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互聯網企業集體"出海淘金" 競爭"全球蛋糕"

2016年,中國互聯網企業的“出海”方式,正由此前的個體性試探,轉變為集體性的“淘金行動”。無論是商業巨頭還是中小型創業公司,普遍將海外市場視為增量市場。中國互聯網企業集體“出海淘金”,正改變著全球互聯網格局。
熱度傳導至海外
在今年年初舉辦的2016拉斯韋加斯消費電子展上,騰訊公司的微信成為展會官方通信工具,這令美國本土同行有些黯然失色。
美國消費技術協會主席加裡·夏皮羅說,協會所有工作人員在2015年年底前都下載了微信,並強調說,這不是為了與中國公司打交道,而是純粹為了他們自己人交流方便。“我們認為微信很好用,所以我們把微信定為此次展會工作人員的官方通信工具。”夏皮羅說,“微信是世界級水平的。”
據統計,WhatsApp是全球用戶數量最多的即時通信工具,約有9億活躍用戶,然而微信活躍用戶數已達到6.5億,大有趕超之勢。重要的是,微信的熱度正在向海外傳導,海外用戶在大量增長。業內人士分析指出,微信憑借其朋友圈功能、獨創性私密社交等特點正在源源不斷地吸引更多海外用戶。
不少中國的互聯網產品,在國內熱,在國外更熱。在印度最大的購物網站,有11款小米手機,其中8款已經賣斷貨,火爆程度可見一斑。在韓國首爾,很多商家在收銀台前都貼著“歡迎使用支付寶錢包”的提示。
海外市場是增量
在海外“淘金”的,不僅有騰訊、阿裡巴巴這樣的巨頭,更有中小型互聯網創業公司。
LBE是一家以開發安全類手機應用起家的公司,目前正大舉向海外進發。該公司於今年2月在全球推出了以支持賬號多開為特點的新產品“平行空間”,80%的用戶都來自海外。經過兩個多月的發展,LBE的產品已覆蓋了100多個國家的上千萬用戶,並且在多個國家的GooglePlay免費工具榜單中位列前十。
“在工具產品這個領域內,出海的回報率比國內高。國內市場更像是一個存量市場,而海外市場是一個增量市場。我們海外市場一個月帶來的新增用戶量,達到了LBE成立之初幾乎一年半產生的新增量,增速非常之快。”LBE科技創始人、CEO張勇說。
有分析指出,中國互聯網企業在海外創造的業績全球矚目,通過自研產品、兼並收購與聯合開發,打造核心競爭力,在全球布局的過程中,逐漸摸索出適合自己的道路。
跟著國人“出海”
在海外“大淘金”的同時,最近中國網企又盯上了一個“動態”市場——短時間赴海外的國人。
3月31日,百度正式宣布上線亞太地區十一個熱門國家的海外地圖服務,針對出境游用戶的語言障礙痛點,百度地圖對海外版本進行漢化,並支持中文搜索。
僅僅幾天之后,“滴滴海外”正式上線,中國游客去美國游玩,即可用滴滴出行App呼叫到Lyft的運力。為方便中國用戶使用,“滴滴海外”界面均為中文顯示,整體叫車發單流程與國內保持一致。在車費方面,“滴滴海外”支持匯率換算,產品為乘客直接顯示人民幣金額,並支持支付寶、微信支付雙渠道支付。與此同時,“滴滴海外”還為用戶提供7乘24小時的人工在線翻譯服務,通過語言優勢與“洋App”較量。
改寫國際貿易規則
2015年6月,在聖彼得堡經濟論壇上,阿裡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曾提出這樣一個疑問:過去20年的全球化,只是大企業的全球化,在某種程度上也讓這個世界變得不公平了﹔在未來的20年,全球貿易應該集中在小企業上。
馬雲想要改變不合理的國際貿易規則,而阿裡巴巴集團正在以實際行動做著這件事情。經過3年多的努力,阿裡巴巴旗下的“速賣通”己經覆蓋220多個國家和地區,每天海外買家的流量超過5000萬,最高峰值達到1億,成為全球最大的跨境交易平台之一。“20年前,你無法想象俄羅斯人可以從中國小城市買到商品,或者菲律賓人可以從阿根廷網購東西。”馬雲說。
今年3月的博鰲亞洲論壇上,馬雲又倡導建立世界電子貿易平台,這個平台專注於80%沒有機會參與全球化的中小企業,專注於發展中國家。
“中國網企在海外獲得成功的同時,還弘揚了中國精神,對世界進一步了解中國也起到了促進作用。”中國互聯網協會秘書長盧衛說。(石嬌 王玉杰 潘旭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