉興實際,將目光聚焦了創新驅動、產業發展、接軌上海、“互聯網+”等,重磅推出了《兩會朋友圈》新欄目,先后圍繞起步“十三五”新動力、新產業、新優勢、新業態、新生代五大主題,連續5天,每天以2個整版的篇幅重點推出了《打造智造中心 推動技術創新》等10篇報道。

  “文者,貫道之器也。”在信息時代,誰的故事能打動人,誰就能得到更多聽眾、更好傳播。在新聞報道中,不能為了講故事而講故事,而要把“道”貫通於故事之中。為此,圍繞起步“十三五”新動力、新產業、新優勢、新業態、新生代五大主題,《南湖晚報》派出精兵強將,精心挑選採訪對象,有的甚至都是“軟磨硬泡”最終才呈現在報紙上。這些代表委員中,既有知名企業老總、創二代,也有部門負責人、知名人士、學者、科研工作者等,具有極強的廣泛性、代表性、針對性。在寫作中,挖掘代表委員背后的故事,讓讀者在讀懂個人故事的同時,感受嘉興前行的力量,聆聽嘉興好聲音。

  圍繞每個主題,結合朋友圈,讓更多的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專家、部門負責人等進行關注並集體把脈,提出了許多寶貴的意見建議。該組報道聚焦嘉興發展、嘉興創新、嘉興力量,正向引領、正面發聲,濃墨重彩營造了良好輿論氛圍,推出后,引起了社會強烈關注,不少代表委員特意收集、珍藏。

  創新報道方式 尋求融合突破

  作為地方的主流媒體,《南湖晚報》近年來一直努力推動傳統媒體和新媒體融合發展,著力打造新型主流媒體。嘉興市兩會期間,《南湖晚報》緊緊抓住媒體融合這個中心,力促具有新媒體、新文風氣質的作品“倒灌”報紙版面。

  今年的嘉興市兩會報道,《南湖晚報》除推出《兩會畫題》《兩會好聲音》特色欄目外,還特意結合當前傳播新特點,精心推出了《一字建言》新欄目,每個代表委員在《南湖晚報》精心設計的版紙上親筆寫上一個最想突出的字,並就這個字進行延伸,語言精練概括。《一字建言》每天推出一位代表、一位委員,並附上照片,這些內容通過報紙、微信等多種方式傳播后,得到了眾多讀者和代表委員的好評。

  在輿論環境、媒體格局、傳播方式深刻變化的大勢下,堅持創新不僅是技術要求,更是政治要求﹔不僅是業務素養,更是政治素養。在創新表達方式的同時,《南湖晚報》還創新解讀。結合市兩會議程,推出了《圖解兩會》,先后就2016嘉興十大實事工程、2015年財政預算和兩院報告等內容,通過大數據和圖解的形式,推出了《哪些民生工程與你息息相關?》《帶你讀懂2015嘉興民生賬本》《維護司法公正 法官檢察官2015“蠻拼的”》等報道。圖解、漫畫、大數據讓人一目了然……這些創新報道,拉近了與讀者的距離,將眾多和百姓相關的內容進行通俗解讀,簡明扼要地傳達給讀者。

  傳播力決定影響力,取決於創新力。移動互聯網時代,新聞報道如何做進百姓心裡,創新互動顯得尤為重要。市兩會期間,《南湖晚報》通過報紙和新媒體等多種方式,整合文字、圖片、網絡等報道資源,全媒體矩陣全方位報道兩會,打通會內會外,打造會場內外、線上線下的多平台對話空間,推出了一大批特色鮮明、亮點頻現的報道,形成強大的傳播力,為兩會的順利舉行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主流媒體的權威性、公信力得到凸顯,體現“民有所呼,會有所應”,為增進社會最大共識發揮了橋梁和紐帶的重要作用。

  (作者系嘉興日報報業傳媒集團《南湖晚報》副總編輯)

(責編:宋心蕊、燕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