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賽佩·托納多雷:拍電影隻考慮觀眾口味必然失敗

【人物檔案】
朱賽佩·托納多雷1956年出生於意大利西西裡島,意大利國寶級導演、編劇。有人曾這樣評價這位大師級導演:《海上鋼琴師》是他的劍,使他名揚天下﹔《西西裡的美麗傳說》是他的盔甲,體現厚重功力和對電影的態度﹔《天堂電影院》則裸露出他那顆童真並熱愛電影的心。
昨天,托納多雷與中國電影的關系又拉近了一步,他與阿裡影業達成一項深度合作意向。這位讓自己的出生地西西裡名揚天下的導演,今后將更多關注中國土地上發生的故事。不過,他也承認,這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他需要首先花時間去熟悉、研究中國的文化。
問:2006年您曾來中國拍攝奧運宣傳短片《重聚》,這一次再來,對中國電影有哪些不同感受?
答:北京這些年的變化很大,更有活力,也更有力量,讓人總是有所期待,我甚至感覺這裡明年又要舉辦一屆奧運會。我對中國拍電影的速度和能力,特別好奇也非常看好。尤其現在意大利,甚至整個歐洲市場都處於低迷,將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更關注中國電影產業。
問:您的作品和您本人參加過不少知名電影節,年輕的北京電影節可以從中學習到些什麼?
答:這是一個很有力量的電影節,代表著中國電影產業的發展。它很年輕,正在世界范圍內找尋自己的恰當位置。也因為此,它還在爬升的過程中,我更喜歡這個過程中所迸發出的活力。
本屆電影節開幕式的節目非常完美,充滿了活力與力量。不過,還是要多留心一些細節,比如我就看到坐在我前面的觀眾好像不是很在意開幕式,還有一些座位是空著的。電影節應該吸引更多影迷關注並熱心參與其中。
問:您曾說過,隻考慮拍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剛剛與中國的電影公司簽約,會對中國的哪類故事感興趣?
答:故事很重要。隻有保護好一個好故事,才可能得到投資。從大的層面說,我對中國所有的故事完全持開放的態度。不過,我還是會去找到自己喜歡的那一個。現在最要緊的是花時間去學習、研究中國文化的特點。
問:經由您的電影,意大利風情得到全球影迷的認可,您是如何兼顧影片的本土特色與吸引全球觀眾的?
答:首先我們不是為了得到一個很大的影迷群,或是國際化的觀眾而去拍一部電影。如果你隻考慮觀眾的口味,必然會遭致失敗。要保護、尊重自己的觀點,把自己很喜歡的故事拍好。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必須保有自己的身份和文化認同。
問:不少導演在拍片過程中,常常抱有拿去參加電影節,甚至爭取獲獎的心態。您覺得電影節對一個導演真正的意義在哪裡?
答:毋庸置疑,電影節對導演很重要,但不是唯一最重要的。要想得到更多人的關注,不能依托電影節去拍片子。有些年輕導演不能入圍電影節,會覺得很難過,進而認為自己的影片失敗了。其實不是這樣的。不是因為影片不好,而是每個電影節都有自己的局限性。就像我們會以輕鬆的心態去看電影一樣,每個導演也應該輕鬆看待電影節。
問:您是否知道自己的時空三部曲《天堂電影院》《西西裡的美麗傳說》《海上鋼琴師》在中國擁有眾多影迷?
答:我對此特別開心、驕傲,也有一點點驚訝。它也再一次驗証了我所堅持的做法的正確性:一個導演不要做觀眾的評委,而是應該努力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自然而然就會得到很多人的喜歡。(記者 陳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